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氛围是厌学的温床
第一个诱发厌学现象的因素,是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开始变得异常浮躁,整个社会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采取急功近利的评估标准,只以成败论英雄。单位和公司老板看的只是业绩,公司招人主要看文凭和既往的工作成绩。医院评职称只看你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有多少在研课题,却不太重视你看病救人的水平如何。身边的亲戚朋友评价你的成就时,不看你的工作内容,而只看你每月赚多少钱。所以近些年,网红直播、资本投机等在前些年被看作不务实的职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和大学毕业生的追捧。如果去看看近些年高考填报志愿的场景,许多家长都建议孩子选金融,因为这类职业光鲜,来钱快,当然风险也大。而当许多学生被问及日后想从事的职业时,多数会回答“想做网红直播”“想参加选秀节目当明星”等。
而在教育系统里,评价一所学校一般只看其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升学率,老师们为了晋升职称和保证优秀学生产出率,也好似打了鸡血一样只关注学生成绩。我曾听一个来自上海某“知名高中”却不想上学的女生说,他们学校的老师新学期刚开始一个月,甚至在假期里,就要求学生把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在下个学期要上的课程内容全部修完。而正式上课时讲的几乎全是教材以外更深奥的课程,厉害的甚至开始上大学本科的英语课程,不少学生已开始做大学英语六级的考卷。听闻这些,瞬间让我这个医学科班毕业的博士有一种智商被碾压的感觉,想当初我读大学时,大一过四级,大二才过的六级。
而家长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找到了一份光鲜且赚钱多的工作,心态自然很难平衡,加上房价和生活成本高得也越来越离谱,贫富差距愈发悬殊,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愈发焦虑。对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来说,除了通过拼命考上一所好大学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以外,他们在那些“富二代”“官二代”面前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逆袭”之路了。
所以,许多家长无法保持淡定,在学习上拼命对孩子施压也是必然的结果。许多家长天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事事都要把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做个对比,觉得自己的孩子凡事都不如别人,周末和寒暑假不停地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试卷一份接一份地做。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你在周中的晚上和周末,能看到各类培训机构门口浩浩****的家长陪读大军,许多家长和孩子周末比平时还忙。
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和厌学脱不了干系
带着这些经由社会、学校和家长传递而来的焦虑的孩子,在面对学习时自然会感到压力山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浮躁,考试成绩不好就难免产生挫败感。这使得学校中成绩相近的同学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一种“同行如仇敌”的恶性竞争氛围,因为那些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在未来都可能是彼此潜在的竞争对手。我记得一位在国外某知名艺术院校读书的抑郁症女孩提过:“我们同学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之间就像竞争死敌一样,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提防别人,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秀,不希望别人的作品比自己好。特别是在期末做作品展示时,大家在看彼此的作品时都是带着一种挑剔、攻击和不屑的眼神。最夸张的还会翻白眼,发出啧啧的声音,让人待在那里极度不舒服。我知道大家不是真的讨厌对方,只是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人毕业后可能是要回国的,现在国内就业压力又那么大,所以以后大家就是抢彼此饭碗的人,当然就不会对你客气,有打击你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当然,我并不是说在所有学校所有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充满竞争,唯成败论英雄的。实际上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会发现不少厌学的孩子,最后通过在学校找到了充满支持性和关怀的同学关系而重新回到了学校。比如我曾见过的一个高三女生,之前成绩优秀,用她自己的话讲“闭着眼都可以考进年级前十”,但她就一直觉得人生是被父亲安排的。为反抗父亲,小姑娘决定不去上学,任由父母软硬兼施,父亲再如何道歉都没用。后来小姑娘在学校同学微信群里认识了一个其他学校同年级的男生,这个男生也很优秀,和女孩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这个男生有自己对人生的目标和想法,两人常在微信里聊天,男生常常跟小姑娘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梦想,鼓励她也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渐渐地,小姑娘觉得读书其实不全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和资本在未来做出选择。之后,这个小姑娘重新回到了学校,继续完成了学业。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恶性的同辈和同学竞争一方面会成为压垮孩子的另一根稻草,而正面和适度的竞争却能起到促进孩子个人发展的作用。
所谓正面的竞争,指的是学生在可以关注到自身的资源(1)和长处的前提下,能够就事论事地看到别的同学的付出和成绩,不带有任何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不因一次成绩不佳便以偏概全否认自身所有价值,也不因取得一次好成绩就妄自尊大。而想要在学校中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和家长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和态度很重要。比较鼓励的方式是老师或家长能够注意到不同学生或是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适当给予真心实意的肯定和语言上的褒奖,而后和孩子一起去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势,总结经验。这样在不忽视孩子自身优势的同时,帮助他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营造正面竞争环境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要先肯定每个孩子自身的优点后,才邀请他们去看别人的优点呢?因为这就是人本能的思维喜好和模式,若要让一个人有动力去改变和认可他人,先要让他认可自己,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一来,嫉妒和自责才不容易滋生,他的眼睛才更容易看到旁人的优点。我常常看到在某些公司、学校和家庭里,老板、老师和家长会这样跟下属、学生和孩子说话:“你看某某,业绩(成绩)比你好到哪里去了,你呢,啥成绩都没有。”这样的方式会在两种人际关系中同时制造冲突或嫉妒:老板和下属之间(同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同事/同学之间。这种用贬低学生的方式试图刺激他们努力学习的做法,放在几十年前或许管用,但放在现代早就失效了。
相反地,我也看到许多在激励孩子方面做得很到位的老师或家长。比如,我曾经给一位原来只关注孩子缺点的家长做过咨询,经过谈话后这位家长开始意识到自己儿子的优点——敏锐的空间思维能力。后来他改变策略,对儿子说:“你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数学等这些理科特别好。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写作文也是很讲逻辑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你学习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移植到作文里,去分析一下那些作家们写作的思维逻辑,会怎么样呢?”
这位父亲的话,好似点燃了儿子胸中的一团火,男孩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学习文科,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后来在一次治疗中,我跟男孩聊道:“你知道吗?其实你说的用来分析语文课本上那些作家写作思路的方法,很像社会和心理学研究里常用的一种‘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的质性科研方法。我觉得你身上真的有不少科研的天赋,你有没有兴趣以后也干我们这一行呢?”当时说这话时,我能看到男孩眼中闪着光。后来他回学校一段时间后又来见我,说:“很奇怪,现在我再看着以前那个总说我不好的班主任,好像也没那么恨她了。看到那几个成绩比我好总是让我不爽的同学,我也不觉得心里那么闷了,好像对他们的行为我也没那么讨厌了。”男孩不知道,他之所以不嫉妒这几位同学,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价值更加认可了。而这种改变,一方面来源于他自己,一方面也来自他的父母开始发自内心地认可儿子了。这样的认可,是把学生之间恶性的相互贬损的竞争环境转化为一种相互鼓励的正面竞争环境的基础,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
但说来有些奇怪,中国文化好像从来很少教授人们如何去关注自己的优点,也很少鼓励家长去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我们从小接受的价值教育,大部分传递的都是“取长补短”“一日三省”这样的“缺陷取向”的观念,而极少教孩子认可自身的优势,似乎人们对“骄傲”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好像认可自己就预示着接下来会失败一样。但这种对自身缺陷“着迷”的教育观念,早已经被无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对于个体的心身健康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更好和更平衡的做法是:在看到和肯定孩子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看到他人的优点,然后帮助孩子把自身优势与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优势有机整合。而不是要孩子忽视和放弃自身优势,完全沉浸在“别人能做到,而我做不到”的自责和无奈中,去费尽心思以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较。大家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唯成绩论英雄的观念是厌学的帮凶
来自社会层面的,经由学校和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浮躁、焦虑和不安,最后往往导致一个结果:几乎所有的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点都在培养能拿高分、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校长和老师最看重的是学生排名和学校升学率,父母也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补习班拼命报,熬夜做作业到十一二点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却很少有人关注身处其中的孩子有多苦。
单从所教授知识的内容丰富度和深度来看,中国基础教育水平其实大大超过了大部分国家。并且,我们所教授知识的深度也领先于同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所以许多题目孩子难免不会做,那么父母在辅导时也就难免发脾气。许多父母在辅导作业之前是轻声细语的林黛玉,辅导完作业就变成了暴怒不堪的霸王龙。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长了一个适合学习的大脑,也不是所有孩子的智力和潜质都能让其成为学霸。但社会、学校和父母们并不这么认为,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有点违反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把大部分处于智力正态分布曲线中间的孩子,都变成处于正态曲线顶端那百分之五的尖子生。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从自然科学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无数的研究和实践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人,就是有优秀的,也有平庸的。有光芒万丈的成功者,就一定有位于他们之下的平凡人。而大部分的人,是属于社会中间的那一群普通人。
可惜的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主流观点似乎并不愿意接纳这一点。来我这里就诊的无数高分厌学的孩子成绩优异,却天天奔波于各类补习班之间,感觉学习就像一份从小被父母和社会安排的任务,他们不觉得读书是为了自己,也不认为读书有什么实际价值,反正“只要按照父母定好的轨道读就行了”。
在“鸡血文化”的背面,我们的社会似乎又同时存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悲观主义色彩。许多人拼命努力工作,心中却一直在回响着类似的声音: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因为你这个“农民工二代”“贫二代”,永远没有那些“富二代”和“官二代”的起点高。正如2017年高考结束,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陆续浮出水面后,最刷版面的却是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这个耿直Boy说的一番话,大概意思是:“现在的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学习又厉害的,身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大城市,有许多捷径可走的学生。”这句瞬间戳痛无数国人的大实话,折射出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家庭出身阶层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得无数家庭在给自己的孩子打鸡血,催促其努力的同时,心中却隐藏着说不出的深深绝望。就像一个双相障碍的患者,经历躁狂期的自嗨和盲目的兴奋后,接下来就是抑郁、悲观和绝望。就如同在我这里就诊的许多家长,一边鼓励孩子要认真学习,说未来是光明的,一边在孩子面前抱怨社会、领导和老板的不公,感叹自己命运不济。
我们可以试想,身处这种社会大环境中的孩子,一方面体会到的是社会、老师和家长的焦虑和期待,以及残酷的同辈竞争;另一方面看到和体验到的是来自社会的悲观情绪,他们还能有多少心情和精力专注于学习上呢?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没有受到挫折,就按部就班地沿着社会和家长规划的那条轨道走下去,也许还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表面的顺利和平静。但凡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挫折,比如某次较为重要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或者同学发生严重的冲突,就可能会顷刻崩溃,再也无法继续上学。
因为,孩子情绪的承载能力就像一艘小船,从懂事和上学开始一直接收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焦虑,以及同学竞争带来的压力感,就像一颗颗装进这艘小船里的石头。如果最开始水面没什么风浪,那么这艘装满情绪石头的小船虽然摇摇晃晃,可能还不至于翻船。但如果突然来了一个风浪,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船身可能就会顷刻崩塌。这就是为何每年厌学现象最容易出现的时间一个是在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另一个就是在期末考试期间,因为这两个时期一般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面临来自学校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最强的时期。这两个时间段也是厌学孩子集中来我的门诊就诊的时间段。而在寒暑假,虽然有假期作业和补课,但学业压力比起学期中还是要少许多的,许多家长和老师也不似平日那般焦虑,所以因为厌学来就诊的孩子相对就少了许多。
成为“背锅侠”的电子游戏
一般个体在遭遇压力和挫败感时,总归需要一种途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在信息咨讯和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孩子憋在心中的郁闷无法一吐为快,无处排解,电子游戏往往就会出来“救场”。许多孩子开始爱上玩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的世界里,有的甚至会被贴上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游戏障碍”的标签。
这时,许多老师和家长会认为是游戏害了孩子,是游戏搞得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但实际上,游戏只是在孩子厌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实际情况往往是,那些平日里为了学习而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何在,面临大量来自老师及父母的期待和焦虑,缺乏兴趣爱好的学生更容易中招,成为所谓的“游戏成瘾”患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游戏世界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现实世界烦恼的避难所。为什么游戏对孩子甚至许多大人来说有这样的吸引力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游戏满足了玩家基本的犒劳—惩罚的心理生理需要
人活在世上,如何才会觉得有乐趣或者有意思呢?从医学上讲,人脑有一种天然的犒赏机制,在我们接收到有价值的回报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会让我们产生愉快的感觉。通俗点讲,也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得到相应的金钱、肉体、精神等方面的刺激和回报,你脑中多巴胺分泌会增多,你会觉得“爽”。反过来,如果这件事做不好,失去一些你在意的东西,多巴胺分泌会减少,你会“不爽”。如果一个事物能同时提供这两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力,那它想让人不着迷恐怕都难。
而游戏的开发者们,往往会把这种奖惩机制发挥到极致。你赢了,让你体验炫目无比的升级,帮你换肤换装备。输了,不会马上让你降级,但会提醒你:“级数保护开启,继续努力还能拿回来。”这会让你觉得,再努把力,不但能迎来那份渴求的犒赏,还能避免那讨厌的失去。试问,这样的**换作是你,你渴不渴求?我曾见过一个家庭,父母老来得子,对儿子百般呵护。孩子从小做得好没有人犒赏他,做得不好也没有人惩罚他。有一天,孩子接触了一款炫目的手游,从此沉迷不愿上学:“每次见到英雄升级时金光一闪,还有暴击对手时跳出来的数字,听着那炸裂的声音,我全身每个细胞都很兴奋。”显然,对一些孩子来说,与枯燥而让人抓狂的学习相比,游戏在他脑中所激发的多巴胺数量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难怪他不吃不喝想尽办法也要玩游戏。说来有些滑稽,这种奖惩机制在多年前的心理学实验室里,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就证实过了。可现在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着迷于游戏时,却始终难以或者说是不愿意去理解。
2. 游戏安慰了玩家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帮助他们获得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价值认可
如果你玩过游戏,你大概会知道,不同的游戏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满足感。比如单机版游戏的特点是,你通关后,游戏带来的大脑皮层欣快感会随着你一遍遍反复通关而下降。而网络游戏则不然,那是一个和现实世界完全两样的虚拟世界。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身边的资源和人脉,去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你可以享受不断变强的快感,并且那种快感是完全可视化的,可以被最直接地感知到(比如打爆大BOSS后掉落一地的终极装备,并且有的装备还能在现实世界兑换真实货币)。并且你会发现,自己永远都会有更高的目标可以去追逐。
这一过程会培养和强化玩家的几种心态:1)按照既定规则来,你必定会得到奖励;2)得到奖励,你就会越变越强;3)你越强,就会在那个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这往往是大部分人在现实世界里一直在追求,但却又无法轻易得到的东西:确定感和不断提升的自我认同感。就像一位游戏制作人说的:真正厉害的游戏,是在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去吸引玩家,而不是仅在利益层面勾引他们。
当家长和老师还在用“未来的成功”“人生美好的前程”这些看似缥缈的词汇吸引孩子时,孩子们也许早已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了无限的自我价值的认可,并且这种自我认可的感觉在游戏中往往是即时发生的,且伴随着炫目的视听刺激。这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的竞争。许多玩家由此沉迷于虚拟世界,对他们来说,不可预测的现实世界太残酷、太复杂,给了他们太多的失望和绝望。记得一个厌学的孩子在我的咨询室里对父母说:“你们要我放弃游戏,但你们根本不了解它,你们从没给过它带给我的东西,这是你们和上学无法给我的。”在现实世界里,这个孩子是班上的问题学生,老师觉得他的成绩拖了全班的后腿,暗示同学们排挤他,父母也不理解和支持,但在游戏世界里他却是一呼百应,粉丝不少。所以他自然选择了继续待在游戏世界里,结果老师和家长还认为是游戏的错,让游戏背了黑锅。
3. 游戏营造了一种奇妙的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环境
除了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犒赏和自我价值的认可外,游戏还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那就是:它营造了一种奇妙而几近完美的,在现实世界里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公平竞争环境。而这种环境又将几乎完美的团队协作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快感推向了极致。就拿曾经最受欢迎的两款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来说。在这两款游戏里,每一个种族的每一个英雄、兵种的属性都被数个技能指标所定义,这些技能之间又是相互克制的。而每一个技能又都被其开发者暴雪公司无数次地打磨,这种对平衡近乎强迫的追求只有一个目的:用最清晰的指标建立最完美的公平竞争环境。在这样的游戏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最强和无敌,也没有绝对的阶级差别,这样玩家反而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自信:人人平等,只要我日复一日地练习,遵守规则,懂得如何利用战略、操作技巧和兵种相克,我就能成功,凡事皆有可能。这让玩家之间的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他们可以在充分理解和合理运用规则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共赢,其回报也显而易见。
这一点从过往每次WCG全球星际和魔兽电竞比赛现场人山人海的场面就可见一斑,大家都向往公平,佩服和崇拜以实力取胜的人物。而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却很难达成,因为不管你多努力,你可能会发现规则永远不清晰,永远会有人比你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有时候你拼命努力而到达的巅峰,只是别人的起点而已。记得我大学同年级的一个同学,成绩一般,但是《魔兽争霸》游戏玩得非常好,最辉煌时曾登顶亚洲总冠军。他在读本科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去全国各地打比赛,用奖金养活自己。毕业多年后同学聚会谈到他,大家基本都是佩服和欣赏,因为他靠实力吃饭。
4. 游戏映射出玩家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梦
游戏这种追求公平、规则清晰的特质,给了许多玩家在现实世界之外圆梦的机会,并且这种圆梦的过程充满了让人**澎湃的犒赏感和成就感。比如大学那会儿有一款叫《实况足球》的游戏,里面包含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球队,并且里面的球员样貌、身高、能力设定和真实世界几乎一样,但只要你会操作,用鱼腩中国队都能以10∶0横扫五星巴西队。
相比之下,孩子们面临的现实世界却往往充满了竞争的压力和大人的急功近利。许多时候他们努力了半天,分数还是上不去,然后父母更加焦虑,萦绕在耳边的唠叨与日俱增。这样一对比,学生自然会选择游戏,而非学习。
5. 游戏也满足了玩家们归属的需要
在追求公平、团队合作、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游戏同样给了玩家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体验:虚拟战友/盟友关系。这是一种极其奇妙的体验,试想每天在面对乏味、低认同感的生活后,再走进游戏世界,在那里和你的游戏同伴一起在如诗如画的背景中,相互配合完成极具视觉和听觉震撼效果的战斗。你的队友会因为你每一次点击鼠标送出的支援而勇往直前,你也会因为队友的全力掩护而越战越勇。你们在同生共死中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我属于这里,我很重要。
相比而言,如果一个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充满来自社会和大人的不安和焦虑,并且满是对成绩的苛求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在游戏世界里获得的体验要简单、畅快多了。记得当年有一款叫《反恐精英》的游戏如日中天,有一句话叫“比盟友更可靠的是战友”,表达的就是这种体验。许多玩家在线下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和协会,制作各种游戏相关的视频,来表达自己对游戏的热爱。更夸张的是,另一款叫《魔兽世界》的游戏甚至有自己的官方电影《魔兽》,全球票房高达4.32亿美元。玩家们趋之若鹜,甚至组团包场看电影,一边看一边慷慨激昂地高喊:“为了部落!为了联盟!”对他们来说,游戏不仅是游戏,还代表着一种精神和归属感,而这种心情没玩过的人很难体会。而且,这一协作的过程和经历,也会成为玩游戏的学生们日常的谈资和社交语言:“如果我不玩这个游戏,我就会变成同学中的异类,就会被他们排斥和看不起。”
所以,如果我们一味抱着“问题都在游戏上面”的观念,只想着怎么去压制学生对游戏的喜爱,而不去试着了解到底是哪些在现实世界里缺失的东西使得他们沉浸于游戏世界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在我的咨询室里,我目睹过无数个孩子厌学时开始玩游戏,然后父母以这种态度和孩子斗争,最后两败俱伤的故事。
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们能做点什么
读到此处,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也知道孩子很苦,但社会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们身处其中也很无奈”,或是“大家都在补课,我们的孩子不补课就会被淘汰,只能跟着补课”。我其实也同意这一说法,我们确实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社会,或是和整个社会的潮流对着干,但请不要忘了,我们自己的情绪和看待事物的态度却是受我们自己控制的。家长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看待社会现状的心态,调整自身与之相伴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帮助孩子过滤掉一些来自社会的负面信息,和孩子一起寻找他们也向往的应对问题的办法和发展方向,来间接地保护孩子免受社会系统层面的焦虑的影响。
比如,我见过一位妈妈,女儿5岁,身边邻居和朋友家的孩子都在上各种编程课、数学课、英语课等,并且常常跟她说要早点让孩子参加补习班,避免未来上小学时被淘汰。按理说,一位妈妈身处这样激烈的“拼娃”氛围中,估计很难保持淡定,但这位妈妈却非常冷静和智慧。她先耐心观察自己的女儿平时对什么感兴趣,对哪些事特别向往,然后她发现女儿对弹钢琴特别感兴趣,原因是邻居家的一个小姐姐一直在学钢琴,女儿常常看到这个小姐姐穿着漂亮的裙子弹钢琴,还经常听小姐姐讲许多音乐家的故事。后来这位妈妈尊重女儿的喜好,先给她报了钢琴班,权当是作为女儿的兴趣爱好来培养,而不是以考级或要女儿成为钢琴家为目的。正是因为她帮女儿过滤了周围社会所传递的焦虑情绪,以及关注女儿兴趣点和优势的做法,帮助女儿在弹钢琴中找到了快乐。后来每当女儿学习劳累时,便会自己去弹一会儿钢琴,看看某些著名音乐家的传记和趣闻逸事,这反而让小姑娘对学习更加专注。这便是父母在社会高焦虑和孩子之间起到很好“缓冲”作用的典型例子。
当然,关于家长具体如何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如何帮助孩子过滤来自外界的负面情绪和信息,然后和他们一起寻找有意义的发展方向,这些都会在本书第三部分详细讲解。下面我会介绍一个典型的厌学案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男生的经历和心理治疗过程是否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案例:为名号和家庭所累的尖子生
第一次见到小优时,他满脸都写着疲惫和迷茫,尴尬又有些不知所措地和父母一起坐在我的咨询室里。当时的小优还是高一的学生,按照父母的话讲,从幼儿园上补习班开始,小优的学习就从来没有让大人操过心。他自小成绩就非常优秀,在学校里常年雄踞年级前三名,而且体育成绩很好,在学校人缘也不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是同学们眼中难以望其项背的学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让父母的同事和朋友都羡慕不已的优等生,在高一上学期过半时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上学了。父母乱成了一团,他们坐在咨询室里,言辞和神态中透露着绝望和迷惑,还有对我们咨询的迫切期望。我很想帮助这个家庭,但经验告诉我,厌学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因素。因此,我先安慰小优的父母:“我能从你们的话里感觉到你们有多焦急,但还是请你们二位少安毋躁,先让我们一起搞清楚你们的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父母点点头,我转向小优:“能告诉我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吗?”
听到我的问题,小优看上去有些吃惊,似乎从来没有心理医生这样问过他。小优反问道:“你不问我为什么不上学吗?你不想和我谈谈怎样才能让我上学吗?我之前见过两个心理医生,他们都是一上来就劝我要去上学,说上学很重要,不上的话以后很难养活自己。这些道理其实不用他们说我都懂,但我现在就是没心情上学。我也很紧张,知道长期下去不是办法,但我心里就是憋得难受。我一下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郁闷,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心里一样。他们越跟我说上学的事情,我就越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