在批评他人之前先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错事。从“我错了”开始,可通过带给对方一定程度的认同感,达到不伤和气的批评效果。
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谈一谈自己从前做过的类似错事,一方面可以为对方提供活生生的例证,让他从例证中认识到犯错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对方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坦诚相见的良好批评氛围,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建议。
有个叫约瑟芬的食品店店员,在一次运货时因马虎而使食品店损失了两箱果酱。为此,老板对他进行了这样一番批评:“约瑟芬,你犯了个错,但上帝知道,我犯的许多错误比你的还糟。你不可能天生就万事精通,那种能力只有在实际的经验中才能获得。而且,你在这方面比我强多了,我曾做过更多愚蠢的事,所以,我不愿批评任何人。但你难道不认为,如果你换一种做法的话,事情会更好一点儿吗?”约瑟芬愉快地接受了老板的批评,从此做事认真多了。
作为长辈或上级,把自己曾经的过错暴露在晚辈或下属面前,目的不在于做自我检讨,而在于以自己的感悟来教育对方。这种“借己说人”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融自我批评于批评中的魅力与力量。
20世纪60年代,日本轻型电器行业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动**不安,于是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决定召开全国销售会议。
由于会议谈及生意不景气的状况,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在一百七十多家公司中,只有二十几家经营良好,其余一百五十多家都出现了极严重的亏损。
“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松下幸之助先生一语未了,某销售公司的经理立即打开水闸般地发泄他的不满:“今天亏损到这种地步,主要在于松下电器的指导方针太差,公司的负责人一点儿都不检讨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
“我们的指导当然有误,可是再怎么困难也还有二十几家同仁盈利。各位不觉得是你们太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太依赖他人,才导致今天的后果吗?”松下幸之助先生反驳道。
“还谈什么精神,我们今天来的目的不是听你说教,是钱!”也有人这么露骨地直接发问。
三天里,松下幸之助先生就站在台上不断地反驳他们的意见,而他们也立即反击,大骂松下公司。就在会议即将结束,决裂的局面将出现时,情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三天最后一次会见,松下幸之助先生走到台上说:“过去两天多时间里,大家相互指责,该说的都说了,我想再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过,我有些感想,给大家讲讲。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所有责任我们要共同承担。松下电器有错,身为最高负责人的我在此衷心向大家道歉。今后我们将会精心研究,让大家能稳定经营,同时考虑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最后,请原谅松下电器的不足之处。”说完,松下幸之助先生向大家鞠了个躬。
突然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整个会场顿时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低着头,半数以上的人还拿出手帕擦泪。
“请董事长严加指导,我们缺点太多了,应该反省,也应该多努力去干!”
随着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低头,人人胸中思潮翻涌,随后又相互勉励,发誓要奋起振作。
由此可见,自我批评比针锋相对的辩论、指责效果要好得多。
否定和批评下级,固然是因为下级有了过失,但与此同时,处于指挥和监督岗位的上级也有不能推卸的间接责任。周恩来总理曾说:“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做起,首先领导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问题总是同上面有关系的。”
领导真心承担责任有三个好处:一是做了表率;二是找到了自己的问题;三是便于确定下级的问题。
假如领导仿佛自己没责任一样,盛气凌人,只把下级批评一顿,却不肯承担领导责任,好像自己一贯正确,这样,下级便有自己在领导心目中一无是处的委屈之感,虽表面未必反驳什么,但已耿耿于怀,成了上级的对立面。
因此,在批评下级时,领导最好首先自责,进而再点出下级的错误,使其有领导与他共同承担错误之感,由此产生愧疚之情。这样,在以后的交谈中领导无论说多说少、说深说浅,不仅下级基本能承受得了,而且会使彼此之间的感情融洽,不至于弄得不欢而散。
《符言》强调“以德服人”,尤其是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诚实无欺,懂得“以德服人”,才能更好地让下属信服。自我批评是以德服人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拉近领导与下属的距离,让领导更有亲和力,这样才能让人信服,也会得到下属的敬重。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过失辩护,但是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却可获得对方的谅解。他不再挑你的刺,甚至开始反省自己,争议双方就比较容易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