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如同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吸收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相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的的东西。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能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劳无功,毫无心得。

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状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他的作品就常比他的生活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似的舒适。个中原因,大概一由于古代语言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思想伟大和眼光深远,其作品虽历数千年,价值无损,我知道目前要学习古代语言已日渐困难,这种学习一旦停止,当然会有一种新文艺兴起,其内容是以前未曾有过的野蛮、浅薄和无价值。德语的情况更是如此。现在的德语还保有古代的若干优点,但很不幸的是,有许多无聊作家正在热心而有计划地滥用,使它渐渐成为贫乏、残废,甚至莫名其妙的语言。

文学界有两种历史: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学和艺术的。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后者是睿智的历史。前者的内容是可怕的,所写的无非是恐惧、患难、欺诈及恐怖的杀戮等等;后者的内容都是清新可喜的,即使在描写人的迷误之处时也是如此。这种历史的重要分枝是哲学史。哲学史实在是这种历史的基础低音,这种低音也传入其他的历史中。所以,哲学实在是最有势力的学问,然而它发挥作用却很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