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美的花朵——善良(1 / 1)

我曾经在某电视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带着只有4岁的女儿去看望邻居的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刚刚失去了老伴,妈妈带着女儿去看望他时,老爷爷在伤心地哭泣。女孩的妈妈什么也有说,只是陪在老人的旁边一起落泪,小女孩看到爷爷和妈妈都默默流泪,她也流泪了。记者问小姑娘为什么掉眼泪,她说:“爷爷失去了奶奶,很伤心,他需要我们陪着他哭。”

看完这个节目,我深深地被这个小女孩的善良打动了。在日常生活中,最感人的常常不是某人做出了多么大的成就,或者获得了多少财富,而是某些人善良的举动,这些善良的举动常常会给人的心灵以强大的震撼。

一边求学一边打工挣钱养活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的洪战辉;年纪轻轻就开始赡养亡妻家三位老人,并持续30多年的谢延信;克服重重困难,十年如一日照顾西藏残疾军人并与之结婚的军嫂吴新芬……这些人总会让我们的心里掀起阵阵波澜,因为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善良征服了人心。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善良的性格。这是人性中最美的花朵,也是孩子待人处世的法宝。

然而,对于孩子善良性格的培养,在现今这个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引起了很多父母的质疑。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太善良会“吃亏”,所以,他们就总是打击孩子善良的行为。这些父母都有自己的经验之谈:“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善良并不是软弱的代名词。软弱是对伤害自己尊严的事情听之任之,而善良却是在尊严的基础上尽力去做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事情。

我的好朋友曾经给我讲起一件让我很痛心的事情。她的女儿兰兰是一个小学生,有一次听说一位家庭很贫穷的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弄丢了,兰兰就把父母那天给她的这一周的20元零用钱全部给了那位同学,那个同学接过钱后很感激地笑了。兰兰下午放学后,看到同学在吃香喷喷的烤肠,也感到自己的肚子空空的,但想起零花钱全部给了那个同学,就只能努力忍住美食的**。兰兰很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的20元钱也许能帮助同学买好多东西呢。

回到家后,兰兰把这件事情对我的朋友说了,没想到朋友却骂她傻,“你这个傻孩子,怎么把自己的钱白白给了人家呢,你以为咱们家很有钱是不是?你以为你父母挣钱很容易,是不是?”遭到妈妈一顿批评的兰兰很是委屈,伤心地哭了。

在听完朋友的话后,我感到十分心疼。我心疼兰兰的善良行为却换来妈妈的指责,这会让她对善良产生疑惑,可能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善良”了。想到这里,我立刻批评了朋友,告诉她,虽然损失了20元钱,但兰兰却可以因为这一行为得到很多钱以外的东西。比如,她的价值感、成就感、别人的赞扬和认可,还会有友谊、荣誉等,这些在她的人生中远比20元钱要重要得多。作为父母,你应该为女儿的善良感到高兴,继而鼓励她,而不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对孩子表达善心的行为横加指责,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这常常会扼杀孩子可贵的爱心,也难以培养起具有善良品质的孩子。

我会采用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去培养孩子善良的性格。比如帮助孤寡老人,为贫困或残疾的孩子捐书、捐物、捐款等。

在儿子上小学时,汶川发生了地震。有一次,我给他讲起了地震的故事,告诉他,灾区的很多小朋友没有房子住、没有了衣服穿、没有了水果和饼干吃。儿子听到我这么说后替那些小朋友感到很难过:“妈妈,让那些小哥哥、小姐姐到我们家来住好不好?我把我的衣服给他们穿,把我的苹果和饼干给他们吃。”见儿子如此有爱心,我感到很欣慰。但我告诉儿子说,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小朋友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帮助每一个人,不过,我们可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这样好不好?你把你穿不了的衣服和用不了的玩具都送给那些小朋友,这样他们中有的小朋友就有衣服穿、有玩具玩了。”最后,我想出了这个让儿子表达爱心的办法。儿子同意了,他立即把自己的一些玩具拿出来,甚至连他非常喜爱的汽车也拿了出来。我让儿子把汽车留下来,因为他真的很喜欢它,但儿子说:“那些小朋友没有汽车玩会不会很伤心啊?”也许儿子是觉得其他的小朋友也很喜欢汽车,虽然他很舍不得,但他还是很想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见儿子抱着心爱的汽车,我看出了他的为难。难得儿子有一片爱心,我就采取了一个不错的办法,“你把这个汽车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然后妈妈再去给你买一个新的好不好?”听我这么一说,儿子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也找出了儿子穿不了的一些衣服。于是,我和儿子带着一堆衣服和玩具来到了市红十字会在小区建立的收纳箱,以儿子的名义捐了出去。看到自己的衣服和玩具被装进了收纳箱,儿子很开心地笑了。

让孩子从小参与到这样的献爱心的活动中,这对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