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国大地,最浩大的工程大概莫过于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了。大运河的开凿有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隋代,第二个时期是在元代。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由余杭(杭州)至涿郡(北京)绕了一个大的弯子。
元代开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三段河道,使南北河道大体取直,不必再绕经洛阳了。在元代的时候运河水量不能很好地调节,所以运河并未发挥很大的作用。到永乐年间,大运河才真正地畅通无阻,差不多完全承担起南粮北运的任务。因此,明成祖浚通大运河,不但在运河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重大事件。
明代的大运河仍是元代的河道,全长三千余里。其中,由瓜洲至淮安的一段称南河,由清河至徐州的黄河运道为中河,由山东至天津的一段为北河。会通河由济宁至临清,是大运河北段的主体。
元代开凿这段河道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所以沿运河输往大都的粮食每年不过三十万石,远远满足不了京师的需要,所以不得不主要依靠海运。明朝初年,辽东、北平的粮销也主要由海运供应。
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在原武段决口,会通河遂基本淤塞。明成祖即位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重心转移到北京,需要由南方运送大量的粮的。永乐初年仍用河海兼运,但是,河运和海运都很艰难。
当时,每年需要运往北京的漕粮约四五百万石,数额巨大。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全国三分之二的潜粮来自江南各省。为了把江南财赋集中到北京,陆运、海运和河运三途并用。在古代,由陆运长途转输十分困难,劳民伤财,且常有车夫逃亡的事发生,很难管理。海运要担当很大风险,还是以河运最适宜。但因河道不能贯通,所以不得不水陆兼运。
永乐初年,掌管户部的能臣郁新向明成祖建议,因南段运河浅滩很多,使用载粮三百石的浅船较为适宜,由淮河、沙河先运到陈州颖溪口跌坡下,再用载二百石的浅船运到跌坡上,接着用大船运入黄河道。到八柳树等处后, “令河南车夫陆运入卫河,转输北京”。明成祖认为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将漕粮由南方运往北京是非常烦琐和艰难的。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命陈瑄为总兵官,让他总督海运,每年运粮四十九万石济北京和辽东。在海上大规模运粮,因风大浪急,常有沉船的事发生。再加之当时有倭寇不时在海上骚扰,这就更增加了海运的困难。陈瑄在督海运期间,就曾数次与倭寇遭遇。因此,为了保证京师的供应,把京师和南方经济中心有力地连接起来,浚通大运河就提上了日程。
永乐九年(1411)二月,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掌浚通会通河一事,这是接受了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建议。他曾上书明成祖: “旧会通河四百五十余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于是, “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蠲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开始了浚通会通河的工程。
宋礼带领三十万民工开始了治理会通河的工程。宋礼首先疏浚了淤塞地段,并针对原来“岸狭水浅,不负重载”的情况,对全河普遍拓宽,对原来的河床又加深三尺。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解决南旺一段浅阻的问题。为此,宋礼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寻求良策。
这个时候,汶上老人白英向他献上了“南旺导汶”的建议: “南旺地耸,盍分水?于南旺导汶,趋之毋令南注洗,北倾坎。其南九十里使流于天井,其北百八十里使流于张秋,楼船可济也。”白英的建议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宋礼采纳了他的建议。
于是,宋礼就封闭了元代所修的城坝的斗门,切断汶水入洗的通路,另在东平州的戴村修筑了横亘五里的长坝,使汶水沿新开的九十里新河尽入会通河。
水流至南旺后,中分为二道,十之六往北流,经临清入卫河;十之四往南流,接徐、沛入淮河。因南旺地势高,故有“水脊”之称,可以南北皆注。这时又出现一个问题,即随季节性变化而引起漕河水位大幅度升降,会影响漕运。
为了把这一问题解决,宋礼又在南旺的南北两方向上相势筑闸,以及时蓄水和泄水。当水量少的时候,闭闸蓄水以保漕运;水量多的时候,开闸放水以利行舟。由南旺水脊到临清,地势下降九十尺,设闸十七处;由南旺水脊到南边的沽头(鱼台县南),地势下降一百一十六尺,设闸二十一处,以解决从南旺到徐州的“七十二浅”问题。
工程结束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通河的面貌。“从徐州至临清几九百里,过浅船约万艘,载约四百石,粮约四百万石,若涉虚然。”由于运河的漕运能力显著提高,所以明成祖于永乐十三年(1415)完全罢黜了海运。浚通会通河的工程于八月竣工,历时约半年。宋礼“论功第一,受上赏”。
在治理运河的同时,如不解决黄河决口泛滥的问题,会通河仍有随时被黄河水冲淤的危险。黄河一旦出现决口,整个会通河的疏浚工程就会毁于一旦。
当时,黄河仍保持着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道后的状况:黄河主流由开封北往东南流,经陈州、太和等地于寿州的正阳镇入淮,一支主要的支流经东平入海。会速河横穿这条支流而过。黄河水大时,可裹挟会通河的水入海,也会倒灌运河,淤塞河道。
这对运河的漕这是个严重威胁。为此,工部侍郎张信等人向明成祖建议,治理黄河,以使黄河不危害漕运。因当时宋礼正督治会通河,明成祖便“命礼兼董之”。当时,发河南丁夫十万人,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河。
宋礼治黄的方针以保运为主。他一方面疏浚了河南封邱至山东鱼台的黄河故道,使黄河水安稳地流入运河中段。这样,既分杀了黄河水势,又解决了运河中段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宋礼在荆隆口筑坝设闸,以节制流经东平的河水。
永乐十三年(1415)春,开凿清江浦的工程就开始了。沿宋代乔维岳所开旧沙河,凿清江浦河道,由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导水,至鸭陈口入淮。陈瑄兴、新庄。清江位于淮水与运河的交汇口上,当黄河水涨时,就关闭清江闸。五月,凿清江浦的工程竣工。从此以后,江南来的漕船可以直接到淮安,既免除了陆运过坝之苦,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因吕梁洪险恶,陈瑄于西边另凿一渠,置闸两处,蓄水通漕。又在沛县的刁阳湖和济宁的南旺湖筑长堤,在泰州开白塔河通大江,在高邮筑湖堤,在堤内凿渠四十里,以“避风涛之险”。
后人在提及永乐年间浚通大运河一事时,谓“宋礼之功在会通,陈瑄之功在淮南”。这只是就大处而言,实际上陈瑄对北边的运河也有不少贡献。
永乐年间,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治理,有数十万民工先后参与了这项工程,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此以后,南北大运河才真正畅通无阻,而且能经常保持一定的水位和安全。
通过这条大运河,就把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和作为经济中心的江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方的粮食沿着大运河络绎不绝地运往北方,漕运问题得到了解决。漕船由长江北岸的瓜州可直达通州,使漕运的运输量越来越大, “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万石,国用以饶”。因此,大运河几乎成了明王朝的生命线,受到明王朝高度的重视和严密的保护。
同时,大运河的畅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在政治上加强了全国的巩固和统一。人们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在运河沿岸陆续兴起了一些繁荣的工商业城镇,像济宁、临清,明中期以后成为全国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一些学者从这些城市的发展中找到不少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材料。
有的学者经考证后甚至认为,明中期出现的中国著名的文学作品《金瓶梅》写的就是临清的生活。明清两代,大运何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繁荣全国的经济、巩固国家的统一、丰富人民的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明代治理大运河首先是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但和明成祖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