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部分我们提到,许多拒绝上学的孩子缺乏自信,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总认为自己无法应对。而看到孩子在无助和自我否认中挣扎时,一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讲道理,告诉孩子:“不要多想,我告诉你这件事该怎么做,你应该……”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效,因为问题应对技巧就像武功秘籍里的招式,而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像内功心法。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光有招式而无内功,焉能不败?
有的家长知道要为孩子建立自信,但在夸奖孩子时就是夸得不到位,让孩子听后觉得大人的赞扬很空洞,听了感觉像没听一样,无法激发他们对自己的认同。类似的点赞方式比如“你真棒!”“你真好!”“你很优秀!”但具体棒在哪里,优秀在什么地方,却说不上来。另外一部分家长则根本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任何能力,他们用一种挑剔的态度评价孩子,而这样的方式是摧毁孩子自信的杀手。为了帮孩子重拾自信,我们有以下建议给予家长。
对孩子的任何微小进步给予关注和反馈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第一个杀手锏,是留意他们身上任何微小的进步。有的家长认为,夸孩子太多容易让他们骄傲。实际情况是,盲目、毫无依据和敷衍的夸赞容易让孩子迷惑,而具体、细致和精确的夸赞则是帮孩子建立自信的良药。它指的不仅是去关注孩子每日生活中取得的具体进步,还要记录其细节。比如,我在咨询中经常布置“记红账”的作业给前来求助的家庭,请他们记录两次咨询间歇期彼此身上具体的进步。一般来说,好的记录应该是“女儿最近每天晚上都是10点就睡觉”,而非仅仅是“最近她作息有规律了”;应当是“那天我注意到她用了1小时去专心分析一张试卷,并且中间没有看手机”,而非“最近她学习更专注了”。你给予孩子的赞扬中所带的细节越丰富具体,带给孩子的愉快情绪体验越深刻,留在他们海马体记忆中的印记也越持久,对他们自信的建立就越有帮助。
在你准备夸奖孩子之前,不妨做以下思考和准备:1)你最近看到了孩子哪些具体的行为方面的进步;2)如果你想到孩子的某个优点,在记忆里找一找最近这个优点在生活里有哪些具体体现;3)练习如何将你想说的优点直接、明确且具体地讲出来;4)如果你讲完后想给孩子提些意见,避免说“但是你……做得不好”,可以换个说法,如“如果下次你尝试一下……会不会更好?”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当你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时,请不要装模作样地刻意为之,而是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和欣赏孩子。因为孩子的观察力常常十分敏锐,如果他们发现家长心口不一,只是假惺惺地夸奖和“巴结”他们,很容易对此产生反感情绪。这就是为何在上述四条建议中,前两条是希望家长能够真正欣赏孩子身上隐藏的优点。
记得有一个自称从未被父亲夸奖过的厌学男孩,我在第一次见完他们家庭后给他的父母都布置了作业:1)各自写出儿子过去做过的20件成功的事,2)记录到下次咨询开始前,他们看到的儿子身上好的变化。我当时半开玩笑地跟父母说如果他们写不出来,我下次就不再见他们,直到他们写出来为止。
后来,虽然父母像写学术报告一样艰难地完成了作业,但当我们当着整个家庭一条条地回顾父母对儿子的欣赏时,我分明看到了男孩眼中的光芒。这个男孩经过两次家庭治疗后便重新回到了学校,而我作为他的心理医生,其实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作为一面充满欣赏眼光的镜子,邀请他的父母及男孩自己去关注他的优点。
在家庭治疗专业上,我们将这种暂时把缺陷和问题放到一边,通过关注和放大来访者优点,进而帮他们获得信心,应对生活挑战的心理治疗观念称为“资源取向”,它在多种临床心理问题中的治疗价值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
我们也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没有烦恼的人,而那些不易被挫折击败、心理弹性更高的人,他们更善于关注自身积极的特点,更善于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相应地,他们也更少出现情绪困扰。毕竟,人生苦短,我们总需要一些超越别人的安全感,一些达到目的的成就感,需要一些自己老了以后能够记住的骄傲的时刻,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和奔头。
换一副积极的“眼镜”看问题
心理治疗的叙事理论(Narrative therapy)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意指某件事,我们从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是一件坏事,但若换其他角度去看它其实是一件好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当你习惯戴着这样一副积极的“眼镜”去看待世间万物时,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现实,厌学也不例外。记得曾问过一个因为父母婚姻冲突而无心上学,来找我咨询的15岁厌学女孩:“如果你这次不想去学校的事再晚两年发生,你估计结果会怎么样?”女孩说:“到时候我上高三,估计我会担心父母担心到连高考都参加不了,人生可能就废了。现在想想,这个情况在我高一时出现也是件好事,起码高一学习负担我还能应付,我还有时间和精力让父母一起来处理我们家的问题。虽然耽误了一年,但现在我父母的婚姻矛盾算是暂时得到了缓解,我暂时不必为他们担心了。”
还有一位13岁厌学男孩的妈妈在咨询临近结束时说过:“以前我觉得儿子拖拉是坏事。和你谈过以后发现,拖延症也有好处,起码可以让他在觉得压力大时发会儿呆,让大脑休息一下。如果他没有拖延症,以他那种较真儿的性格,估计早就得焦虑症了吧。而且拖延也让他有机会去接触一些同龄人该接触的事物,他才能交到那么多朋友。”这位单亲妈妈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她平日严于律己,极少允许自己休息,几乎没有朋友。她原本打算把孩子培养成和自己风格一样的人,结果孩子“很聪明地”阳奉阴违,用拖延为自己找乐子,反倒成为一个和妈妈风格迥异、极会享受生活的人。最初妈妈难以接受儿子与自己的不同,但后来在咨询中我们不断邀请妈妈去看到孩子拖延的“好处”和意义,她开始意识到拖延其实是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之后她再看到孩子偶尔偷懒,也不再抱怨了。孩子在妈妈的抱怨逐渐减少,体会到更多来自妈妈的积极情绪后,面对学习的态度便更加轻松了。
同样是一个不上学被诊断患了抑郁症的14岁女孩,每次她只要情绪低落一发作,她那脾气暴躁的爸爸便会立即收敛。女孩在咨询中说:“我不敢让我的病好,因为如果好了,我爸可能又会变回原来暴躁的样子,又会打我和弟弟,还会骂我妈,家里就会成天不太平。”我回应她,试图邀请整个家庭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女孩的症状:“所以听上去你真的很在乎你的家人,你很怕他们彼此有冲突,很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但你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时候抑郁症出现了,它让你们家人变得团结,共同对抗这个‘病’。其实,我也不建议在你们一家人找到新的相处办法前,就让抑郁症这个东西离开。所以你不用好得太快,可以借此机会多给自己和家人一些思考和改变的时间。只是这样一来,你付出的代价似乎会比较大,包括用刀伤害自己。所以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在尽量减少对自己身体和前途伤害的前提下,继续把你的抑郁和厌学这两个工具利用好,来维护你们家的和谐?”一家人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似乎他们从未听过对女儿症状如此特别的解释。而这个聪明的女孩则回答道:“我懂你的意思,我想以后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得抑郁,只要能让我爸不发火就行了。”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行为,你对其背后的意义有一个不同的、积极的解读后,就会对其产生不一样的情感,而不一样的情感会促使你对其采取不一样的行为和反应。就像上面案例所讲的,家长对孩子的厌学、拖延和抑郁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便不再如当初那般焦虑和抓狂,对孩子的康复进度自然不再催促。这样一来,孩子便能得到更多来自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情绪及学业的恢复便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心理学专业上,我们有一个术语——改释(Reframe)——来定义这种换一副积极的“眼镜”看待事物的现象。改释,即改变对某件事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当你和孩子一起面临某些挑战时,当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抓狂,认为他们的言行或想法不可理喻时,可以试着参考以下方法来帮助自己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1)思考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你知道的意愿和考虑,并试着去询问和了解;2)和孩子一起思考,目前的困境有没有带来什么你们未曾注意到的好处?比如,是否让你们家庭某些矛盾得到暂时的缓解,或是可以帮助孩子避开某些麻烦;3)如果孩子愿意,和孩子讨论你们的这些新看法。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和你身边信任的人讨论,比如你的伴侣。
该放手时就放手,别剥夺孩子享受成就感的权利
我经常在咨询中遇到这样的家庭,父母一边说要对孩子放手,把决定和尝试的权利给孩子,一边又对孩子做的许多事都不满意,事事为孩子代劳。而孩子则是一边抱怨父母管得太多,自己没有自由,一边又事事都要父母为自己做。双方都显得言行不一,做着自相矛盾的事,却又都不自知,结果双方都满腹怨恨。
父母凡事都要为孩子做决定和代劳的做法,会直接剥夺孩子享受成就感的权利。因为许多时候,关键不是目标能否完成,而是目标是由谁通过怎样的方式完成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打怪升级”达到目标的孩子,不但能积累大量经验,而且在成功时的那种成就感更加酣畅,印象更加深刻。相反,被家长剥夺了历险和升级过程体验的孩子,则很难体会到经过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因为无法体会成就带来的快感,所以他们对自身成就并不会有太多渴望,对学业不佳也不会有太多的挫败感。因为不管成不成功,他们在情绪和现实层面都不必负责,都有父母为他们托底。
明智的家长应该知道何时从孩子的哪些生活领域里抽身而出。一般来说应该是:在孩子3岁时,退出孩子的吃饭过程(即不要再喂饭,或者过度控制孩子吃饭的过程);在孩子5岁时,退出孩子的卧室(让孩子分床分房间独自睡);在孩子6岁时,退出孩子的浴室(让孩子自己学会洗澡);在孩子8岁时,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不要未经同意随便进出孩子的房间);在孩子13岁时,退出整理厨房(教孩子做饭和自己收拾厨余垃圾);在孩子15岁时,退出为孩子整理家务(不帮孩子叠被和整理房间);在孩子18岁时,退出孩子的个人选择(尊重孩子在专业、事业和择偶上的决定);在孩子婚后,退出孩子的小家庭(不要干预孩子的小家庭生活)。
如果你想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培养出有担当且独立的孩子,增强心理应对弹性,不妨尝试上述建议。
案例:善于自黑的拒学女孩
新瑜是一个17岁的高三女生,她应该算是我的来访者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极少看到她笑,而且她似乎天生就具备一种用黑色幽默自嘲以及发现事物阴暗面的能力。比如提到她和同学的冲突,她总会先声明:“因为我就是宇宙超级无敌烂少女,我身边就是有一个黑暗光环,身边的人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而且如果我和某个同学关系好了,哪天他离开我的话,我会很伤心的。”所以同学们总是觉得和她聊天很丧,因为会接收到许多负面的信息。
另外,用新瑜自己的话讲,她是在交友方面有一定精神洁癖的人。如果一个和她要好的同学跟另一个她讨厌的同学走得近了,她便会毫不犹豫地和原先那个要好的同学绝交。也正是因为这种非黑即白的人际交往方式,新瑜在学校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似乎全班的同学都不想去碰新瑜这个“精神洁癖患者”,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小心跟某一个新瑜讨厌的人有交集的话,又会招来她的不满。所以,新瑜在学校感到异常孤独。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班级边缘人的生活后,新瑜再也不想去上学了。她说:“一到学校,我就感觉大家把我当怪物看,没有人和我说话,感觉像掉进了黑洞。”
“你不要这么想。你看你就是没恒心,没毅力,一点小事就受不了。”新瑜刚说完,妈妈立即开始批评女儿。听闻妈妈此言,新瑜白了她一眼,然后便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你妈妈在家里也会这么跟你说话吗?”我注意到了女孩的反应,连忙追问。
“我早就习惯了,她一直都这么说话。反正在她眼里,我就是个飘浮在宇宙中的‘垃圾’,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新瑜再次用她的黑色幽默自黑。
“你不是垃圾。你看你总是用极端的方式想问题,你就是自卑。”妈妈反驳。
“是的是的,我的脑回路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行了吧?”新瑜不阴不阳地回应道。
这对母女的互动有一个很特别的规律。不管新瑜说什么,妈妈给的回应都是批评和人格评价。而面对妈妈的指责,新瑜的反应则是自我讽刺式的自黑。而且从新瑜的反应来看,妈妈这种只关注她的缺陷的沟通方式已有一段时间了。
我试着挑战妈妈:“我猜你刚才说话时是想快点让她振作起来,那你估计你这么说时她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医生,我跟你讲,我真是快被她气死了,我急死了。她现在不上学,每天在家唉声叹气……”妈妈似乎并没有听到我的问题,继续表达她的焦虑。
“对啊,我就是很善于让人生气,你再说也没用。”新瑜继续自我嘲讽。
我决定帮新瑜找找自信:“你知道吗?虽然和你谈的时间不长,但我发现你有一个了不起的能力。”
女孩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真的吗?你发现了我的什么能力?”
“我发现你有一种用黑色幽默缓解尴尬的能力,刚才你和妈妈接连说话不愉快,你都用很精准的自黑化解了。”
“真的吗?”新瑜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些意外,“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同学们都觉得我这样说话很丧,说和我聊天容易让他们情绪低沉。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也许他们有不同想法吧,但我真的觉得这是你一个了不起的技能。你是怎么学到的?”我猜测女孩这种自嘲的应对方式可能和父母有关,所以追问她。
新瑜再次用她那双大眼睛白了妈妈一眼:“都是因为她。从小在她眼里,其他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觉得我什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有时候能连续骂我四五个小时,骂到我跪下来求她别骂为止。”
“哪里有那么夸张?我都是为你好,所以多唠叨了两句。”妈妈申辩道。
我没有马上回应妈妈,而是继续问新瑜:“请说得清楚一些,妈妈唠叨和你的黑色幽默有什么联系?”
“最开始我会和我妈吵,或者憋在心里难受。但后来我发现,只要我自黑一下,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她就无话可说了,就消停了。再到后来,我自嘲就成习惯了。”新瑜解释道。
看来,人的任何行为会持续下来,一定都有它的作用。而在这个家庭里,女儿在用几近荒唐的自黑保护自己,将自己和妈妈的焦虑隔离开来。然而,谎言说了千遍也会成真。即使新瑜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自小从妈妈口中不断传递给她的否定和贬低,渐渐成了她用来编织自己生命故事的原材料。而在她的生命故事里,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人见人厌的“行走造粪机”(这个比喻也是新瑜自己发明的)。
带着这样消极的生命故事和自我评价,新瑜在和同学们交流时变得特别敏感,她很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总担心自己因某些细节做得不到位会得罪同学,总担心同学在背后说自己不好。但她又很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所以她总是在和朋友交往时“用力过度”,一边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讨好朋友,一边又因为害怕他们会离开自己而反复去向别人求证,要朋友保证对她永不背叛。她不能忍受与朋友的友谊被别人分享,因为那些和她分享友情的人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威胁,她害怕他们会抢走自己的朋友。而朋友的离开,也意味着对她个人价值的全盘否定。
每当新瑜感到自己的友情可能会被别人抢走时,内心的恐惧便油然而生,并且被过度夸大。这时,她要么和朋友大吵大闹,试图留住他们,要么索性直接和对方绝交,以此回避可能被朋友抛弃所带来的痛苦。毕竟,与其让你离开我使我痛苦,不如我先离开你。这种行为在同学看来自然是不可理喻的,因为他们没机会、没精力,也没有义务去仔细了解新瑜内心的这种恐惧和矛盾情绪。因此,要改变新瑜与同学的人际交往状况,治本的方法是提高她的自信,帮助她获得对自我的认可。
我试着邀请妈妈去表达对新瑜的欣赏:“你印象中女儿有什么优点吗?”
“优点?我觉得她很聪明,以她的脑子完全可以考个清华北大的。现在她为了这点小事不上学,太不应该了,医生你说……”妈妈完全被焦虑控制了,继续指责女儿。我必须打断她:“那你说说看她有多聪明?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一般别人用10分钟做出来的题,她四五分钟就做出来了。我就是觉得好着急啊,医生……”妈妈又准备继续抱怨,但还是被我打断了:“我能感觉到你很着急。不过要帮新瑜,我们要慢一点,先给她一些信心,你愿意一起试一试吗?”
“哦,好的,刘医生,我听你的。我很相信你的,她来之前也看过你的介绍,她也很崇拜你。”妈妈回答。看来,这位妈妈是个直肠子的人,她更能吸收的是我给出的直接建议,而不是绕弯子的提问方法。
“好,那请你说说看,她还有哪些优点?”我继续追问。
“她人还不坏吧,就是有时候太死心眼。”妈妈又来了,显然现在要她马上看到女儿的优点有些强人所难了。于是,我决定接过夸奖新瑜的话筒。我问女孩:“我们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吧?如果把你从出生到现在的经历拍成一部电影,你觉得会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功夫动作片?历险片?纪录片?文艺片?”
新瑜显然对这个比喻很感兴趣,她眨了眨眼睛:“好玩,我觉得是玄幻历险片。”
“如果给电影起个名字,会是什么名字?”
“嗯,《魔法少女生存记》,嘿嘿。”
“说说看,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影片的内容是怎么样的?”我继续问。
“这个女孩出生在一个有些动**的家庭。她妈妈是一个嫁到城里的村姑,被老公家的人看不起。但是呢,这个妈妈很聪明,是她婆婆家的几个儿媳妇里面最能干的,只是婆家人一直嫌弃她。后来这个妈妈生了一个女儿,一直跟女儿说要女儿为她在婆家人面前争口气。女儿从小就接受妈妈的魔鬼式训练,让她上最好的魔法学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停地打怪升级,像哈利·波特一样。女孩上高中后遇到一个大Boss,就是她魔法学校的同学。他们会挖苦魔法、讽刺魔法和间接打击魔法。女孩打不过他们,就被PK下来了。”新瑜描述道。
“那她很厉害啊!这个女孩打了哪些怪,她又是怎么打过的呢?”我饶有兴致地问。
“她啊,她很善于技巧。比如,如果妈妈跟她唠叨时,她就会说‘我要去练习魔法(学习)了’,或者有时候她会去跟爸爸说,让他用哄人魔法照顾妈妈。因为她知道,只要妈妈和奶奶起冲突时,爸爸能站在妈妈这边,妈妈心情就会好许多,她就不用遭受妈妈的抱怨魔法攻击了。现在她还学会了一个新技能,就是用自黑系魔法,这种魔法能让妈妈闭嘴,嘿嘿。”
“所以她不仅会魔法,还有出色的谋略头脑,很会借力打力。那她这10多年还修炼了哪些能力啊?”我继续借这部“人生电影”探讨新瑜的资源。
“她还喜欢画画,画了许多插画和漫画,而且好多画在魔法圈还挺受欢迎的,虽然她父母不喜欢。”
“是吗,可以给我看看吗?”我很期待地问她。“好啊!”新瑜很高兴地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一些她的插画作品。她的作品虽然色系偏冷,人物表情偏忧郁,但构图比例恰到好处,层次分明,并且是那种兼备细节的简笔漫画风格。并且你能从她的画中看出她经历的悲伤和无奈(因为她的作品也会在个人微博和网站展示,为了保护她的个人信息隐私,我不能在本书中展示)。
我补充道:“我发现这个魔法少女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技能,她拥有把所经历的生活都很精准地收入画中的能力。”
“咦,真的吗?”她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好耶,我从没被人这么说过。”
很明显,这个女孩很需要别人的认可。我继续说:“而且我发现这个魔法女孩还能用幽默的方法将自己过去的不开心讲出来,她是我见过的最有黑色幽默天赋的人,你估计她以后会转行做一个幽默大师吗?”
“你真的那么觉得吗?”新瑜身体前倾,表情中写着兴奋,“我从没想过自己还有这个优点。”
我补充道:“而且这个少女很勇敢,她是我见过的所有17岁女孩里,为数极少的敢直接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说‘不’,敢走进我们这家精神科医院,第一次见我就敢跟我说自己不开心的人。她也是世界上少数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恐惧,能用那么有趣的方式自我反省的女孩。据我所知,大部分人是活在虚幻的自信中,不敢面对自己。我猜她这样的女孩估计全中国不超过10%吧。”
我能看到新瑜脸上微微泛红,也注意到她的双手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我接着对她和同学的关系进行改释:“而且我发现她特别能忍辱负重,当她看到要好的同学要被抢走时,她会忍着不说。我想不是因为她怕那些抢夺她友谊的同学,而是她想要保护那些和她关系要好的朋友,不想他们卷入这场冲突。她都是把伤痛默默放在心里,小心地管理它,不让它影响别人。这是多了不起的能力啊!”
听到此处,新瑜流泪了。我知道溶解在她眼泪中的,是埋于心中多年的委屈。这份委屈过去如坚冰一般扎在她心中,无人知晓,无人理解。而此刻,这份委屈终于被看到了,而理解便是融化坚冰的最佳溶剂。当委屈融入眼泪流下时,女孩心中的悲伤才能得到安抚。
此刻坐在旁边的妈妈似乎也平静了。也许她从未想过女儿心中对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看法,也从未想过女儿原来有这么多优点,可能也从未想到心理咨询会是用这种“头痛医脚”“声东击西”的方式去处理女儿的苦恼。
第一次咨询结束时,我给妈妈布置了家庭作业:写出女儿从小到大做得成功的10件事情,并且和老公一起写出女儿的100条优点。我也留了作业给新瑜:回去想想电影中的魔法少女对下一阶段历险有哪些打算。
之后和新瑜家庭的每一次咨询都很有意思,因为每次见面一开始时她都会先跟我说:“刘医生,我最近又有×××地方不好了。”而她每次跟我列举的“不好”之处,她自己却都找到了解决办法。
而我的做法和第一次咨询几乎一样,都是坚定地去和她讨论她人生电影中的那位“魔法少女”曾经尝试过的,或是当下手中拥有的可以助她去应对这些困难的“魔法”(办法和资源)。我们讨论的具体主题包括:怎样在不太多地违背她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改善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如何让她不过多地卷入妈妈和爸爸家人的冲突,以后她考上大学后如何处理和室友的关系,等等。
后来新瑜断断续续地去高中上课、补习和参加考试。在高考时,她拒绝了妈妈要她考清华、北大的期待,报考了上海当地一所大学,并且也被顺利录取。虽然妈妈心中依然觉得遗憾,但似乎她和新瑜爸爸也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新瑜即将去大学报到的前夕,妈妈还是整天抱怨,说女儿没有听她的话,让她很失望。我当时布置了一个有点损的作业给女孩,让她回去买一把水枪,如果妈妈每天唠叨超过5次,就拿水枪往妈妈脑门儿上来一枪。这样的作业人畜无害,只是想传递一个暗示给这个家庭:现在的新瑜已经处于成年将要离家的阶段,她需要在未来慢慢学会对自己的决定、情绪和行为负责。而家长应当做的是看到和认可她的能力,鼓励她运用自己的优势去面对接下来“打怪升级”路上的挑战,而不是整天抱怨,让女儿带着对父母满满的内疚和焦虑上路。
有意思的是,那一次咨询后,妈妈也发生了变化。她开始把之前放在女儿身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与丈夫的关系和自己的爱好上,她开始追剧,并学会了打麻将。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当孩子像一只小鸟长大飞离这个家庭时,留在家中的父母成了两只“老鸟”,进入了“空巢期”。这时候,他们最应该做的事便是重新成为一对相亲相爱、彼此照顾和支持的夫妻。也只有看到父母恩爱,孩子才能放心远行。
后来,新瑜在遇到困扰时会不定期地来见我。她的情绪和学习状态早已恢复了正常,只是和我进行一些纯探讨的聊天。记得有一次,她说最近常梦到被高中同学疏远时的情景,她很害怕在大学这种情况会再发生。而我给她的第一反应是:“我又发现了你的一项能力,你能把恐惧都放在梦里去表达,而不让它们影响到你白天的正常生活。”
新瑜的表情告诉我,这个理解让她很意外,“我从未这样想过”。而后,我和她另辟蹊径,换了一个思路去讨论她的问题:我们讨论了如果在大学里要成功地让这种被同学孤立的情况再出现,她可以做些什么。
新瑜很聪明,她列举了多种可以让自己成功“入套”被同学孤立的做法,并且条条都讲得有理有据。在我们这次咨询快结束时,新瑜跟我说:“刘医生,你总能换一个角度帮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刚才的讨论,我其实知道以后如果不想被同学孤立,自己需要注意些什么了。你真的挺厉害的。”
我说:“厉害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其实能力一直都是你自己的,只是你以前没有发现它们就在那里。”
当说出这番话时,我心里是真的这么认为。以新瑜的聪颖,她其实对自己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早已有预见和对策。现在她不定期来见我,需要的也许只是获得更多的鼓励,以及对自己的认可。这份自我肯定,会成为支撑她日后面对生命挑战的坚实后盾。
而我,作为她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做的只是扮演好一根拐杖的角色,在她低落时帮助她坚定不移地看到自己的资源,在她将要跌倒时扶她一把。我坚信,这位“魔法少女”本身就自带了“屡败屡战”的无限重生和自我恢复魔法,足够支撑她面对未来的挑战。只要未来她遭遇迷茫时,记得自己的珍贵,懂得自己的珍贵,便足够了。
(1) 空椅子属于心理学中格式塔疗法中的一种。空椅子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角色扮演,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来访者分别坐在两把相同的空椅子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持续对话。
(2) 外化是叙事疗法的重要技术,是指在治疗时将人与问题分开,借此避免为当事人贴上负面的标签后,会削弱其面对问题的意愿与能力,同时拒绝当事人以我就是这样的人为借口,进而学习承担改变的责任,能够帮助求助者修正自己与问题的关系以及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3) 李晓峰:中国第一位《魔兽争霸》世界冠军,魔兽WCG大赛首位双冠王,曾经的中国电竞第一人。他最擅长用的种族是人族,所以大家送他外号“人皇”。
(4) 《皇室战争》: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所推出的一款包括即时策略、MOBA以及卡牌等元素的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