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
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仅仅几小时汽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偷车试验”和“破窗效应”更多的是从犯罪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效应”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但道理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工作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工作场所,如果能窗明几净、环境幽雅,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和舒适的氛围。千万不要由于我们个人对工作环境的视而不见、疏忽大意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工作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