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结果(1 / 1)

林是我的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我就很少见过他,因为他总是在忙。

有一回,我参加了一个行业聚会。来的人都是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里挑大梁的,只有我什么也不是,我是被一个朋友扯去热闹的。“多认识个朋友多条路嘛,何况还都是些绩优股。”朋友开玩笑说。

聚会的场面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有点儿疯狂。该聊的话题聊完了,剩下的就是喝酒、吼歌。我生性不喜欢热闹,便端了杯茶偎在角落里,坐定了,才发现角落里还有一个人,是林。林好像也是不喜欢这种场合的,他看上去一脸的倦容。

记不清是谁先开的口了,总之,我们的话题在会议的主题之外,拉开了长长的战线。林还是那么温和,那么善解人意,应该说,和他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只是,他太忙了,在我们对坐的二十多分钟里,林的手机此起彼伏地响了六七次,每次他都是冲我歉意地笑笑,说:“不好意思,接个电话。”

在断断续续的谈话里,总算了解了林的一些近况。三十岁出头的林在一家市直机关做中层干部,刚刚竞争上的岗。林的妻子在一家国营公司工作,他们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儿,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问起林近来忙些什么,林说,正在读硕士,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单位新来的年轻人不少都是硕士学位,压力这么大,不努力不行呀。”林感慨着。

我们的谈话在林又一个电话响起的时候结束了。林再次冲我抱歉地笑笑说:“不好意思,有点儿急事,得先走了。有空再联系啊!”林整整领带和笔挺的西服,风一样出了门。

再见到林是三个月以后。单位想上一个项目,需要到几个部门去审批。到林的部门的时候,接待我的恰好是林。在林宽敞的办公室里,我们的话题不经意地又转到了三个月前的那次邂逅。问林读研的事怎么样了,林说:“已经毕业了,正准备考博。”林指了指办公桌上那一摞厚厚的资料,小山一样,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硕士不够用吗?”我不解。“我们这儿有好几个年轻人都在读博,咱也不能太落后了不是?”林拍着那堆小山似的资料说。

谈话间,林的手机和办公桌上的电话蝉一般不停地聒噪,林便陀螺似的在办公桌和我之间旋转。有两个电话我听出了异样,忍不住问林:“你做生意了?”林摇摇头说:“不是我,是你嫂子。辞职都一个月了,自己开了个化妆品公司,没空进货,就把这任务交给我了。”“好好的为什么辞职呀?”我有点儿吃惊。“还不是嫌房子小,换了个大的,从银行贷了十多万呢,不挣点儿钱能行吗?”

林的忙碌让我不忍心再打扰他,于是言归正传。林看了我递过去的材料,说:“你们局长曾跟我说过这事儿,这个项目前景挺不错的,我支持。”林很爽快地在资料上签字盖章,完全没有我在其他部门遭遇到的拖泥带水。

从林那里出来,我一直想请他一次。虽然是同学,但是,于公于私这个情我都该还。第一次打电话约林,林说正在开会。第二次,林说博士研究生的考试马上就到了,他得临时抱佛脚。第三次,林说妻子的公司拓展业务了,他得帮着做个销售预案。第四次,林说单位打算选一个总工程师,还是竞争上岗,他正在准备材料……

“你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啊?”在第N次电话相约失败后,我有点儿急了。“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林在电话那端的语速子弹出膛般,仿佛一个接到了火警的消防队员。

请林吃饭的事就这样搁置了下来,直到一个月前,我再次见到了林。

那时,林孤零零地躺在殡仪馆的大厅里,周围摆满了鲜花。林出的是车祸,他一个人开着车去省城替妻子进货,回来的路上撞上了一辆大货车。据交警部门的人讲,林是因为疲劳驾驶才出的事。出车前一天,林刚刚参加完单位的总工程师竞职演讲。

在向林告别的时候,望着他那张年轻的脸,我的泪一下子淌得一塌糊涂。这就是林忙来忙去最后的结果吗?林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

但是,不管怎么说,林总算是撂下了身上的担子,有时间休息了。这也是唯一使我感到欣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