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悼晚翠
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头。
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尤。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
晚清,是一个许多人不愿去回想的时代。十九世纪初的中国,危机四伏,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有列强环视,虎视眈眈,几千年的封建大国,就像根基不稳的老屋,处在风雨飘摇中。
鸦片战争爆发,清朝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打开,“虎门销烟”事件后,林则徐名留千古。
沈鹊应便是这刚正不阿的气节的继承者。她出生在一个爱国名臣的家庭,祖父沈葆桢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能臣,父亲沈瑜庆是沈葆桢诸子之间才华最盛者,母亲是林则徐的幼女林金鸾的女儿。
可以说沈鹊应骨子里就流淌着报效家国的热血,她是沈瑜庆的长女,尤得看重,十一岁时便被送到当时的闽派诗歌巨擘陈衍处受教。这位被沈家视为掌上明珠的少女带着满族儿女的英姿飒爽,又兼具汉女的婉转灵韵,在晚清的风雨飘摇中,依然备受宠爱。
无论是晚明还是晚清,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动**之下,本就艰难喘息的普通民众生活则更艰难。沈鹊应传奇故事中的男主角林旭就是其中之一。
在福州,沈家是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名臣、才子迭出,提起沈鹊应,都知是千金小姐,如珠如宝。林旭则是普通破落人家的穷小子,父母双亡,靠叔父救济为生。
穷却不坠青云之志,林旭便是典型的代表,他出身贫穷却聪颖好学,神童之名自幼即远播乡里。林旭深知读书应试、考取功名的重要性,这也是他改变命运与生活的唯一途径。更何况,大清帝国的内忧外患激发了少年内心的斗志和热血,若能学成归来救国救民那该是何等自豪之事!
林旭的发奋苦读令他受到了江南水师学堂老师们的一致赞赏,在沈瑜庆前来视察之际,凭着单纯的爱才之心,老师们将林旭的文章交到了沈瑜庆的手中,期待这颗蒙尘的明珠被发现、挖掘。
沈瑜庆读罢林旭的文章后,不禁对这个出身穷苦人家的年轻人大为赞赏,他的文章里不仅有慷慨的陈词,亦有深谋远虑,对政事能提出全新的、广博的见解。胸中点墨可见天地,读其文章便可知其心性,沈瑜庆再细心查清林旭的身世后,当下决定将心爱的长女下嫁于他。
林旭的祖父林福祚并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令,他曾是沈瑜庆的父亲沈葆桢的得力干将,在他手中平反过多桩官员被冤之案,是难得的清白正直之人。
祖父如此,林旭本人亦非忘恩负义之辈,他靠叔父接济长大,与叔父感情极深,收到叔父来信甚至“跪读三四遍,涕下不能收”。
重情、重义、有才、有貌,林旭深得沈瑜庆欣赏,父母双亡的他此后便入赘沈家,拥有了全新的家人。
这是典型的大小姐和穷小子的戏剧性相爱剧情。沈鹊应在不知所措中就被父亲许给了一穷二白的林旭,但在显赫门第中长大的沈鹊应没有嫌贫爱富,相反,她和曾外祖父林则徐一样,对苍生民众怀着热爱,对自然风物藏着柔情,这从她的诗作中可见一斑。
如梦令·帘钩
明月一弯新样,终日傍人帘幌。挂起玉纤纤,草色增人惆怅。低放、低放,莫对平芜凝望。
沈鹊应的诗风颇似李清照,新月一弯,佳人倚帘,素手纤纤抬起布帘往外望,碧绿草色无限,却惹人惆怅,只得再将帘幕放下,免得触景伤情。
这首词应当写在婚后与林旭分别的时刻。新婚宴尔,相守并无多久,林旭就奔波在赶考的路上,沈鹊应挂心夫君,又抑制不住思念之情,遂下笔成诗,织就一片相思意。
林旭与沈鹊应结婚后,就拜在沈鹊应的恩师陈衍的伯兄陈书门下。林旭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改善,娇妻在侧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珍惜沈瑜庆对他的慧眼识珠,疼爱沈鹊应的温柔善良,愈加努力,发誓要出人头地,报国立业。在陈书的教导下,林旭的诗词策论突飞猛进,得到了老师“夫二子者之作,必传无疑”的点评。
婚后次年,林旭便在乡试中夺得举人,其后两次参与会试不中,但并未气馁。在康有为第二次公车上书之时,林旭动员福建三百余名举人响应,为戊戌变法率先营造了浩大的声势,并因此受到了光绪皇帝的接见,被任命为军机章京,直接参与新政。
这一年,林旭还只有二十三岁。他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追随着康有为的脚步,试图用年轻人的澎湃热血和革新的前进思想,去拯救这个行将就木的帝国。
可仅仅是在他任职的二十多天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将参与变法的林旭在内六个主要关键人物问罪处斩。
这就是我们在历史书上读到的“戊戌六君子”。
曾经我们看这段历史,对此的印象唯有“烈士”二字,变法之人千千万万,没有不流血牺牲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有商鞅变法,而后有北宋王安石变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商鞅最终遭到车裂,王安石弃官还乡,而现在,林旭在短短二十多天飞蛾扑火般的努力后,用死亡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同样失败。
此时的林旭,便如龚自珍笔下的落花,曾经有过灿烂的花期,可是现在已经到了花谢的季节,再也不能有所作为了。
可“落红不是无情物”,他的死亡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在其后,“三民主义”横空出世,孙中山站在这些牺牲者的肩膀上终于完成了改革和进步。
但成功距离林旭太遥远了,此时的他就像是一片枯叶一样随风飘落,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微风和雨露。从此以后,在枝头灿烂、博得众人眼球的是那些正在鲜艳盛开的花朵,自己却不会被谁真正记得,也不会被谁有意提起。
林旭从成功到失败,短短二十多天,快到胜利的前一刻沈鹊应刚收到喜讯,下一秒噩耗便降临。
沈鹊应眨眼之间仿佛从天堂跌落到地狱。她悲愤之下,想要前往京城为夫君收尸入殓,可戊戌变法的失败如同平地惊雷,慈禧太后的手段狠戾果断,没有人敢在此风口浪尖之际为六位殉国的斗士入葬。
沈家是望族大家,审时度势是生存的基本手段,沈瑜庆身为大家族的掌门人,不能因为女儿女婿而让整个沈家成为慈禧太后的眼中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未来的变革机会还有很多,无须在此刻做无谓的斗争。
沈鹊应在父母的劝说下,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前往京城的想法,可是只要一想到心上人客死他乡,她却连为他送葬都不能,只能蜗居福州苟且偷生,她便痛心至极。除了写诗作词,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以泪洗面的沈鹊应,此时再没有伤春悲秋的情怀,她笔下只有字字句句的血泪。
“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头”,她的夫君本是壮志雄心,如今捐躯赴国难,碧血难收。作为妻子,她手中唯有几页遗稿聊以慰藉。无法亲手送别夫君,为之收尸,内心悲痛欲绝。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沈鹊应却连这一点都不能为林旭做到,只能任由林旭的孤魂在外游**,梦中也不复得见,她一时绝望透顶。
“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尤。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绣楼梳妆台都是旧时模样,但夫君不在,她万事俱休,内心更有千万悔恨,眼中清泪直似这无尽江水,奔流不息。
沈鹊应的这阕悼亡词,抛却了闲时作诗的华美技巧,丢掉了精心思考的巧言佳词,唯有字字质朴之言,道尽内心无限痛楚,她说:“我已无肠断,诗成寄与谁?”
钱仲联先生编选《清词三百首》时,收入沈鹊应两首词评价说:“悼夫之词,不施一些粉饰,全是朴素之词,为血泪所凝成。历代女词人悼夫之事,从未有如作者所写那样,丈夫是陷于不测之祸,为国事而死者。此词便自树一帜。”
林旭在前往京城任职时,恐怕就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命运不会太好,他与友人提及沈鹊应,忧心忡忡:“娇妻尚在江表,莫得一面,英烈之性,必从吾死,不期酸泪如绠。”
林旭何其了解沈鹊应,知晓她柔中带刚的秉性,了解她坚贞不渝的意志。他从来不怕变法失败,为国前行终究是要流血的,他只怕沈鹊应“从吾死”,一念至此,就忍不住流泪大恸。
林旭所预料的没有错,沈鹊应一意追随夫君,多次以服药、绝食等手段自杀,都被沈瑜庆夫妇所阻止。
于是,生不如死、形容枯槁的沈鹊应强撑着病体,在私下悄设的灵堂里为夫君写下挽联:“伊何人,我何人,只凭六礼结成,惹得今朝烦恼;生不见,死不见,但愿三生有幸,再结来世姻缘。”
沈鹊应的这副挽联,唯有林觉民的《与妻书》的惨痛可以与之相比。
今生今世已休,唯盼来生来世再聚。
“明灯空照影,幽恨无人省。”纵使沈瑜庆夫妇能阻止爱女自尽,却阻挡不了死神来临的步伐。两年后,始终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的沈鹊应抑郁而终,同林旭一样,死在二十四岁这一年。仿佛是夫妇二人约定好了,结缡定百年,奈何桥上见。
时隔两年,沈家终于接回了林旭的白骨,同沈鹊应合葬,沈瑜庆亲笔为女儿女婿题写墓联:“千秋晚翠孤忠草,一卷崦楼绝命词。”
以往只觉得晚清的历史压抑,再看这对苦命鸳鸯,更觉心绪难平。
家国危难之际,多少未能留下姓名的年轻伴侣就此生死永别,多少年迈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热血染黄土,忠魂归故里,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间,他们始终在等待曙光来临的机会。可直至百年,这一个机会始终没有等来,国仇家恨成了每一个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一直陪伴着在黑暗中的前行者走到生命的尽头。
中华上下五千年,仍见碧血,熠熠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