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空心为有心
前文已提到,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最易在遭遇学业挫折时出现厌学情绪,因为他们缺乏一盏能使其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情的“明灯”——属于自己的梦想,去支持他们继续前进。所以,帮助“空心病”患者摆脱厌学情绪的方法,不该是强迫他们喜欢上学习,将学习变为他们新的理想,而应当是帮助他们意识到:你可以不喜欢上学,但你不应该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你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只要它不违背法律或伦理,并且你能靠它养活自己。同时,你必须明白,在你达成梦想的过程中学习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理解:他们不一定非要随大流将自己变成一个学霸,但是他们需要知道:1)自己将来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2)若要达成自己想做之事,应该花费多少精力,拿到多高的文凭,是初中毕业就行,还是至少得大学毕业?
当孩子年幼时,他们可能并没有如上述这么清晰的思考和规划。这时,就需要家长注意几件事:
1)注意观察孩子平日在哪些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你需要从孩子生活中的细节,比如他们花费大部分时间关注的事物,平时与同龄人聊得最多的话题等,来找到蛛丝马迹。
2)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用一种鼓励而非功利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要盲目随大流催促自己的孩子去学其他人都在学的课程。比如一位妈妈,她发现自己4岁的儿子并不像大部分男孩那样对模型感兴趣,反倒是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时绘声绘色。于是她给孩子报了讲故事课程,并鼓励儿子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读起,逐渐积累。在别的家长看来,她属于剑走偏锋。几年后当孩子上小学时,她的儿子成了年级里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且男孩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开始享受阅读了。
3)当看到孩子在某些领域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成就和天赋展现时,记得及时给他们点赞。请注意,所谓点赞,绝不只是空洞的一句“你真棒”。你需要以孩子确实获得的具体成绩为依据,有理有据地夸奖孩子。比如,你可以说:“今天你做的这个模型不但比例很合适,姿势很威猛,而且你在那么多颜色里找到了最适合它的颜色,还把它们用在了该用的位置。你看你涂在这个变形金刚手臂上的红色,和它肩膀的蓝色看上去就很搭配。”这样具体的夸奖会在孩子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记。
4)必要时,在条件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下与他们感兴趣的事相关的职业环境。比如一个11岁女孩很喜欢画漫画,不想上学。爸爸便找机会带女儿去自己的一位朋友开办的漫画工作室,让她跟着一个工作组,观摩他们的创作过程。经过两个月的漫画创作生活体验后,女儿明确了一件事:未来要创作属于自己绘制风格的漫画。她同时深刻体会到: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前,她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包括二维世界空间构图功底、人物体型比例设计等。这样一来,本来觉得学习无意义的女孩反倒找到了学习的目的:她要考上自己心仪的艺术类院校,为自己未来的漫画梦打牢专业基础。
5)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记得在孩子面前表达你对自己和对伴侣的职业成就的欣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非要让孩子以后从事和你一样的工作,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职业成就感,让他们间接体会到有一份自己追求的事业和梦想,其实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这种想到理想时的幸福感,会成为日后他们面临挫折时填满他们内心的能量,帮助他们度过沮丧的时期。
上述方法可以帮助你避免培养出“空心病”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年龄再大一些,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后出现对未来的迷茫时,那你可能就需要同时做以下四件事:
1)允许孩子有一段迷茫、困惑及不安的时期,千万不要急着催促他们找到新目标。你只需要定期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询问他最近是否有新的想法即可。
2)如果孩子愿意与你讨论,请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开放地与他讨论你们各自对未来的看法和打算。即使你们观点不一致,也千万不要急着评价或者反驳孩子,因为那样极其容易激起青少年的对抗情绪,而当孩子的对抗情绪产生时,就事论事的理智讨论便很难继续。你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想法背后的依据,然后也试着用你的依据去和孩子讨论。比如,你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我的看法是……我这样说的依据是……”避免用指责的语气跟孩子说诸如“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你这样想不对”“你一定要……”之类的话。即使你们一时无法达成共识,也不要想着去驳倒对方,就像学术讨论遵守的核心原则一样:我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我不会贬低你的想法,也不会去剥夺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3)如果你们条件允许,孩子也愿意,可以效仿上一页第四条,鼓励孩子去尝试设想的各种未来的生活。比如孩子想做一名歌手,那你不妨让他运用身边的资源体验一下歌手的生活,生活的尝试自会给他们答案。
4)给孩子去尝试他们未曾做过的,但心里一直想去完成的,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事情的权利。我曾经见过一个在大一时万念俱灰,浑身充斥着生命无意义感的医学院男孩。他看过医生,也吃过抗抑郁药,父母的道理也讲了一大箩筐,但始终没用。最后,我建议他想想自己未来一年内想做的,从未曾尝试过的,对他来说有意思的五件事情(当然不能违背法律和伦理)。“如果你实在想不出,可以就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尝试。”我这样建议他。
后来,男孩去尝试的事情有:属于他自己的一次说走就走、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旅行;蹦了一次迪;和同学组队参加了一次当地的业余电竞比赛;一个人跑到地铁站卖唱了一次;写了一封情书给自己喜欢的女孩。
我问男孩做完这些事的感受。他说:“我过去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部在按照别人设计好的剧本上演的电影,在20多岁时就能看到自己五六十岁时坐在医院里给人看病的样子。但现在我突然觉得,其实我的生活也可以变成一场现场直播的电竞比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样的生活才有趣!”
我问他:“那你现在想到下一场比赛会在哪里吗?”
男孩笑着说:“是大学,那里就像我打怪升级的场地,我需要去那里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积累经验,拿到本科文凭,不然我连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资本都没有。”
后来,我听说这个男孩大学毕业后没有做医生,而是自学了编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医疗系统操作平台开发和维护公司。
案例:怀揣职业电竞梦的游戏男孩
“你才15岁,不去上学,以后能干什么呢?就这样天天玩游戏,浪费生命吗?”
“那你呢?你读到硕士,去美国留过学又能怎样?还不是一天到晚被你老板使唤,像机器人一样天天苦哈哈的,没有自由,你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坐在我咨询室里的G男孩怒怼姐姐的话。
和许多不上学的学生相似,G男孩在决定不去学校前并没有经历明显的学业和同学人际关系方面的打击,家庭里看上去也没有特别的冲突。他心中就一个念头:学习没意思,成绩好的人生也没什么意义!当他说出这番话时显得异常平静,眼神中却带着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他的心是空的。
之所以叫他G男孩,是因为游戏是现在唯一能让他提起兴趣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就是Game Boy(G男孩)。”自从半年前决定不去学校后,他就天天在家玩游戏。G男孩喜欢的游戏不少,包括吃鸡(《绝地求生》)、《皇室战争》、LOL(《英雄联盟》)都是他的最爱。
现在他每天至少要花费10小时在游戏上,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肯定是父母无法接受的,在他们眼里打游戏是不务正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母之所以这样想,一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高学历精英,二是因为他们的大女儿——比G男孩大9岁的姐姐,也是学霸,美国名校硕士毕业,现为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很显然,在这个家庭里,姐姐是家族的骄傲,而G男孩则是家人都不愿提起的痛。
父母试过很多方法,但不论威逼还是利诱都没用。因为在G男孩看来,读书只是家长分配给他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无法给他带来任何乐趣。他自己也没有想要通过取得好成绩获得外界认同的渴望,以及通过考上好大学谋一份好差事以养活自己的紧迫感。他的内心满是生存的空洞感。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几款游戏吗?”我并没有急着去和他讨论上学的事,而是去询问他好奇的游戏,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资深玩家。
G男孩有点警戒地看着我:“你是不是想先假惺惺地问我玩什么游戏,借此和我拉近关系,然后问我为什么不上学,帮我父母劝我回学校?我不吃这一套!”
我没有解释或反驳:“听你姐说你喜欢玩LOL,你有喜欢的电竞选手吗?Uzi(被称为国内电竞第一人,著名LOL电竞战队‘RNG’选手,据说他年收入超过2亿)?厂长(也是国内顶尖的LOL电竞选手)?”
G男孩看上去有些意外,显然他没想到从我这个看似一本正经的,和他父母、姐姐一样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口中会说出这样的话。“哦,我虽然喜欢他们,但他们不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是SKY。”
“哈,‘人皇’李晓峰(3),我也很喜欢他,因为对手明知道他下一步要干什么,但就是什么都做不了。”我有些兴奋地回应。
男孩也兴奋地说:“是啊,而且他是白手起家屌丝逆袭的典范,完全靠自己努力拼搏出来的成绩,我很佩服他。”
“但那是不务正业,青春饭,迟早有一天要后悔的。”爸爸反驳,妈妈和姐姐也在一旁点头。
“后悔?”G男孩语气中明显带着不屑,“你知道Uzi一年赚多少钱吗?他上过央视新闻,一年赚的钱比你一辈子赚的钱还多,你说他会后悔,搞笑吧?”这个男孩明显对父母和姐姐的价值观极不认同。
我用手势向爸爸表示安慰,并示意他少安毋躁。我问:“那你以后在游戏这方面有什么追求吗?打算成为像SKY和Uzi那样的职业电竞选手吗?”
“其实我蛮想的,现在我已经在尝试了。每天我会在家打一些业余排位赛,比如《皇室战争》(4),每天我大概会用4小时的时间去打练习赛。”
“哦,我算算。如果3分钟一局,你每天大概要打80局。感觉怎么样?”我问。
“还行吧,感觉自己在战术策略和操作方面还有一些天赋。我也跟他们(父母)谈过这方面的想法,但他们不接受。”男孩埋怨着父母。
“因为那样你没法养活自己啊,而且你才15岁,你该做的事就是读书。”妈妈反驳道。显然,家人和儿子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观维度的人。
我作为医生,不能只偏向G男孩而不顾他父母的感受。我挑战男孩:“你父母说的是个现实问题,你能否养活自己?对这一点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走电竞这条路,要怎么走?我虽然也玩游戏,但我有点太老了,对现在职业选手的成长过程我不熟悉,你愿意告诉我吗?”
“好吧。如果我要成为职业选手,那我可能要加入一个像RNG或EDG这样的俱乐部,成为一名试训选手,接受他们的训练。然后要参加选拔,成为二线选手,然后才是正式队员。”
“那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我继续问。
“每个人不一样吧,要看努力程度和天赋。”
“哦,那你觉得自己和大部分玩家比起来算哪个水平?”我饶有兴致地与他探讨。
“嘿嘿,我觉得我算一般水平偏上吧,还是很有天赋的,只是我父母不相信,也不理解。”
“我们确实不理解,打游戏也能养活自己?”爸爸回应。
“据我所知,确实有职业电竞选手,他说的那些人我知道。”我平静地回应父亲。我无意帮他的儿子来反驳他,而是希望能帮他们创造一种开放沟通各方观点的氛围,因为这就是他们家庭当下缺乏的东西:父母和孩子几乎都听不进对方的想法,他们在谈话前就已经提前预设,认为对方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问父母:“如果理智地去想刚才他说的计划,你们怎么看?靠谱吗?”
“刘医生,其实我也查过一些资料。但我觉得他能够成名的可能性很低,就像娱乐明星选秀,最后成名的就那几个,大部分人不还是当炮灰吗?”妈妈回答。
“你们不让我试试,怎么知道我不行?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不如我姐。”男孩愤愤不平地说。
“我知道你很想用行动证明自己,”我一边安慰着他,一边转向父母,“我有个疯狂的假设,如果先不考虑他行不行,就让他去参加一段时间试训,你们觉得后续发展会怎样?”
“这……确实有点疯狂,我们也不知道会怎样,”爸爸有些迟疑,“刘医生的意思是让他去?”
“不,这只是我的假设,不是暗示和建议,”我连忙澄清,“我只是医生,我无权为你们做决定,只是和你们讨论各种可能性。你们家目前似乎陷入了一种僵局,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想法,并且互不相让。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就像一场拔河,你们越想让他上学,他越反抗。如果像这样继续拔下去,没有一方愿意做出调整或让步,你们估计结果会怎样?”
“两败俱伤,”男孩回答,“最后可能我书也没读成,职业选手也没做成,每天在家和他们斗。”男孩的回答简单明了,道出了许多被厌学困扰的家庭的发展规律。
“这……”爸爸皱着眉头,“给我们一些时间考虑一下吧。”
“谢谢你的坦诚,”我转向男孩,“你父母看上去也不是死脑筋,你怎么看?”
“说实话,他们的态度让我挺意外的,我没想过他们会愿意去考虑。”我们的第一次谈话就此结束,相约3周后再见。
3周后,这家人来见我时已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男孩这段时间愿意间断地去学校了。我问他这种改变是怎么发生的,他告诉我已跟父母达成初步协议,父母经济上支持他去某战队试训半年,如果半年后不能转为二线队员,他便作罢,这段时间他们正在寻找合适的战队。
“和他们说好后,我感觉心里一下就通了,顺了,好像突然觉得未来活得有意义了。他们再跟我说上学,我也没那么烦了。”男孩说道。
人就是这样有趣,也许我们当下做的事不能直达我们心中的梦想,但只要怀揣一个自己渴望的将来,你的整体精神面貌便会不一样。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当初马丁·路德·金一直用“I have a dream!”来激励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因为他也许最清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人们一时的消沉,不是因为他们无用,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和自己的梦想相会,没有让梦想燃起。
6个月后,一家人再次来见我。这一次,男孩再次给了我一个意外,他说自己暂时打消了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想法。我问为什么,他说:“这3个月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去的那个战队有几十名训练选手,大家住在战队租的一栋集体宿舍里面。那里管理很严,每天我们早上7点多起床,洗漱吃饭,然后8点半开始上班训练,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继续练到6点。每天如此,完全是半军事化管理,每周只有周日可以休息一天。其他时间,比如晚上,要请假获批才能出去,不然私自出去被抓住或者晚归会被扣分和扣钱。”
男孩说,在那里都是怀揣电竞梦的同龄人,每天大家都在进行忘我的高强度训练,几乎天天都有新人来,旧人走。而离开的队友们,许多也是因为承受不了训练的强度和严苛。
“许多小孩本来有网瘾,到那里反倒把网瘾治好了,”男孩有些自嘲地说,“那里比我厉害、比我拼命的人有很多,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觉得我拼不过他们。”
“对啊,所以现在看来让他去体验一下还是好的,这下也知道现实情况是怎样的了。”爸爸在一边附和道。我发现这一次,男孩没有反驳爸爸。我没有去评价男孩,而是问:“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呢?”
“未来要做什么工作还没想好,再说吧。我觉得还是回去上学,起码拿个大学文凭吧。虽然我不喜欢读书,但文凭是块敲门砖,如果我连这块砖都没有,估计以后也做不了什么。”男孩回答道,一如既往地冷静。
我们相约3个月后见。再见面时,男孩又长高了一些,看上去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许多。我问他最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他说:“刘医生,我一直想跟你说,你很特别。你是唯一一个从不劝我去上学,但又能让我回去上学的人,你也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能把游戏搞得那么透的医生。”
男孩告诉我现在的课业他应付得来:“因为父母也不期待我成为学霸。”他也有了新的爱好:在课余时间做游戏和漫画手办。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微型手办工坊,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一些手办还能赚点小钱。
“现在我在我们同学里算个小富翁了。我想,以后我要去看哪所大学有相关的动漫手办设计专业。”男孩有些得意地说。
我能从男孩眼中看到梦想闪烁的光芒,也能感到这种光芒在逐步驱散他那颗“空心”中积累的迷雾。虽然他未来究竟会做什么谁都无法预测,但这已不再重要。只要他心中怀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劳累时不再感到心中空空如也,受挫时心中依然有那个闪烁的让他想到便能重燃动力的梦,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