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言多必失,以慎言为主,实现有效沟通。
会说话,可以让一个人少奋斗十年。相反,不会说话,可能要多花费十年。
举个我的例子吧!
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因为说错话,挨了一顿骂。
当时,已经快到休息的时间了,打进来一个电话,问老严在不在,老严是经理,我知道这个人是经理的一个朋友,约经理谈点事。
我回答说:“严经理半个小时前就出门了,这会儿应该在路上,马上就该到了。”
对方嗯了一声。
我想给经理的迟到找个托辞,于是又加了一句:“严经理很忙的。”
我的动机很简单,告诉他,尽管严经理非常忙,但还是去赴约。却不想,对方突然提高了嗓门,说了一句:“他忙?我不忙吗?”然后挂断了电话。
我觉得莫名其妙。
下午,严经理刚进公司,就劈头盖脸地训斥我一顿。
原来,我最后多说的那句为严经理找的托辞,让对方很反感。两人见了面之后,严经理的朋友直接把火发到严经理头上:“你的下属说你很忙,似乎不太愿意接受老朋友的邀请似的,我感觉自己像个无所事事的混混……”
再来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我因能力和经验不足,工作进展得不顺利,后来,领导为了尽快完成这个任务,让我把任务交接给别人来做。
交接的过程中,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个case很难的!”
接手这个任务的同事很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强调了一遍,而且提高了声音。
同事听了之后,很有情绪地说了一句:“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代表别人也解决不了。”
“这个case很难的!”这句话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潜意识里,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怀疑我的实力,对我的一种轻视。
想想吧,你轻视别人,如何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当然,或许这句话对当事人来说,只是一句随口而出的话,但随口而出的话,可能到别人耳朵里,会变得格外刺耳。
有一则寓言小故事,让我记忆深刻。
故事说的是一个书生请客,约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还有几个重要的人没有到场,心里很焦急,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该来的人还不来?”
先到的客人听到了这句话,心生敏感:“该来的没来,言下之意是不该来的却来了。”于是悄悄地离开了。
书生一看这种情况,更着急了,说道:“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听,非常不高兴,心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言下之意是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书生的同窗好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他说:“话到嘴边三思何妨,理到真时斟酌无碍。”
书生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
朋友听了思索一下,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说话在人际交往中是多么重要。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瀑布心理效应”。这是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句非常随意的话也可以引起听的人很强烈的心理反应,用通俗的说法来讲,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好比平静的水,表面上看像一面镜子一样,但下面却暗流涌动。
这种心理现象提醒人们,人际沟通的过程中,话到嘴边三思何妨?说话与做事一定要顾虑到他人的感受,给足人家面子,千万别因为一些话语和别人结下梁子。
心理学中,人在长时间观看一些动态事物,比如汽车拉力赛、运动项目之后,立刻观看静态的事物,视觉上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静态的事物也在动,并且是朝着刚才运动状态的事物的相反方向。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直觉后效,借用神经抑制学说来解释它:人类的神经细胞是非常复杂的,成网状结构分布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你长时间看某一动态事物后,与之相关的细胞就会疲劳,而抑制它与它相反功能的细胞也就相对地得到激活,当在看静态事物时,这种相反的运动错觉就产生了。
这种心理告诉人们,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你的某一个工作或者一句话,一旦激活了它相反功能的细胞,会激起它强烈的活动,原来的精神状态就会**然无存,转而被一种与先前精神状态相反的状态取代,对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五官各有所长,但也各有各的敏感区域。因思而出,因入而思,这两个敏感区一入一出,难免曲解、深解。
曲解、深解是听者所为,无法避免,关键是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是天下最难的事。
甚至具有卓越口才能力的卡耐基,也曾有过因自己的“无心”而得罪别人的经历,这就说明,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说话的方式要有所考究。尤其是声量控制、遣词用句等方面要格外谨慎小心,否则就很容易遭到他人之“意”的曲解或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