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实录》中载:
永乐三年(1405)六月己卯(十五日,公历七月十一日),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并赐诸国王金织文绮、彩绢各有差。
《明史·郑和传》则说得比较详细:
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大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
也就是说,这就拉开了郑和大规模出使的序幕。明成祖可谓慧眼识人,他让郑和统领船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他们家世奉伊斯兰教,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灭了云南的梁王政权,郑和被俘入宫,阉割为宦官,后被朱元璋拨给燕王朱棣听用。
郑和在明成祖身边长大,在“靖难之役”中亲临战阵,并立下不少战功,深得明成祖赏识明成祖即位后命他为内官监太监,并赐姓为“郑”,从此以后便改名为“郑和”。由这种经历可以看出,郑和是深受明成祖信任的人。
明成祖对郑和的才能也很了解,知道他能胜任此重任。郑和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既通文墨,又知兵习战,是一个具有统帅才能的人。
另外,明成祖选中郑和,还有信仰上的原因。郑和出生于伊斯兰世家,他本人也是回教徒。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时,曾亲自到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
在南洋一带,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诸国更是伊斯兰教的世界。由信仰相同的郑和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自然是很适宜的。
郑和还信奉佛教,是个佛教徒。明代宦官“最信因果,好佛者众,其坟必僧寺也”。郑和也自不能例外。这对郑和出使也是个有利条件,因为众所周知,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佛教有很大的势力。
明成祖在郑和出发之前,问术士袁忠彻,任用郑和担此重任是否适当。袁忠彻对选用郑和表示赞同,这更坚定了明成祖的决心。
为了郑和能顺利出使,明成祖对建造海船极为关注。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即命福建建造五艘海舶,以备下西洋之用。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又命改造海运船二百四十九艘。这些船只很大,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可乘千余人。当时,大概只有中国才能建造出这么大的船只,这些大船是郑和安全远航的可靠保证。
明成祖还为郑和组织起人才齐全的出使队伍。郑和这支队伍有二万七千八百人,除军士外,还有各种行政和后勤人员,像医官、文书、通事(翻译)、火长(船长),凡所需人员,可说是一应俱全。
那么,明成祖到底为什么这样兴师动众,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命郑和大规模出使呢?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应该说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急需收拾民心。其二,有明一代,始终存在着所谓“北虏南倭”的压力。这种压力深刻地影响了明王朝的内外政策。在明初,南边的倭患尚不甚严重,主要威胁是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北边的这种形势,使明成祖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南方。
通过郑和下西洋,发展和南边诸国的友好关系,正是为了贯彻他的这种战略意图。于是,永乐年间就呈现出这样的局面:在北边是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远征,在南边则是郑和的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远航。明成祖用兵于北疆,施德于南方,正是一种威德并举的战略。
郑和船队中有二三万军士,除了可以“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以外,对南洋一带的海寇还可以起到震慑和就地剿捕的作用。
明成祖是一代英主,汉唐是他心目中的盛世。在他看来, “万邦无不归顺者,圣人之统也”。正如汉有“张骞凿空”一样,他派郑和数次出使西洋,正是为了实现他“帝王居中,抚驭万国”的雄心。
另外,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可能还有牵制帖木儿帝国的用意。从时间上看,帖木儿于永乐二年(1404)举兵东进,准备来攻打明帝国,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出使,时间相合。从出使的行程来看,郑和前三次下西洋都是以印度南端为终点站,而没有继续西使。当时帖木儿帝国一度攻占了印度北部,郑和到印度南部牵制它,也是合乎情理的。再者,从牵制枯木儿帝国这个角度来考虑,郑和率领近三万人的军士出使就不足为奇了。
自永乐三年(1405)开始,郑和六次大规模出使。郑和的船队一般都是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先至福建五虎门,经由五虎门南下占城(今越南南部),再由占城取道满剌加(今马来亚)、爪哇等,穿过马六甲海峡后继续往西行驶。因为当时的船只都是帆船,需借助风力,所以郑和出使时都是在冬季或早春,以便借助于东北季风。郑和回归时都是在夏季,以便借助于西南季风。
郑和前三次出使的终点都是在印度半岛南端的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第四次出使的时候,才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到达波斯湾沿岸,并与阿拉伯半岛诸国和非洲东岸的一些国家发生了交往。最初航行的时候郑和船队是沿海岸线航行,后来,郑和的船队便由印度半岛南端横渡印度洋,直达红海口和非洲东岸诸国。
郑和每到一地,首先是开读明成祖对各国王和当地头目的诏谕,以宣扬中国皇帝皇恩浩**,邀其到中国朝贡。
郑和读完明成祖的诏谕后,接着对国王进行一番赏赐,赐物主要是金银和文绮、彩绢等物,且赐及王妃和大臣。诸国君长自然也要有一番奉献。这些官方活动结束后,再与当地进行一些货物交易,换回一些宫廷需用之物。
郑和在海外使用过两次武力。一次是在旧港(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当地头目陈祖义“剽掠商旅”,甚至打算邀劫郑和的船队,郑和将他擒获带回中国。另一次是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发兵劫(郑)和舟”,郑和将他擒获,也带回国内。
明成祖对这两个人的处置方法截然不同。陈祖义是个海寇,本来就是个中国人,明成祖断然将其杀掉。亚烈苦奈儿是锡兰国王,明成祖对他“赦不诛,释归国”。明成祖对锡兰国王的这种宽宏大量,显然有利于发展双方的友好关系。事实也证明,明成祖这样做效果良好。从此以后,锡兰使者不断到中国朝贡,那里再也没发生过邀劫郑和船队的事,双方建立起十分友好的关系。
明成祖还让郑和在海外排解邻国纠纷。郑和第二次出使时,明成祖特意让郑和赍敕去暹罗,要暹罗与占城、满剌加等邻国搞好睦邻关系,不可恃强凌弱。原来,占城的贡使回国时,因遇大风而漂至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被暹罗扣留。明成祖赐予满刺加和苏门答腊的印诰也被暹罗强行抢去,两个国家都来向明成祖控告暹罗强横无理。郑和到暹罗开读了明成祖给国王的敕谕。
暹罗马上遣使来中国, “贡方物,谢前罪”,遣还占城贡使,送还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印诰,使这一带恢复了和平和安宁。像这种为邻国排解纠纷的事,明成祖还让郑和干过多次。郑和还不时代表明成祖对当地国王进行册封。
永乐年间,郑和除了六次大规模出使以外,还有一次小规模出使也值得一提,时间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春天,任务是册封施进卿之子袭旧港宣慰使之职。
原来,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时,因得到旧港另一个头目施进卿的协助,所以顺利地将海盗头目陈祖义捕获。明成祖遂“设旧港宣慰使司,命(施)进卿为宜慰使。赐印诰、通带、文绮纱罗”,宣慰使司是明王朝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旧港在今苏门答腊岛东南端的巨港一带,中国封建王朝只有明成祖在这里设置过这类机构。郑和这次出使的任务很简单,只是去旧港册封济孙承袭父职,并赐予银印等物。这次出使不在通常所说的“七次下西洋”之内,大概是因为这次行程不远,根本没进入印度洋。
随郑和大规模连续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遣使来中国,贡献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其盛况为历朝所不曾见。一些大臣写诗作赋,歌舞升平,明成祖对这种情景自然也是满心高兴。尤其是一些国家随郑和来中国贡献麒麟,更使满朝大臣欢欣鼓舞,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瑞兆。
郑和出使几乎和永乐一朝相始终,由于耗费巨大,不断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像杨士奇、杨荣、夏原吉这些著名大臣,都从不同角度劝阻过这件事。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明成祖刚迁都到北京,三大殿即遭了火灾。明成祖下诏求直言,这时一些大臣便借机力陈下西洋之弊,话也说得更直接了。明成祖遂下令: “往诸番国宝船及迤西、迤北等处买马等项,暂行停止。”
这只是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认为有大灾异,又有那么多人反对,明成祖才“暂行停止”了下西洋。但是,到这年冬天,明成祖又命郑和进行了第六次大规模出使。正是由于明成祖力排众议,大力支持。才使郑和完成了波澜壮阔的大规模远航,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