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 体恤民情(1 / 1)

永乐元年(1403)九月的一天,明成祖与近臣议论时政说,自己执政时间不长,常恐民有所失,经常秉烛夜坐,披阅州县民籍,考虑民生之事,哪里有饥荒,应该赈济;哪里地近边境,应核设置守备。白天与群臣商议施行。

最近听说河南闹蝗灾,自己很不安,派去巡视的使臣不绝于道。最后他说了一句画龙点睛、感人至深的话: “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这就是明成祖心中的愿望,他在位二十余年间,都在为实现这个愿望而操劳。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成分,其丰歉决定着国家的治乱兴衰。明成祖生于乱世,深知以农为本的道理,也深知农事之艰难。有一次,有的官员主张要农户自己把粮食运往北京,明成祖不同意,说了一段颇体恤民情的话: “国以农为本,人之劳莫如农。三时耕获,力弹形瘵。旱水溢,岁则寡收。幸足供赋租,而官吏需索百出,终岁不免饥寒,又可令输数千里之外乎?”

明成祖即位之初,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残破景象,特别是北方的经济受的破坏最重。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明成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人人都竭望安居乐业,一片残破的经济亟待恢复,明成祖即位后马上就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靖难之役”期间, “准以北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也不断产生着新的流民。这既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为此。明成祖一再劝民力于田亩,千方百计地招抚流民复业。他即位不久就对户部尚书夏原吉说: “江北地广民稀,务农者少。近因兵革、蝗旱,人民流徙废业。今不时劝民,使尽力农亩,将不免有失所者。来春宜早遣人督劝。诚使四海皆给足,虽不盛清以乐侑食,未尝不乐。”

因此,明成祖一即位,就遣人四出,招流民复业,要他们尽力田亩。

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 “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

明成祖还专门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老百姓治罪,流民复业后,也不得向他们追征拖欠的税粮。高密的一些流民复业后,地方官向他们追征累年拖欠的粮刍。明成祖听说后很生气,遂对户部臣说,农民不得已才逃亡, “及其复业,田地荒芜,庐舍**然,农具种子皆无所出,政宜周恤之。乃复征其逋负,穷民如此,岂有存活之理!自今逃民复业者,积年所负粮刍,悉与蠲免”。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很开明的,它使大批流民很快又回到田间,使残破的农业生产迅速得以恢复。

正如明成祖上边所说,流民刚复业时, “田地荒芜,庐舍**然”,既没有耕牛,也缺少种子。鉴于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明成祖经常发放给这些农民一些耕牛、种子之类,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困难。

永乐元年(1403)年底,工部尚书黄福上奏,称陕西都司所属屯田“多缺耕牛、耕具”。明成祖遂命官府到外地买些耕牛,发放给他们,所缺耕具,则命当地官府督造。这类向农民发放耕牛、耕具、种子之类的事,永乐初年最多,几乎是史不绝书。

由于长年累月的战争,不少地方的土地大量荒芜,无人耕种。那些战争较少波及的地方,例如江南和山西的某些地方,则又显得人多地少,有的人甚至无地可耕。为了使农民和土地相结合,使大量的荒地得以开发,明成祖也像他的父皇朱元璋一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大规模移民。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来说,这是一种很有力的措施。

明成祖提倡臣下直言民间疾苦。他清楚,人民安于农事,衣食有着,这是他的江山得以稳固的基础。他心里也很清楚,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大都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忧国忧民者很少。很多人只报喜不报忧,邀功钓誉。下边的真实情况如何,自己难以周知。对此,必须依靠各级官员及时上报。

尽管永乐朝是明代的极盛时期,但明成祖从来不以太平自诩。相反,他却经常谈及政事中的弊端。明成祖立下一条规矩,凡是官员言民情的话,通政司官员都要记下来,如果他所辖境内有灾伤饥谨,自己不报,被别人报了上来,对这人要以隐欺之罪加以惩处。

在明成祖的提倡和鼓励下,一些臣僚比较大胆地宣言民间疾苦。对此,明成祖都及时予以处理。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多,尽管明成祖孜孜以求,希望“斯民小康”,但实际情况却是灾荒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灾民及时得到赈济,这也是使大明江山得以稳固的重要因素,因而明成祖对此十分重视。

他一再申谕各地方官,凡发生水、旱、蝗虫等灾荒,必须及时上报,否则要予严惩。就在明成祖即位的当年十月,山东青州诸地发生了蝗灾,明成祖马上命户部给钞二十万锭,赈济灾民近四万户,并下令免除这些灾民的徭役。

洪武时期就在各地建了一些所谓“预备仓”,由官府出钱,在丰收年储存一些粮食,以备灾年赈济饥民。永乐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如遇灾荒急迫,由地方官验实后即开仓赈济,而后奏闻。如果遇到很重的灾荒,明成祖即派朝中大臣亲往赈济。

要使老百姓生活安定,赈济只是临时的补救措施,最主要的是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关键一环,即让农民旱季能浇上水,涝时能排水。为此,明成祖在即位之初就申谕各级官员: “每岁春初及农隙之时,敕郡县浚河渠,修筑圩岸坡池。”即要各地在农闲时兴修水利。

明成祖还沿袭了他父皇朱元璋的做法,免征南方一些地方农民的秋赋,让他们在十月至十二月去修水利工程,称作“均工夫”。这样,在洪武年间兴修水利的基础上,永乐年间的水利工程更加完备,规模也更大。其中,最为人们所经常提及的大概就是苏淞水利工程了。

当时,江南苏淞一带接连几年发大水,江河泛滥,一片汪洋,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这里是明王朝的粮仓,税粮的主要征收地,这里接连几年的大洪水给明王朝的财政带来重大的损失。当地官员千方百计地治理,总不见效,明成祖遂于永乐元年(1403)命夏原吉亲往治理。

夏原吉当时是户部尚书,于四月离京前往,两个月后,明成祖又命户部侍郎李文郁前去协助,接着又命佥都御史俞上吉送给夏原吉一些水利方面的书籍。夏原吉见明成祖对这次治水如此重视,自己也格外尽心。夏原吉首先考察了水情大势,遂后将自己的治水计划报告给明成祖。夏原吉建议,开浚吴淞江下流,上接太湖,再“度地设闸,以时蓄泄”。明成祖同意了他的建议。征用民工十万人,夏原吉穿着粗布衣服,徒步往来于工

地,日夜操劳,虽盛夏也不张伞。有人劝他,他却说:“民工如此劳苦,我怎么忍心独享安逸!”民工们对此颇为感动。

这项工程结束后,夏原吉回到京师,向明成祖奏道: “水虽由故道入海,而支流未尽疏泄,非经久计。”于是,夏原吉于第二年正月再次前往,督领民工浚通了白茆塔、刘家河、大黄浦等支流河道。工程于九月完工,洪水畅泄无阻。夏原吉治水功绩卓著,受到明成祖的嘉赏。

永乐年间国势强盛,各地争献祥瑞,即显示天下太平的吉祥之物。永乐元年(1403)九月顺天府献嘉禾,即特别大或特别奇异的庄稼,这是丰收的象征,明成祖命献于宗庙。

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甘露降孝陵,且有醴泉涌出,这是天下太平的吉祥之兆,明成祖则说这是诸臣尽心辅佐所致。

永乐十九年(1421)八月,河间进献白兔,这在中国古代极其少见,致使不少大臣赋诗歌颂。在各种各样的所谓“祥瑞”当中,明成祖最重视的是嘉禾、瑞麦等物,因为这预示着丰收,老百姓可以吃饱饭,他这位皇帝才可以安心。臣下也摸透了明成祖的这种脾性,所以便争献这类东西。对此,明成祖都显得很高兴。有时他怀疑当地是否真的丰收,还派人前去查验一番。

明成祖的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永乐年间一度呈现出富庶的景象。因此,史书上经常可以看到永乐时“赋入盈羡”的记载。

永乐六年(1408),陕西也有此类的报告。永乐十年(1412)五月,四川按察司副使周南奏言,在重庆府所属的语州和长寿县, “见积包粮五万余石,每岁所发不过五百石,约可支百年”。这的确是令明成祖振奋的好消息。

《明史·食货志》描述永乐时的景况说: “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