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充满麻烦与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01(1 / 1)

在讲家庭环境之前,先让我们厘清两个概念: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与核心家庭(Core family)。原生家庭指我们在其中出生和成长的家庭,核心家庭指我们成年后与我们的伴侣组成的新的家庭。

如果你接触被厌学困扰的家庭足够多的话,你会发现那些厌学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充满冲突和麻烦,难以为他们提供情感和行动支持的家庭。这种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充满了冲突,亲子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大人的情绪不稳定,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对孩子缺乏认可。此外,这些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常常也是荆棘密布,争吵或者冷战频繁爆发,而且他们的冲突会连累孩子。你可能也会发现,这些家庭平时应对问题和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比较极端化的。具体有哪些常见的情况呢?

亲子关系冲突和不稳定的依恋

我们接触的大部分厌学家庭中都日积月累地存在着亲子关系的冲突。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和需要时都习惯采用轻蔑、忽视、人格攻击和指责、生硬地讲道理的方式来回应。我们将这四种亲子沟通方式称为厌学现象肇事的“四大金刚”,几乎在所有厌学孩子和其父母的互动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轻蔑是“四大金刚”里最具杀伤力的一个。它指的是父母或家人在面对孩子因为学业产生的负面情绪时,不但不安慰,反而采取鄙视、贬低孩子能力甚至人格攻击的方式去刺激孩子。请注意,这里所指的轻蔑,不仅指一个人通过语言所传递的贬低对方的内容,还包括他说话时不屑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我们中国人常用的带有贬低色彩的语气词,包括“啧啧啧”“切”“我去”等,而常用的鄙视表情包括翻白眼,一边嘴角上斜,偷偷蔑视的一笑等。一个因为学习压力或挫败感而满腹委屈的孩子,在他最期待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时,如果接收到的却是来自父母鄙夷的眼光和回应的话,最直接的感受会是心痛、委屈,还有愤怒。因为几乎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这两个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依恋对象——的认可,所以来自父母的蔑视也是最有杀伤力的。

记得曾经有一个提前直升名校博士研究生的25岁男性来访者,泪流满面地跟我说过:“我活到现在,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件事,那就是取悦我的妈妈,让她认可我。但我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从小不管我做得多好,她要么毫无反应,要么就会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我做事情做砸了,她会露出她那标志性的白眼,嘴巴里发出不屑的啧啧声,说我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不如死了算了。”这位来访者读博士一年级,他在研究课题开始后出现了严重焦虑,因为每当他的课题面对挑战时,耳边便会回响起妈妈那轻蔑的言语,紧接着会体验到无法抑制的紧张和自责,便再也无法继续科研工作了。最终他只能休学在家。

有的家长则是对孩子的情绪采取视而不见的忽视态度,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或是根本就不把孩子的情绪当回事儿。这一类大人的口头禅是“这没什么”“不要去想它就好了”“别在意,专心学习就行”。家长这种看似万事皆无所谓的“伪佛系”态度,是许多孩子心中永远的痛,因为这样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根本不值得被别人关注,极易使其产生孤独感,或是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绝望和不信任。许多孩子的情绪和需要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只能压抑在心中。而情绪长期压抑,势必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不少孩子便会在某一次学业成绩不佳,学业压力骤然升高或是与同学发生冲突时爆发,甚至患上精神障碍,无法继续学业。

比如,一位14岁的女孩曾经说过:“自从弟弟出生后,我在我父母面前变成了透明人。不管我在学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是我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多不开心,他们都不会有反应,顶多说一句‘想开点’这种敷衍的话。直到我不想去上学开始,他们好像才意识到家里还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厌学虽然让人头疼,但在无意间却让女孩得到了多年来未曾得到的父母的关注。而她的妈妈在咨询室里却仍然对女儿的哭诉视而不见,继续带着责备地辩解道:“因为我们都很相信你的自律性,我们觉得你可以照顾自己。弟弟还那么小,你是姐姐,为什么就不能让让弟弟,理解我们一下呢?”女孩听到妈妈的“狡辩”后,更加愤怒:“你根本没有变化,根本不把我当回事儿,我总有一天会死在你面前,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女孩对亲情的渴望被忽视到如此程度,逼得她要用生死去争取父母的关注,可悲可叹!

相较而言,另外一些家长则喜欢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人格攻击和指责。当他们看到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帮孩子澄清问题所在或是安慰孩子,而是动辄就将这些事情上升到对孩子人格评价、攻击和贬低的高度。他们常说类似的话:“你怎么那么笨?”“猪脑子!”并且这些家长几乎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优点。说来我们中国的传统一直都教导父母要用指责孩子的方式去激励他们成长,却很少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去表达对孩子的欣赏。但这样激将的方式其实是很难奏效的,试想如果你身边的人每天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就好像每天都有人用一块儿大石头压在你身上一样,你连腰杆儿都直不起来,每天活在自我否定中,自我价值感泯灭,你还会相信自己能成功吗?

在心理学的家庭治疗领域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问题本身往往不是问题,人们用来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成为问题。这句话用在被厌学困扰的家庭中特别适用,你会发现许多家长在孩子厌学情绪刚出现时采取了非常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情绪进一步恶化。而在所有“会成为问题”的应对方式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便是上面提到的轻蔑——完全鄙视孩子的人格和能力,忽视——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以及人格攻击和指责——把情绪和问题无限度放大,甚至上升到对孩子的人格攻击。

而剩下的一些家长,他们不蔑视,不忽视,也不指责孩子,就是喜欢讲一些用处不大的大道理。比如我见过一位爸爸,理工科高才生,逻辑思维极其清晰,但对人的情绪不敏感且不屑一顾,在单位被同事称为“冷面人”。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情绪是没用的,一个成功的人不该有情绪。”他的女儿在小学时,曾经因为同学冲突和学习压力而多次向他求助,但这位爸爸每次都不愿听女儿把烦恼说完就开始讲道理,而且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之后女儿再也不愿跟他多说一句话。“因为他的道理都是空的,不但没用,而且会让我更烦”,这是女儿的原话。再后来,女儿上初中后同学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心中苦恼又无处发泄,无人理解,便渐渐迷上了手游,沉浸其中以寻求自我麻痹。这位爸爸在咨询室里控诉着游戏公司的滔天罪恶,却没意识到对女儿来说世间除了游戏,再也没有能让她彻底放松身心的事物了。

上述几种家长的回应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在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悲伤、痛苦和无助是需要被自己的照料者(一般是父母)及时听到、理解和安抚的。如果这些需要被及时满足,一方面,孩子会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会觉得自己是有被爱的价值的,在日后面对挑战时会有更多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会帮助孩子形成对人际关系积极的期待,他们更能够在与人交往时自然地靠近对方,与别人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比起那些从小被照料者忽视、贬低和虐待的孩子,从小被照料者细心照顾、理解和安慰过的孩子,成年后会更聪明,职业成就更高,人际关系更融洽,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寿命也更长。

这些规律其实早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的证实,但可怕且可悲的是,有许多家长却依然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继续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残忍地“磨炼”着孩子的心。殊不知,一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曾经在感情和心理上和父母有多近。

要让一个厌学的孩子重拾面对学业的勇气,首先要做到的是在他有烦恼时耐心地在他身边陪伴他,倾听他和理解他,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父母无条件接纳,而后再去讲道理或是使用必要的激将法。

家长不稳定的负面情绪

我们还发现在许多有厌学孩子的家庭里,孩子往往不是那个唯一有情绪困扰的人,有的家长自身的情绪和孩子一样不稳定,甚至有的“病”得比孩子还要严重。许多家长自己平日在遇到挑战和压力时就极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甚至动辄便大发脾气,出现失眠、厌食等生理症状。此时,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和学业上遇到困难,带着情绪回家,家长和孩子的负面情绪就非常容易相互加强,就像往原本就翻滚不息的湖面扔一块大石头一样,结果当然是引起更大的波浪。此时,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出现离谱的对称升级。双方可能会争吵,情绪逐渐失控和崩溃,争吵内容逐渐脱离原本的主题,甚至到最后双方都忘了最开始是因为什么话题吵起来的。

这种冲突的过程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它会使得许多孩子根本无心向学。“我觉得我们家里,我更像妈妈,我父母就像两个小孩,成天因为一丁点儿小事就紧张得睡不着,要么就一天到晚吵架,然后就要我去安慰他们。我被搞得快崩溃了,在学校时如果听到同学们说自己父母,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担心他们这会儿是不是又吵架了,我自己都快受不了了。”有的孩子会通过逃学来间接报复和惩罚父母,因为他们发现只有不上学才能让父母暂时服软,不再对自己发脾气。有的孩子好不容易重新提起兴趣想去学校,结果父母又突然因为某件事而情绪崩溃,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再次崩溃。

在心理学专业中,我们用“核心家庭情绪系统”(Core family emotion system)来指代这种在核心家庭里,一家人大部分时间所呈现的情绪状态。因此,要帮助厌学的孩子,就必须同时帮助孩子的家长,帮助他们安抚自身的焦虑情绪,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孩子返校坚强而稳定的情感后盾,而不至于成为孩子的“猪队友”,在孩子有学业压力时非但不能安慰和缓解孩子的情绪,反而还会成为孩子焦虑情绪的“增幅器”。一个13岁的厌学女孩跟我说过很典型的一段话:“打个比方,我平时遇到学习压力时紧张程度是6分(最紧张时打10分),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还能处理问题。但如果我妈妈在这个时候出现,她的情绪肯定会立即崩溃。我的焦虑值马上就会上升到10分,我就什么都不想学了。”因此,我常在咨询室里跟家长说的一句话是:“要帮孩子,你要先关心和帮助自己。”

“致病”的家庭期待

厌学孩子的家庭常常还有一个特点:家长(祖辈或是父母)会将自己生命中未达成的期待,以一种“致病”的方式寄托在孩子身上。根据我们的研究,以及德国海尔姆·史第尔林(Helm Stierlin)提出的派遣理论(Delegation theory),当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出现以下五种情况时,极其容易触发孩子的厌学问题。

1. 期待过重,远超出孩子的能力上限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远远超过了孩子当下的能力范围。而在这些期待中,有一部分是家长自己未能完成而又心有不甘的心愿:“一只大鸟自己飞不远,就在窝里孵一只小鸟,让小鸟替它去飞。”事实上,被家庭寄予过高期待的孩子容易出现极端的表现。他们要么心中有一个执念:“我不能让家人失望,我要努力学习。”他们会默默努力,压榨自己;要么就是极度的反抗,父母越希望他做什么,他越不顺从,甚至不惜用厌学或逃学来保护自己。

记得一位曾来我这里求助的女生。她在国内一所顶尖大学就读,爸爸是中学老师,妈妈是会计。看上去这是一个“完美”的家庭,结果女孩在一次期末考试受挫后就不肯去上学了。她在治疗中说的话让父母大吃一惊:“我从小就像一只过载的骆驼,背上都是父母的期望。爸妈虽优秀,但他们年轻时因为家里穷,都没读成大学,他们都有一个没实现的学术梦。从小我考90分,他们要我考100分。我考了100分,他们说我字写得还不够好看。我考上大学了,他们说我当上了教授才算对得起他们。他们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要我不要辜负他们。这就像一个魔咒,每次考试时,他们的话都会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我不能失败,但我却真的失败了,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有的父母虽然嘴上未明确给孩子提要求,但会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隐晦地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期待,这种潜意识层面传递的期待同样影响深远。“我妈妈从不跟我提要求,但我却清楚地知道她对我饱含的期待。她对自己和婚姻都失望至极,我有记忆开始她就常在我面前感叹命运不公,说像我爸这样赚不到钱的男人有多可恶,说女人应当只靠自己。听得多了,我慢慢就觉得我不学习就对不起她。有时我太累想修整一下时,脑子里就会自动跳出妈妈的叹息,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继续学习。”一位患了“学习耗竭综合征”(Learning burning-out syndrome)的女生如是说。

2. 不同家人对孩子的期待相互冲突

有的家庭是另一种情况:爸爸给予孩子一个期待,妈妈给孩子一个要求,结果两者彼此冲突。孩子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听谁的,左右为难。谁的殷切期望都不能不听,但又不能都全听。一个在大学期间不想上学的男生曾说:“我爸爸要我以后做工程师,他说那些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科都没用。我妈则完全相反,要我当作家,她觉得真正的‘牛人’都是那些对人生意义有思考的人。我看文学名著时,我爸就骂我,说我颓废。我做物理模型,我妈就在旁边冷嘲热讽,说我和我那木头老爸一个死样。我烦死了,所以高考报志愿时我谁的都没听,索性报了考古系。他们越烦我,我就越不听他们的。”这个男生最后选择以“谁的话都不听”的方式,试图摆脱父母对他的“双重束缚”。

3. 孩子没有感受到任何期待,感觉迷茫

可能有的父母会问:“那是不是不给孩子任何期待或压力就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不少这样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没什么具体的期待,也对孩子日常言行提不出什么指导意见。孩子看似自由自在,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一些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不被家人需要,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像个外人,没有归属感。

孩子从小和家人的这种连接少,长期当“空气”,容易变得什么事都缺乏动力,包括学习。这时,如果学习遇到挫折或是更多阻力,他们就极易放弃。在有的多子女家庭中,如果这个孩子在同胞中排行靠中间,长期被家人忽视,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一个“被家人当空气”的女孩曾说:“我小时候父母忙着工作。我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父母常叮嘱哥哥,对弟弟也很关心。而我夹在当中就像空气人一样,从小就不被关注。父母对我没什么期待,也没什么感情。所以我从小学习就没什么动力,学得好与不好都一样,反正也没人在乎我。”这个女孩从高中开始就不愿去上学,成天与一帮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4. 家庭的期待和孩子自身发展意愿相矛盾

有的家庭里,孩子的梦想和家人的期待大相径庭。有的孩子会坚持己见,有的孩子则会为了父母的需要选择妥协。但不管何种情况,孩子心里的那份纠结都难以言说。华人导演李安便是典型的例子,为了坚持自己的导演梦,他与父母的冲突持续多年。既想坚持自己的梦想,内在又有一颗“孝心”在心疼和顾及着父母的感受,真是“忠孝不能两全”。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化里很常见,中国的“孝道”一词更多强调的是孩子对父母单向的服从,却很少教孩子如何真心地去爱父母。有的学生在学业上一直要迁就父母的期待,即使偶尔坚持己见,父母或亲友们的一句话:“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啊?你就忍心气我们吗?”也会成为让孩子不得不屈服的杀手锏。

记得有一个男生,高考时他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结果就读后无心上课,每日在宿舍打游戏,以此间接地反抗父母。直到期末挂科不得不留级时,他才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父母也因此不得不妥协。后来这个男生回家乡复读高中,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取另一所大学里自己喜欢的专业,他和父母之间的冲突才算暂时平息。

5.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期待,但没有机会去实现它

有的家庭中,孩子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机会将其付诸实践,壮志未酬的烦闷只能压抑在心中。有一位抑郁的女孩找过我,女孩的父母是老来得女,加上女孩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一直把她当婴儿般照顾。而女孩从小成绩极其优秀,父母对她寄予了厚望。女孩高中毕业时拿到美国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全家欢欣鼓舞,但同时苦恼也来了。去吧,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年事已高,不可能去国外陪读;不去吧,机会难得,放弃了会悔恨一生。最终从身体因素考虑,女儿放弃了留学机会,转读了国内一所大学。女孩入学后一直闷闷不乐,心中充满不甘、自责及对父母的愧疚,最终转为抑郁,无法继续学业。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那怎样的期待算是合适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会在第三部分进行阐述。

父母未解决的婚姻冲突与三角化

被厌学困扰的家庭往往还有另一个现象:父母之间长年累月的争吵或冷战,将孩子卷入其中,使其苦不堪言。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仿佛世间只存在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却不存在孩子对父母的牵挂。许多父母可能也会认为:我们俩吵架是我俩之间的事儿,和孩子的心理问题没关系。

实际情况则不然。既往无数研究已经证实,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父母之间冲突、冷战甚至暴力越多的孩子,日后出现偷盗、酗酒、犯罪、厌学、抑郁和焦虑等情况的概率越高。家就像一栋房子,而夫妻之间彼此支持、相互理解的关系是这栋房子的地基,孩子就像住在里面的人。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当房子的地基成天晃**时,住在房子里的孩子还能专心应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吗?

读到这里,想必有人会说:“那天下吵架的父母多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出问题啊!”此话确实不假,我想澄清两点:1)并非是夫妻之间的所有冲突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而是两人间那些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会让孩子为其所累;2)如果一对夫妻有长期未解决的冲突,而他们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又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该让孩子知道的事,把自己因为婚姻冲突产生的负面情绪过多传递给孩子,加上孩子放不下父母的话,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我想帮父母,但我只是个孩子,谁都救不了;但让我不管他们,置身事外,我又做不到,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在专业上,我们把这种孩子跳进父母婚姻冲突的火坑,“两个人的事,变成了三个人的事”的现象称为“三角化”(Triangulation)。在厌学家庭中,你会发现孩子被卷入父母冲突最常见的方式有六种。

1. 孩子与父母一方结成“跨代结盟”

第一种表现,是父母两人吵架,谁都不愿妥协,而孩子可能会选择父母其中一方,与其联起手来对抗另外一方。此时,我们会看到孩子对父母中的某一方难以理解的愤怒或不满,俨然变成了比父母更胜一筹的“小暴君”。而对另一方,孩子又会表现出牵挂与愤怒相掺杂的情绪。牵挂,来源于对父母某一方的同情和心疼。愤怒,来源于长期帮助某一方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无奈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记得有一家来访者,男孩8岁,在学校里上蹿下跳,俨然一个“小流氓”。当他们一家人坐在治疗室里时,不管爸爸说什么,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闭嘴”“胡说”。而当妈妈发话时,孩子却安安静静,对她异常地关注。甚至在妈妈谈及这些年对婚姻的失望而声泪俱下时,男孩则会心疼地轻轻拍妈妈的背:“妈妈别难过,不哭。”他对爸爸的愤怒里,有一大半是妈妈对爸爸的愤怒。心中对妈妈的担心以及对爸爸的愤怒无处发泄,男孩只有通过在学校的攻击和违规行为来表达。有趣的是,这样的“跨代结盟”现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特别常见。

2. 孩子心里默默担心父母,但什么都做不了,说不出

有的孩子则是心中早就有答案,或者已经默默地把自己放在父母某一方的阵线上,但是为了维护家庭表面的和谐,说话做事总是异常小心,耗神耗力。这样的家庭中,成员也说不出哪里有大的问题,但身处其中就是莫名地觉得压抑、不轻松。曾有一个17岁不想上学的男孩说过:“我从小就一直担心我妈妈,她常常在和我爸爸闹矛盾后偷偷地躲在屋子里哭,我当时就用耳朵贴着他们卧室的门听动静,怕会发生什么。但他们每次吵完架,又表现得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每天家里的气氛却又那么尴尬。我很想帮他们,但又觉得不该主动提这些矛盾,我好辛苦。”这个男孩在学校里被女生们封为“知心大哥哥”,因为从小对父母情绪的细腻体察,让他发展出一种对女性情绪异常敏感的觉察能力,但恰恰也是这种对父母挥之不去却又说不出来的牵挂,让他苦不堪言。因为除了默默担心父母以外,他什么都做不了。而他的妈妈,一面诉说着丈夫的不对,感叹着自己这段婚姻的失败,一面又不断强调:“其实我和他爸爸真的没什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