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楗有道——谈对方引以为豪的事,会事半功倍(1 / 1)

“内楗”术讲述的是臣子如何向国君进谏献策,重点就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身处职场,要想干大事,除具有能力外,还要懂得“内楗”,懂得如何取信于上司。

小李是名牌大学外语系毕业的,进公司已近两年,工作能力和业绩有目共睹,是部门公认的“业务尖子”。每次部门会议或者年终聚会,他都会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什么“小李年轻有为”“有思想、有魄力”之类的赞赏之词收了一大箩筐,小李也颇为得意。然而在两次大的人事变动中,他眼看着两个业务不如自己的同事都被提升了,一起进入公司的一个大学生也有了重点培养的动静,唯有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尽管小李的薪水因为与业务挂钩而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事,但职位上的“水波不兴”却让他在朋友圈中很没面子。

每次找到部门经理,经理总是先将他大大夸奖一番,然后以一句“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以后还有机会”打发掉他。问得多了,经理就会嗫嚅几句“不能光顾个人”之类的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搞得大大咧咧的小李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被提升的不是我?”小李还在苦恼。让我们看一下业务尖子小李是怎样败给了同事“热心肠”的。这个“热心肠”是小李的同事,他为人热情开朗,特爱帮人忙,不管谁有点什么事情,只要向他求助,他总是乐于帮助,简直是小品《有事您说话》里的主人公。有时候遇到同事业务中出现了问题,明明不是他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也会主动帮忙,甚至承担责任。

小李对“热心肠”的做法一直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觉得工作就应该各司其职,像“热心肠”这样盲目热心是会打乱公司运作秩序的。毫无疑问,公司里业绩最好的肯定不是“热心肠”,他脑子直,主意少,但公司中人缘最好的一定是他。这次人事变动,他被调到总经理办公室,协助管理全公司上下的员工关系,一下子成了老总身边的人,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足够的机遇,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敏锐的眼光和迎接机遇的有效方法。这里所谓的“有效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迎合“伯乐”的眼光,这在求职时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许多应聘求职的青年,见了面试官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学历、经历、特长等,然而,十个应征者中有九个会说同样的话,面试官对哪一个也不会给予特别的注意。大学毕业一年的王康看到了一则广告,一家公司需要招聘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员工,就去应聘。他在去应聘之前,先搜集了公司经理的有关资料。

正好面试官就是经理本人,王康见了他就说:“我很愿意在这里工作,我觉得能为您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您是一位发展大事业的成功人物。我知道您18年前创办公司的时候,只有一张桌子、一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您经过努力奋斗,才拥有今日这样大的事业,这种精神令我佩服,值得后生效仿。”

所有成功的人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过,尤其愿意向年轻人讲授某个成功的活动,这位经理也不例外。所有来应聘的人,大都是毛遂自荐,但王康一下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因此经理就很高兴地讲起他最初创业时,仅有15000元的资本,这种小本经营处处受到别人讥笑,但他毫不气馁,艰苦奋斗,每天工作12小时到16小时之久,经过长期奋斗才有了今日成就。经理不断地谈论他自己的成功历史,王康始终洗耳恭听,间或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很简单地问了王康一些经历,便对副经理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王康后来留在经理的身边,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所谓“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就是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做到投其所好,找到与之相同的兴趣,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也为走进对方的生活提供了可能,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媒介和信任。

投其所好、善于迎合是一门高深的职场艺术。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现象太多,人们必须学会如何钻进上司心里,才能避免“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难堪局面。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其原因就在于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才能达到“近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