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因素,我们发现厌学的孩子还有以下一些个人特征。当然,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同样关系密切。
学习无意义感与“空心病”
我们发现,存在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孩子,其实大部分并非想象中那种学习成绩不佳、在学校不受同学和老师待见的孩子。相反,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平日成绩水平中上甚至优秀,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良好。但是,当我们问及这些孩子,他们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与目标是什么时,几乎所有孩子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这是一个奇怪且可怕,也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学生们每天规律地起床,去学校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看似过得忙碌而充实,但他们心中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学习似乎更像是一份社会、学校和父母指派给自己的工作。就像许多大人每日早出晚归地上班,一边抱怨,一边却需要完成老板和领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一样,许多厌学的孩子也把学习看作一种任务,自己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对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为了应付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除此之外,学习对他们而言似乎更多的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并没有太多能够吸引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有的父母看到这里会说:“学习当然有意义啊!如果不学习,将来你就没有办法上好的大学,没有办法找到一份好工作,你就会过得很苦,下半辈子的生活质量就会比不上别人。”父母和老师满以为自己这些苦口婆心的劝导可以感化孩子,但现实情况往往相反,许多孩子对父母的这些劝诫完全无感。
为什么无感呢?原因可能有三。首先,孩子与父母、老师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因学历不高而被自己心仪的大公司拒之门外的挫败感,可能也没有体会过每天要为家里的生活开支精打细算的拮据。所以当大人跟他们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他们会完全无感,因为他们可能也不觉得自己的命运需要如何做出改变。曾经一个家境优越的厌学男孩这样说:“我觉得每天就这样在家打打游戏,追追剧挺好,反正我家也不缺钱,我爸妈赚的钱够我花几辈子了。我为什么要那么辛苦,为了提高那十多分,为了所谓的好成绩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啊?”这个孩子知道,父母就他一个儿子,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总归有父母为他托底,所以不管父母如何威逼利诱,他就是不上学。其次,许多孩子从小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被家长安排要参加各类培训班,被要求取得好成绩。许多培训其实是父母觉得孩子需要去上的,但孩子自己却不知道这些培训的意义何在,也并不是那么喜欢这些课程。最后,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只关注将来可以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却并不注意帮助孩子寻找和树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发自内心向往的人生目标。“你只需要拿高分就行了,至于你的人生究竟想要追求什么,不用多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努力的最终意义何在。没人告诉他们,除了努力,人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追寻的价值。
这样的后果,便是培养了大批成绩优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似博学的“空心病”孩子。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成了一份事业,一个自己生下来就在自动遵循,却又不知为何要遵循的人生轨迹。读书成了一样让自己活着有价值,感到自己还存在的,甚至可以随时用来比较的东西。而风光的背后,隐藏的则是一颗空洞的心。这颗心里面装的是家人和社会的期待,但自我却没有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认同什么,追求什么。用鲍恩代际理论(2)的观点来看,这叫作“基本自我”的缺失。“虽然我成绩一直都很好,我也明白读书能为自己带来好的生活,但我还是想不到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只是觉得该去做。”好几位成绩优秀却厌学的孩子均如是说。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挺好的呀,一生就沿着一条提前规划好的轨道往前走到老。但请不要忘了,没有谁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风险。当读书这份“事业”发展得还好时,“空心人”还算四平八稳。但当这份事业出现危机时,他们便会觉得支撑自己活着的唯一价值没有了,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不以外界世人眼光为转移的“核心自我价值认同”,缺乏一个所认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来支撑他们渡过难关,就像航行在漆黑夜中的船舶没有灯塔的指引那样。这样的“空心病”孩子,平日体验最多的情绪便是空虚、困惑和无动力感,更容易在遭遇学业挫折时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
正如以下几位前来求助的厌学孩子说的:“我过去的一切都很顺利,父母都觉得我这辈子会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所以,当我那次大考考砸的时候,所有人都蒙了。我觉得支撑我的东西没了,活着的意义没了。”“每当想到我以好学生的身份走下去,高中毕业读大学,大学毕业读研究生,然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的那一刻,我就怕。怕的是除了读书,我什么都不会,还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心里好空,像黑洞一样。”
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缺乏
与“空心病”相伴的往往是许多孩子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可甚至缺乏。许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活着除了拿高分让老师和家长高兴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他人认可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只以成绩论英雄
我们发现,许多厌学孩子的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如何。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如果成绩不好,那什么都不好。这些家长即使夸奖孩子,一般也只是在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或者他们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事情的时候。
“我父母永远都只关注我的成绩。只要成绩好,他们就会觉得我是好孩子,就会爱我。如果成绩不理想,那不好意思,你做什么都是错,哪怕我曾经那么努力地和同学完成一项助人为乐的社会实践项目,还得了奖,但在他们眼里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后来我慢慢就觉得学习好无趣,它就是个我用来得到父母认可的工具,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同时我又感到压力好大,因为如果我考不好,他们就会把我贬得一文不值,就不再爱我了。”一位厌学的尖子生女孩曾经这样在我面前“控诉”她的父母。
而她的父母则一面后悔,一面反驳:“现在我们真的不要求你取得好成绩了,只要你健康、开心就行了。而且,我们也一直很爱你,很认可你,我们都觉得你很聪明啊!”
女孩冷笑道:“你们夸我聪明,也只是因为你们觉得聪明能让我取得好成绩,你们在乎的只是分数,从不在乎我过得开不开心!”父母满以为现在幡然醒悟,不再以成败论英雄,就可以挽救孩子,殊不知“胜者为王”的观念已经在过去十多年间由他们一点点植入到了孩子的自发意识里,就像一个魔咒,哪里是简单的一句“我们不在乎成绩”就能消除的?
而这个孩子也是每日生活在冲突中,一方面不甘心只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小被社会和家长植入的“只有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的观念又会时刻跳出来提醒她,让她觉得只有成绩好自己才活得有价值。所以她一面觉得自己该学,一面又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是,极度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每天内心陷于这样的纠结中,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2. 缺陷取向的家庭氛围和管教方式
家庭是孩子从世界上获得爱和认同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来源。同样,家庭也是最容易毁掉一个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地方,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厌学孩子所成长的家庭中,家长多习惯采用“缺陷取向”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也自动地采用攻击、指责、鄙视的方式和彼此交流。他们一般非常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缺陷,或是把原本中性或积极的事物解读为负面,即使在孩子做出一些比较值得称赞的事情时,依然采取贬低的方式去回应和评价。
这样的家庭沟通氛围日积月累,极其容易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临床经验和研究都证明,从小在批评和否认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职业成就更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更高,出现婚姻关系不满意者比例也更高。相反,善于发现、关注和表扬孩子优点的,对自身价值更加认可的父母,更加容易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日后面对学业、职业、人际关系和婚姻逆境时抗挫能力也更强。请注意,这里所谓的表扬孩子,指的是在孩子付出努力取得成绩后,就事论事地给予孩子赞扬。并且表扬的内容不能只是关注结果,而同样应当对孩子的努力过程予以勉励,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
但有些遗憾的是,中国家庭的父母似乎并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为其点赞。我们从小接受到来自父辈的“正统”观念似乎一直都是要谦虚,即使孩子取得一些成就也不能表扬,不然孩子会骄傲。哪怕你的孩子真的比别人优秀,也不能表现出来你会为他骄傲,而且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夸奖他。然而,这样对夸奖的吝啬,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能力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要让个体保持对某件事持续的热情,需要使其从这件事中得到“犒赏”,精神的或是物质的都有必要。如果孩子在取得阶段成果(比如好成绩)后,一直得不到精神上的犒赏,他们对这件事会慢慢失去热情,他们不会从成功中获得自我认可,那么自信自然就难以建立。
中国这种“缺陷取向”的文化观念目前仍然影响着许多家庭。记得一个来求助的家庭,儿子大学读了一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再也不愿意回学校。从这个家庭进入咨询室开始,父母就轮流列举儿子的各类缺点,比如没有男子气概、不果断、软弱、思维不够敏捷等,足足说了20分钟,内容的鲜活程度足以写一篇小说。当父母批评这个男孩时,他一直低着头玩手机,看似不在意,却能从他玩手机时手指的僵硬动作看出,他其实因为父母的贬低很受伤。
我当时打断父母,问他们:“你们一直在说他做的让你们不满意的地方,那他有什么优点吗?”我注意到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男生打游戏的手停了下来,似乎很期待父母的回应。然而,父母的反应却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他们听到我的问题后,表情凝重,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似乎要找到儿子的优点是一个世纪性的科学难题一样。最后两人想了半天,憋出一句:“医生,我们真的想不出他有什么优点。”
我注意到此时男孩的身体微微震了一下,随后整个身体直接瘫倒在沙发上。我猜,男孩可能也一直在期待父母的认可吧,但这个愿望却从来没有实现过。从小不断传入男孩耳中的来自父母的否认,渐渐成为他对自己评价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我应验的预言”,在父母眼中他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慢慢地,他就真的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所以,在经历了一次考试失败后,这种自我无价值感彻底爆发,让他无力再应对接下来的学业和竞争,只能回家玩游戏以求解脱。
案例:被名校退货的“空心”天才
明睿从小就是妈妈的骄傲,他不仅各门功课成绩常年稳居学校第一,而且从小到大拿过无数奖项,这些奖项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语文、奥数、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绘画和设计等。
除了成绩优秀以外,明睿从小也非常听话,基本很少哭闹,生活和学习从来不用长辈操心。在老师眼里,明睿也一直是一个聪明、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人缘好的孩子。要说唯一让大人有些担心的,那可能就是这孩子不爱笑。18岁的小伙子,总是心思沉重的样子,好像心中装了许多无法言说的心事。但是,瑕不掩瑜,这根本不影响明睿在别人眼中“十全十美天才”的形象。
然而,这么一个“完美无缺”的天才,虽然高中毕业后以全额奖学金被美国一所顶尖的名校录取,却在赴美就读一学期后,因为90%的科目未通过,被校方严厉警告,“退货”回国了。在美国读书期间,他晚上常常通宵泡吧,白天要么在住所睡觉,要么宅在家里打游戏,极少去上学,一直到期末成绩全面飘红,几近要被学校勒令退学的地步。
妈妈万分焦虑,连忙赴美。她以为孩子有了什么心理问题或者疾病,把他带到精神科医生处,医生给出的评估则是没有明显精神障碍的表现。
“那我的儿子到底怎么了?他以前明明是那么一个懂事又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到了美国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呢?”妈妈带着明睿找到了我,希望能通过心理咨询让他变回过去那个“完美”的男孩,重返校园。
根据既往的经验,面对这种厌学的天才学生,如果一上来就直接问他为什么不上学,多半会招来其反感,因为这个问题估计已经被人问过无数次了。所以我问明睿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美国读大学,感觉生活各方面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吗?”
明睿吃惊地看着我:“你不问我为什么不去上课吗?之前的人都这么问。”
“因为我猜你不上学可能只是一个表象,后面还有其他的想法或者情绪,不知我这样猜测对不对?”
“猜对了一半。”明睿回答。男孩很聪明,他和我这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谈话时,明显在观察我的表情和眼神,以此来评估自己说话是否得当,并且在试探我值不值得信任。
“那你愿意告诉我,我猜对的那一半和你生活中哪方面有关吗?同学、新的生活环境、家庭,或是其他?”我追问。
“刘医生,我喜欢你的直率,我想单独和你谈,可以吗?”
我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妈妈,她的脸上写满了不安和困惑。看得出来她很纠结,一方面很希望听听儿子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另一方面好像也意识到有的事情儿子并不想让她知道。
“这个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如果我单独和你谈,可能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你跟我说的有些事,你不想让你妈妈知道,但我可能又觉得她需要了解。如果出现类似情况,我该怎么办呢?”一般当某位来访者提出想单独和我谈时,我都会先和他们讨论如何处理单独会谈中可能发现的秘密。因为只有这样,我作为咨询师才能尽量做到中立,更好地帮到来访者。
“如果有的事让你太为难,我暂时不会说。我不会让你为难的,刘医生。”明睿很有礼貌,他问妈妈:“你可以出去等一会儿吗?”
妈妈点点头,走出咨询室。“其实我想跟你说,我从小到大读书一直都是为了妈妈,我并不觉得读书有什么实际意义。”明睿开门见山。
“请说得详细一些,你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和你妈妈以及你的家庭有什么关系?”我邀请明睿提供他目前厌学的背景信息。
“大概在我3岁多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离婚了。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大概知道是因为我爸爸在外面有人了。父母离婚后我就一直跟我妈过,我妈很要强,也很厉害,她自己创业,生意做得很好。从小她对我的期待就特别高,要求特别严。”
“有多严?期待有多高?”
“刘医生,你可能想象不到,你知道我从小到现在拿过多少个奖吗?”
“哦,我猜猜,几十个?”
“错了,将近700个!”
说实话,我确实吓了一跳,来就诊的学霸我见过不少,像他这样霸到如此程度的还真是极为少见。我说:“我的天啊!700个!让我帮你算一下,就算你从出生就开始拿奖,拿到18岁,平均每个月要拿三到四个奖,你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天天上补习班,刷各种题目和技能呗。反正我从小的记忆是,不是在参加比赛,就是在去参加比赛的路上。”明睿叹口气,很无奈地笑笑。
“那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你对学习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就是觉得学习、比赛和拿奖就像每天的日常动作,就像你们医生每天看病写论文一样,只是机械地做。”
“只是机械地重复,但不觉得有什么意义。那你自己有什么梦想吗?比如未来想做什么工作。”
“没有,”明睿很快地回答,“反正我妈都帮我安排好了,未来估计就是接管她的企业吧。人生其实挺无趣的,就像轨道列车一样,我现在就能看到几十年后我的样子。”
看来,明睿也患上了“空心病”,每日忙碌于各类补习班、学校和竞赛,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何方。但是,这种情况是怎么来的,和他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关系,我还得进一步了解:“你愿意说说这种感觉和情况是怎么来的吗?”
“从小妈妈就一直在我耳边说,人只能靠自己,别人都靠不住,不管未来我做什么,她都要我成为那个行业最顶尖的人。她早就把我未来的路都规划好了,包括上什么补习班,上什么学校。我感觉,她很害怕我的人生发生什么闪失,每天都在担心我不够优秀。其实我早就不想上学了,一直想跟她说,但每次看到她那么辛苦地创业,支撑我和外公外婆的生活,我又特别内疚。”明睿回答。
“所以这也是你要求单独跟我谈的原因吗?不想让她听到这些话?”
“是的,我怕她知道以后受不了。因为她的婚姻和前半生已经很不幸福,我就是她唯一的希望,现在我成绩这么糟糕,她已经够难受的了,我不想她听到我藏在心里的想法,那样的话估计她会彻底崩溃的。”明睿平静地说。
“那么,容许我提一个大胆的问题,你觉得你妈妈对你的期待里面,有多少是作为一个妈妈对儿子常规的期待,有多少是把她对自己婚姻和前半生的不满,变作期望间接转移到你身上呢?不知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复杂了?”
明睿微微一笑:“刘医生,你说得很清楚,我的感觉就是如你所说的那样。虽然他们离婚那么多年,也不太来往,但我常听我妈抱怨我爸,说他没本事,没责任心,不配做一个男人。我觉得她把对那段婚姻的失望、愤怒都转化成了创业的热情,还有对我的期待。”
“你的意思是说,创业能让她自己感到强大,而看着你成为优秀的人,能帮她弥补对那段婚姻的失望?”
“我觉得是的。”
“这是怎么产生关联的?”我继续提问,邀请明睿自己去整理家庭的关系。
“我想,虽然她的婚姻很不幸,她没能拥有一个能干和让她满意的丈夫,但她养育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看着我成为同龄人中最顶尖的人,对我妈来说算是对她前半生失败婚姻的一个弥补吧。”
这个男孩的冷静和理智让我吃惊,在这个家庭中,与其说他是儿子,还不如说他同时承担了一部分妈妈的“小丈夫”的角色。他用自己的成绩弥补了妈妈对那段婚姻的遗憾,安抚了妈妈的悲愤。望夫成龙不成,只能望子成龙,妈妈通过让儿子发展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弥补自己在前半生婚姻中的遗憾。
而明睿,他不是没有自己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这样的打算,在妈妈的悲伤和期待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明睿心中,妈妈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他去陪伴的人,实现妈妈寄托在他身上的期望,就是自己能给予妈妈最好的安慰。
但是,这种类似于道德绑架的母子关系,也让明睿进退两难。如果一直按照妈妈的期待走,势必会失去自我,牺牲自己独立的未来。如果不遵循妈妈的期望上好的大学,做她期待的工作,又意味着对妈妈的背叛。
这样的冲突,当明睿还在妈妈身边时,也许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当他身在相隔万里的美利坚时,内心自我发展的声音开始日益强大。此时,冲突便爆发了。心中那个反抗的意愿让明睿再也不想按照妈妈设计的人生路线走,但正因为从小习惯了在妈妈安排的人生轨道上走,连思考都由妈妈代劳,突然给了他自由,他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该往哪里走了。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到这么自由,这么无拘无束,好比鸟飞上青天。但心里又觉得特别空,好像考上这所大学已经是我人生的巅峰了,那么接下来我还要往哪里去呢?”明睿迷茫地说。
这种“空心病”式的迷茫让明睿付出了代价,而他的妈妈有一个新的理由继续待在儿子身边,看护他的生活:带他就医。母子二人就这样再次陷入纠缠当中。这种纠缠虽然能够增强两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但却以牺牲明睿的前途为代价,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此时,我觉得到了该把妈妈请进来的时候了,这对母子需要做一些心理上的分离,妈妈需要帮助儿子发现属于自己的下一阶段人生的追寻目标。而她自己,可能也需要开始考虑当儿子离家后,应当如何安排自己接下来的生活。
我问明睿:“如果一会儿你妈妈进来,刚才我们说的哪些话你觉得可以跟她讲呢?”
“我说的从小就不想学习,没意义那段别告诉她,我怕她伤心。也许可以讨论一下怎么样让我妈妈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还有关于我的未来怎样可以过得更有意思。也许这一点她可以帮我提提意见,找一些可能的方向。”
“如果妈妈在未来找到更多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乐趣,那对你会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如果她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她承认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而不是总是用自己上半辈子那段失败的婚姻来否认自己,来鞭策我,不是让我来背负她前半生的失落,我会感觉轻松很多。”
“但我猜你肯定不希望我用责备的语气和她提这个建议。”我说。
“当然不希望。如果妈妈很自责,我会更内疚,因为我会觉得她的不开心是我引起的。”明睿回答。
我们把妈妈请进咨询室。我充当起明睿的心意转读者的角色,将他的抱怨转变为对妈妈多年付出的欣赏。我跟妈妈说:“刚才他跟我说了,他小时候你和他爸爸就分开了,你一直支撑这个家,为他的学习和发展劳心劳力。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很尊敬你,也很爱你,所以一直都很努力。只是他在努力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真正想做的事有些迷茫。这次考砸了,一部分也是因为到了国外后,突然感到很自由,一下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他心里很内疚,所以现在他想借这个机会重新去思考和寻找自己下一阶段的人生发展目标。他说你的社会阅历很丰富,见多识广,在这方面也很想请你帮他拓展一下思路,多给他一些支持。”
妈妈说:“刘医生,你的意思其实我懂。他小的时候我确实给他的压力太大,为他包办的太多。其实之前我的朋友也这么说过我,但我没有太当一回事儿。直到这次问题出现,我才开始意识到也许我也需要改变了,但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刚才听了你说的,我明确多了。如果这就是他现在需要的,我愿意为了他去尝试。”
“我希望你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自己以后能过得更好。”明睿显然不想再背负妈妈下半辈子开心与否的责任了,所以他马上纠正。
“是的,其实他刚才也提到,他这么多年一直都很心疼你,觉得你一个人打拼和照顾家庭很不容易。他很盼望看到你以后也能过得真正轻松和开心,对自己好一些。这样也许他也会觉得心里放心一些,才更能安心地追逐他自己的梦想。”我把明睿的抱怨“解读”为对妈妈正面的关心和期待,因为这样温柔的推动能让妈妈更有改变的动力。
妈妈眼中泛着泪光:“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盯着他,有很多是出于内疚。我觉得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那他跟着我,就千万不能让他长歪了,所以我一直不愿放手。我知道他也经常觉得我烦,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今天听他说这些话,我才知道原来他那么心疼我,我觉得我真的需要改变了。”
接下来的咨询,我和明睿讨论了他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妈妈则有几次在一旁听,必要时提一些她的建议。明睿提到其实他对做生意并没有太大兴趣,倒是对科研很喜欢,希望以后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者。此外,我们还谈到了发展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
“毕竟人生苦短,我们总需要一些能够讨好自己,让自己觉得生活还有乐趣的事情吧。”在一次咨询中明睿若有所思地说道。
在这个过程中,明睿谈到了他的爸爸,他说爸爸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平时虽然见他不多,但每次和爸爸在一起总觉得很有趣:“我觉得让生活变得有趣这方面,爸爸可以帮我。”
同时,妈妈也去找了一位她自己的个体心理咨询师,帮助她处理前段婚姻中的情绪和伤痛。慢慢地,妈妈的焦虑开始缓解,她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妈妈的轻松推动了明睿的自我宽恕,他渐渐让自己也松弛了下来。现在他终于可以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照顾妈妈的需要去求学了。
后来,明睿回到了大学,在修原本报考的专业的同时,又同时修了另一个专业。有一次他自己来找我,看着他谈笑时轻松的表情和语气,我知道他终于可以放下妈妈,安心离家远行了。
其实家庭往往就是这样,不只是父母会担心孩子,孩子离家时也会对家中的父母牵肠挂肚。只有孩子确认他们离开后父母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放心地离家,去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