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变不惊—— 一个故事就能说服所有人(1 / 1)

俗话说,人心叵测,世事难料。生活的变数何其多,当被人陷害、冤枉或误解的时候,一个手忙脚乱的人,是不可能顺利摆脱困境的,而冷静、审慎、从容是突出重围的最好办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从容潇洒、镇静自若,冷静地进行辩解,尽快消除一切误会,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战国时候,张仪和陈轸都受到秦惠文王重用。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发现陈轸很有才干,甚至比自己还要强,他担心日子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

一天,张仪对秦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他自己,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做事。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作为您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愿再同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还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秦王自然很生气,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陈轸一听,感到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王,但他很快明白了,这是话中有话啊,于是他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没有马上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仅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呢?”

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呀!”秦王一听,却糊涂了,望着陈轸发愣。陈轸还是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有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了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纪轻一点的妾,年轻的妾对他很友好。后来,楚国那个人死了,有人就问那个勾引两个妾的人:‘如果你要娶她们二人之一做妻子,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轻的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的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贰,而对那些勾引她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秦国的臣子,如果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秦王听陈轸这么一说,不仅消除了疑虑,而且更加信任陈轸了,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陈轸巧妙的一席话,既击破了谗言,又保全了自己。

面对张仪的诡计,陈轸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实乃不幸中之万幸。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罕有的冷静,以静制动,积蓄气势,给对方以震慑,也为自己赢得应急之机。如果在危急关头,陈轸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只会增添别人的疑云,那就太不明智了。

鬼谷子说:“决情定疑万事之机”,说的就是决断事情,解决疑难是万事的关键。这就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要审时度势,谨慎下判断,小心驶得万年船嘛,要防止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着力培养笑对风云变幻的心态,以便在风雨突然来临时能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