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别人的观点或者是错误的言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敌力为我用,引诱对方最终意识到自己的荒谬。这种方式叫作先顺后逆法,即指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念。
要想正确地运用先顺后逆法,就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让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尤其是面对那些喜欢语出狂言的人,只要附和他、怂恿他,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对方的弱点,然后成功“突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革”期间,某农场召开批斗大会,批斗的对象是一名教师,理由是不尊重女性,殴打自己的妻子。
其实来参加批斗的人都知道,教师的妻子为人不检点和当时的造反头子有染,可是在当时没有人敢站出来为教师说话,只能木然地听着台上的教师妻子声泪俱下地控诉:“他简直不是人,从来没有将我当人对待,觉得我是他的私人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这时,一位被下放的人终于忍不住跳上了台,他接着教师妻子的话说:“亏你还是读书人,怎么能够将自己的爱人当作私人财产呢,你的错误很严重,必须接受人民的审判,彻底地认罪。”
造反头子和教师的妻子看到有人拥护他们,露出了得意扬扬的笑,台下的群众不解地看着那位帮凶,眼露厌恶,可是帮凶似乎没有发现人们的异样,继续说:“请你记住,从今以后要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将你的爱人当成共有财产,否则,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台下的人听完后哄堂大笑,造反头子和教师的妻子气得脸色惨白,可是又不好意思出来反驳。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想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又不能公然反对对方的观点时,先顺后逆法能够帮我们顺利地达到目的。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讲究一些技巧,下面我们来归纳几种常用的方法:
附加条件法
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让对方以为你妥协了,然后再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既可以跟之前对方提出的条件相顺承也可以毫无关系,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这个附加条件都是对方没有办法做到的。
帕格尼尼为了准时赶到剧院参加演出,出门之后看到一辆马车,没有来得及问价钱就上了车。在去剧院的路上,他一边催车夫尽量快一点,一边问车夫价钱。
巧的是,这个车夫认识帕格尼尼,知道他是著名的音乐家,于是打算敲诈他一笔:“先生,从你上车的地方到剧院需要10法郎。”
“你确定自己没有开玩笑吗,先生?”帕格尼尼问道。
“当然没有,我尊敬的先生,据我所知,人们去听您用一根琴弦拉琴的演奏会可是需要10法郎。所以我这个价钱不算高。”车夫回答。
“哦,那好吧,我会付给您10法郎,不过为了公平起见,你就用一个轮子将我送到剧院吧!”帕格尼尼微笑着答道。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敲诈的事情可能都会很恼火,甚至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于是事情最终常常以争吵结束。可是帕格尼尼却一反常态,先答应对方的无理要求,然后提出一个让车夫没有办法做到的要求:用一个轮子把他送到剧院,他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勒索的拒绝态度。
补充说明法
肯定对方的观点或者是顺着对方的观点说下去,然后再补充说明,使之符合逻辑。
某一年的愚人节,一家报纸为了增加销量,应景得刊登了一则关于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即便知道当天是愚人节,可是人们还是没有办法相信报纸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当作愚弄大众的方式,于是纷纷到马克·吐温家吊唁。
当马克·吐温知道事情的缘由后,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找报社的麻烦,而是微笑着对来吊唁的人说:“这则报道是真实的,不过日期却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先是肯定了报道的真实性,然后用“日期提前了一些“加以补充,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幽默风趣地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借口推脱法
即先答应对方的要求,让对方误以为达到了目的,然后再寻找借口加以推脱。
宋代的范正敏在《遁斋闲览》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当时的社会,那些富贵权势之家都会从新科进士中挑选女婿,迫于权势的压力,很多人即使不乐意也会答应。
科考出榜后,权贵之家争先恐后地派人寻觅那些有才华相貌又好的进士,某权贵相中了一名年轻进士,怕被拒绝,于是便派10名家丁去强行相邀。没想到年轻进士没有推辞,跟随而来。于是引了很多人围观。
到了府上之后,权贵开门见山地对进士说:“我膝下只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愿许配给郎君,不知意下如何?”
进士鞠躬答道:“我出身贫寒,能娶到您的千金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过,这件事要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之后才能答复,你看如何?”
权贵一听,知道进士已经成亲,于是满面羞惭。
在那个时代,权利即是一切,一个小小的进士怎么敢得罪权贵呢,如果直接推脱,即使不被强迫,肯定也会影响之后的仕途,这名新科进士很聪明地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恭敬地应允,然后借口说要与妻子商量,表明了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实,而且言外之意表达了对糟糠之妻的尊重,让权贵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