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能够反思、整理和接纳自己的父母(1 / 1)

读了上面的案例,你可能会更加强烈地感觉到,我们在处理厌学时常常是“头痛医脚”。正如上一章案例中提到的,那些从原生家庭中带来心理创伤、遗憾,对自己人生发展或婚姻状态不满的父母,更容易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在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自身情绪失控的概率更高,也更容易“养出”厌学的孩子。因此,要帮助孩子面对厌学,父母需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是学会反思和整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自己对人生的遗憾、自己对婚姻的不满、自己的童年心理创伤,甚至是与自己父母的未了情结。这本身绝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这涉及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挑战和调整,其间要经历的痛苦、悲伤、遗憾、愤怒等情绪可想而知。但是,我们仍然建议各位家长:要更好地帮助孩子,需要我们先帮自己。

处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未尽事宜,做更通透的自己

每一对父母都曾经是自己父母的孩子,都曾在与自己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体会过被父母忽视、责备甚至虐待的滋味,或许也曾体验过父母传递而来的无奈、悲伤、愤怒、纠结以及对人生的不满,这些经历会在我们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一个从小被父母强势控制的男人,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可能会效仿自己的父母,对女儿和妻子有过多的管控;一个从小任何情感需要都得不到母亲回应的女人,在和自己女儿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孩子的情绪;一个自小被家族寄予过高期待的孩子,一面可能会因此怀揣着对家族的抱怨,一面又可能无意识中认同家族传递给自己的期待,又把这些期待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所有这些我们与原生家庭的未尽事宜,就像跟在我们背后的影子一样,影响着我们与自己孩子和伴侣的相处。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地对自身情绪和行为习惯进行梳理。你可以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在网上收听让你觉得有益的自我成长课程,参加某些你认为适合自己的心理工作坊,甚至是寻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自我成长。

我曾经见过一位男性来访者A先生,他自己的事业很成功,家资丰厚。但是,他始终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获得的成就还不够。此外,当别人对他提出一些过分要求时,他虽然内心很抗拒,但行动上却始终无法拒绝别人。

A先生对自己儿子的成绩要求也极高,总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孩子拿到全班前三名后希望他拿到全班第一,拿到全班第一后又要求他拿到全年级第一,拿到全年级第一后又希望儿子能考到全市第一。孩子在小学时都对爸爸唯命是从,但到初中后,这个青春期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反感父亲的“专制”,开始用不上学拒绝父亲的要求。

而当A先生与儿子起冲突时,他一方面很想直接和儿子理论,但另一方面心中又有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和儿子沟通中如果言辞激烈的话,孩子就不再理他了。这种恐惧与他在工作中不敢拒绝别人对他提出的过分要求时的感觉极其相似。

“其实归根结底,我就是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者拒绝别人要求的话,别人就不再理我了,我害怕被别人抛弃。”在和这位父亲做了多次个体心理咨询后,他自己总结道。

我好奇他这种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以及对自己过分苛责的习惯是从何而来的,于是询问了他从小成长的经历以及他跟自己父母的关系。

原来A先生属于家中超生的孩子,加上幼年时家中贫寒,父母为了避免被检查,在他出生两个月时将他送到了一个远房亲戚家寄养。结果由于亲戚疏于照顾,当时还是个婴儿的A先生差点被饿死。

后来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边,他又不得不面对他那苛刻的母亲。母亲是一个自卑的女人,对自身的不自信使得她总是很在意别人对待她的态度,总觉得自己丈夫的家人对她这个媳妇不公平。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让自己感到安全的“资本”,她想让自己的丈夫比别人家的丈夫更好,想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因为自卑的她只能借助丈夫和孩子这些外在的“资本”来支撑自己那份脆弱的自尊。

“记忆里我妈妈好像就从来没有满意过,也从来没有夸奖和认可过我。她永远都觉得我和我哥哥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面前唠叨,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A先生说。

我问:“这样的经历对你的自我看法和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我就觉得我不如别人,但心里又很不服气,所以我一辈子都在努力,想要证明给她看,我是值得让她为我骄傲的好儿子。但我发现不论我怎么努力,怎么成功,都没办法让她满意。我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我毕业以后找的工作也比我们那边绝大部分同龄人好,然后我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都没法让她高兴,”他停顿了一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没法让自己停下来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我没有努力,就没法让我妈妈认可我了。”

除了一辈子都在通过让自己变强来获得母亲的认可以外,这个男人心中还有另一个永远的痛。出生后即被送到亲戚家寄养而差点被饿死的经历,在他脑中刻下了深深的恐惧。他时刻都在害怕身边重要的人会再次像小时候他的父母那样,因为冲突、对他的不满和生活困难就抛弃他。

所以,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抛弃,他只能通过两种方法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一个就是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有价值而无法被替代的人;另一个方法则是在别人对自己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压抑自己的不满去迎合与讨好别人,避免在别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避免别人因为不喜欢他而离开他。这样单方面的讨好看似能够让他和别人的关系和睦平静,但他自身的需要却在这种委曲求全中被压抑了。

A先生这种通过不断打“鸡血”取得更高成就,以获得安全感的自动生存模式,被他无意识地带到了和自己儿子的相处中:“我一直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因为不够优秀而不被别人接纳,就像我小时候不被我的母亲接纳一样,所以我就会不断给他提更高的要求。”

同时,害怕被别人抛弃的恐惧,又使得他在和妻儿发生冲突时往往欲言又止,压抑自己的情绪。而长期的压抑势必会定期迎来爆发,他常会在别人无法预料的情况下暴怒,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把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像火山岩浆一样喷发出来。

而这一点,也是他的妻子和儿子抱怨最多的部分。每当他暴怒时,他们便不再理他,妻子回避和他沟通,儿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去上学。当看到妻儿这种反应时,他的愤怒、被抛弃的恐惧、委屈又会再次填满内心。而这种被压抑的情绪日积月累,终将迎来下一次爆发。

“所以看上去,目前你和儿子关系的冲突一方面跟你们的沟通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你需要去处理和自己父母的关系?”我问。

“是的,我同意。其实我觉得,医生,你帮我搞清楚这些矛盾的想法是怎么来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帮我了。现在我的情绪出现的时候,我可以更快地意识到它们了。我发现看这些情绪越清楚,我好像就对自己的状态越有把握了。”来访者运用他通过多次咨询和自我成长获得的自我觉察能力,很好地总结出了人们自我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方法: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提高自己对自身情绪和想法的觉察能力,做更通透的自己。

在心理专业上将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称为心智化(Mentalization)能力。在咨询中,除了用上述的谈话帮助A先生对自身情绪获得更通透的认识以外,我们还用了空椅子(1)、外化(2)等方法。后来,随着这位爸爸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他对自我情绪的调控也更加自如。他的情绪更加稳定,也能针对孩子的焦虑给予更好的安抚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用了一些时间去帮助这位A先生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实实在在的证据提高他的自信。因为只有当他更加欣赏和接纳自己时,内心对于生存的焦虑感才会缓解,才愿意放开他加诸于儿子肩上过重的期待。这也是我们自我成长,并且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我邀请A先生写出自己的50条优点,最开始他的反应是:“我哪里有那么多优点?不可能写出来的。”但后来在我的坚持下,他“勉为其难”地完成了这份作业。我和他一条一条地回顾了这50条优点。之后他说:“之前我觉得做这份作业很别扭,但当你帮我把这些优点回顾完后,我心里还蛮热乎的,也挺轻松的。我突然觉得,我其实也不一定要那么拼命,我自己的需要也挺重要的。”

后来在面对他们家庭的一次咨询中,儿子反馈说爸爸变了。以前天天把努力学习挂在嘴边的爸爸,居然给儿子放了两个星期的长假。我问A先生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他回应道:“我放过了自己,自然也就放过了我儿子。”

那些对他人百般挑剔的人,其实真正不满的是他们自己。A先生也是一样,当他真正接纳自己之后,他才做到了接纳自己的儿子。而男孩在得到父亲的接纳后,逐渐恢复了自信,最后回到了学校。

你也许会问,为何关注我们自身的优点能促进我们的自我成长以及和原生家庭和解呢?因为当你对自己的优点关注越多,你的自信会越发提升。这种自信会成为你自身价值的“加成项”,就像支撑你立于世间的支柱一样,会让你在与人沟通中对自身状态更有把握。当你对自身更有把握时,你自然会感到你的情绪更加稳定,遇事不乱。

而你身边的人,也会在和你相处时感受到更多从你身上散发出的坚定、清晰和自信。如果你还没有这种自我认可的体验,不妨尝试做同样的练习:写出自己的50条优点,并且和自己信赖的人一一去讨论它们。你也许会发现,当你看到自己越多的优点,对它们体验得越加深刻时,你对自己的接纳便会越自然。

学会简单、清晰地表达情绪和需要

要做更加成熟的能够支持孩子的家长,你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另一件事是:用清晰、坚定而不带攻击的方式,向家人和孩子表达你的情感和需要。正如前文所说,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时,喜欢用愤怒、指责,甚至人身攻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极端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让孩子感到挫败和愤怒,使得厌学情绪更加严重。

作为家长,作为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成年人,我们也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和行为。当你看到孩子不想去学校或是与家人发生冲突时,不妨尝试以下几步来管理你的情绪,让它们得到更好的表达:1)给自己几分钟时间去体会当下自己内心的感觉,是愤怒、害怕、无助还是其他;2)当你清楚自己此刻的情绪时,去想一想是孩子当下的哪些具体行为引发了你的情绪;3)试着把你的情绪看作一个物体,先放在一边,去思考你此刻究竟希望孩子怎么做;4)想一想,如何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5)做几次深呼吸,调整自己的表情和情绪(如果你不确定你现在的表情看上去是怎样的,可以找一面镜子先看看自己,对着镜子做一个自我调整),而后用不快不慢的语速、适当的音量、简洁的句子把你刚才想表达的期待告诉孩子。

这里请注意,你讲话的态度本身往往比你讲话的内容更具有影响力。如果你用一种凶神恶煞的方式和对方说话,即使你讲的是好话,对方感受到的绝大部分信息也是你对他的攻击和恶意。反之,如果你能用一种温柔、坚定且尊重对方的方式去讲话,即使你说的是批评对方的“坏话”,听到对方的耳朵里也容易变成他们更能接受的“好话”。我们不必去纠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

虽然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并不容易一下掌握,但实践证明它确实有效。你可能需要反复练习。如果你愿意,可以邀请一位你信任的同伴,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你反复练习。甚至你可以尝试用手机录下自己练习的过程,然后去重看或重听。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实际说话的方式和你原本所认为的很不一样。此时,你会有更强的改变动力和更清晰的调整方向。

把你给孩子的期待变为良药

在第二部分我们讲到,家长给予孩子的不恰当期待常常会成为引发厌学的“毒药”。那么问题来了,给孩子什么样的期待算合适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无标准答案,但大体来说,合适的期待应具备以下条件:1)它会稍微超出孩子当下的能力,但通过孩子的努力,花些功夫能够达成;2)它需要和孩子自己的理想有契合之处,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我,转而“接盘”父母的全部梦想;3)避免不同家长给予孩子的期待彼此矛盾;4)当孩子想到家长的期待时会有一点紧迫感。做成了,会让孩子觉得被父母认可;如果做不成,孩子也不会觉得父母就不爱自己了;5)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工具性支持,让他们能够从身边可及的一个小目标开始,逐步去实现家长的期待;6)做言行一致的父母,千万不要口头说一套,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套。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位父亲,嘴上说对自己14岁女儿的成绩没什么要求,但实际却日日对女儿耳提面命,对小姑娘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控,恨不得把女儿的脑子换成自己的脑子,替她学习。最后女儿直接用不上学来表达自己对父亲这种“言行不一”的愤怒。

你可以参照以上标准,重新审视自己给孩子的期待,并做必要的调整。这样一来,也许你给孩子的期待就会变成一剂鼓励孩子成长的良药,而非使其止步不前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