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1 / 1)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有一个人在南京创办了一家“吃苦公司”,旨在专门培养孩子吃苦的能力。当记者询问他的创立初衷时,他告诉记者,在他打工期间,发现很多年轻人因为缺乏吃苦的能力,导致工作和生活频频受困。于是,他就想到了创办这样一个公司来为那些缺乏吃苦的孩子提供“吃苦平台”。

公司创办后不久,就有一些父母带着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找上门来,要求他帮助孩子锻炼吃苦能力。甚至还有一些不能吃苦的成年人也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参加他的“吃苦训练”。就这样,他的“吃苦公司”慢慢火了,成了很多孩子和成年人锻炼自己的基地。

看完这则新闻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吃苦公司”的火爆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人越来越认识到能吃苦的重要性。这对于众多孩子的父母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不能吃苦的孩子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和阻碍,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会问我:“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为何还要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呢?”

那是因为吃苦可以磨炼孩子的坚强意志,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很难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就像始终生长在温室中的花朵,搬到室外就会枯萎一样。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这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一课。

在这里,我把我培养儿子吃苦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有所顿悟。

第一,通过做家务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

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活来锻炼他的吃苦能力。农村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习惯于做家务和农活,而很多城市的孩子却缺少这种锻炼的机会。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要求他在学习之余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我做一些家务,如打扫房间、洗碗等,以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放暑假时,我还会特意把他带到乡下的亲戚家里,让他亲身体会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在儿子7岁时,有一次,我得了很严重的感冒,身体虚弱得难以下床。而丈夫在外出差,无奈之下,我只能要求从未做过饭的儿子给我和他自己做一顿饭,并把如何做饭的流程详细地给他讲了一遍。儿子走进厨房后,按照步骤洗菜、择菜、切菜,煮粥,他每一步都做得很认真。但因为当时儿子才7岁,个头小、力气也小,又缺乏经验,虽然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把饭菜做好,但最后做出来的饭菜味道还是很差强人意。为了鼓励他,我还是吃完了整整两碗粥。饭后,我向儿子提出了我的建议,如炒青菜时用量勺控制放盐的量,以及煮粥时多加一些水等。儿子也非常虚心地听取了我的意见。慢慢地,他做的饭越来越可口,不断地受到我和丈夫的称赞。

除了做饭,儿子也会学着去做家里其他的家务活。只要是他能做的,我都会放手让他去尝试。因为我对儿子的吃苦教育,致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成了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

第二,设置“困境”让孩子去挑战。

为了让儿子养成能吃苦、不事事依赖我和丈夫的性格,我和丈夫会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设置一些“困境”,让儿子去面对。比如,我和丈夫从来不开车去学校接送儿子。儿子上小学时,我们为了培养他独立的意识,便让他自己上下学。起初的时候,我和丈夫不放心,偷偷跟在儿子后面,后来发现他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件事,便随他去了。儿子读高中以后,因为路程稍远,我便让儿子骑自行车去上学。同时,我从来不会像其他家庭一样给儿子买任何他想要的贵重物品,也从不乱给儿子零花钱。对于他想要买的非必需品,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后去自行购买。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位父母也可以参照我的做法,适当地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挑战困难、克服困难。

第三,减少对孩子的保护。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会习惯性地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这对于培养孩子吃苦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我们什么困难都替孩子去承担,什么委屈都替孩子去承受,总想着把弱小的孩子保护在自己的强大羽翼之下,不让他去经历风雨,那么孩子长大后又怎么会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底气呢?

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写过字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字,一个从未练习过游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游得非常好。同理,一个从未接受过吃苦练习的孩子,他长大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吃苦,如何去战胜他面临的困难。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让他独立去经历风雨,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