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初起兵时,所谓“除奸恶”,主要是指齐泰、黄子澄二人,未涉及其他的大臣。朱棣的这种做法是出于一种策略上的考虑,不愿打击面过宽。如今情形不同了,他登基当了皇帝,一下子就列出左班文臣中的奸恶二十九人。这其中有不少是明初的著名大臣,包括: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大理少卿胡闰、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和侍郎郭任、卢迥,刑部尚书侯泰、侍郎暴昭,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吏部尚书张统,御史曾凤韶、王度、谢升、尹昌隆,宗人府经历卓敬、修撰王叔英等人。
在这里可看出,建文时的六部九卿大臣几乎全被列入其中。在他们当中,郑赐、王钝、黄福、尹昌隆四人曾迎驾归附,自称为奸臣所连累,命仍任原职。因李景隆和茹瑞为支部尚书张统开脱,命张统仍任吏部尚书,其余的人则一律不予宽宥。没过几天,又揭榜于朝堂,将徐辉祖、葛成、周是修、铁铉、姚善、茅大芳等人皆列入奸臣榜,连同上次所列, “共五十余人”。
实际上,后来陆续被惩治的所谓“奸恶官员”还有很多,有的文献中记载达一百二十四人。这当中,包括一些虽未榜示但却为建文帝殉节的官员。
建文朝文武官员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包括在这些所谓“奸恶”之中,波及面很广。明成祖公开发出赏格,允许军民人等绑缚那些未降附的奸臣,并分级升赏。于是,不少人因擒获奸臣得官,各地有不少人乘机报私仇,抢劫财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明成祖也很快发现了这样做的弊端,下令制止,但过了很久才得以止息。
明成祖对这些所谓奸恶区分首从,对“首恶”严惩,非首恶者只要悔罪降附,即予宽宥。在惩治这些“首恶”的过程当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黄子澄被列为“首恶”中的第一人。当明成祖率兵入京时,黄子澄和齐泰名为被“窜逐”,实则是“密令募兵”。黄子澄准备和苏州知府姚善一起到海外乞兵,以图后举,姚善以为不可,他便自己南下。在太仓,被武士汤华所执,送往京师。明成祖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节不屈,仍然口称“殿下”,而不是称“陛下”,遭到左右侍从的一片呵斥。
明成祖大怒,命将他宗族老少六十五人、妻族外亲三百八十人全部带至, “哀号震天”。黄子澄见此情景心如刀绞。
明成祖命人先将黄子澄的双手砍去,接着又说道: “汝虽未入岛夷,足迹已至海上。”遂命再将他的两足砍去,这时的黄子澄已手足全无。人们都知道汉初的戚夫人被吕后砍为“人豕”,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悲剧在黄子澄身上又得到重演。
所不同的是,戚夫人成“人豕”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死去,黄子澄则当即被折磨至死。他一家人不分老少,全被斩首,姻亲都被谪戍边疆。只有他的一个儿子改名为田经,迁居湖广咸宁(今湖北咸宁市),黄子澄这才没有绝嗣。
黄子澄曾躲藏在致仕的袁州知府杨任家中,杨任因此受到株连,亦被诛杀,两个儿子也被斩首,亲属谪戍边疆。
齐泰是另一“首恶”,他奉密诏赴外地募兵,以图复兴。当时悬赏捉拿齐泰等人,风声紧急。他原骑一匹白马,怕被官兵看破,便用黑墨把马染成黑色。因急匆匆赶路,马浑身出汗,马身上的黑墨脱去,被人认出,在广德(今属安徽)被人抓获,送往京师。齐泰不屈被杀,一家被“族诛”,从兄弟齐敬宗死难,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人被谪戍。其子刚六岁,免死,配给功臣家为奴,仁宗时才被赦还。
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今南阳)人。当明成祖连败李景隆后,乘胜南下,不意在济南为铁铉所挫。不长时间,铁铉和盛庸在东昌又大败燕军,致使燕军不敢再取道山东南下。当明成祖称帝南京时,铁铬率残兵驻淮南。燕将用计将其擒获,十月间送至京师。
明成祖亲自审问,铁铉反背坐于廷上,谩骂不止。明成祖让他回过头来看一下,终不可得。明成祖盛怒之下,命将其耳鼻割下。
明成祖命“碎分其体”,磔杀于市,时年三十七岁。铁铉的父母皆八十余岁,一起被安置到海南。长子福安,年十二岁,谪戍河池(今属广西)。次子康安,年七岁,起初发往匠铺,后被戮死。其妻女都被发在教坊司,充作大乐,实为官妓。
陈迪,是建文时的礼部尚书,明成祖将他召来责问,他抗辩不屈,骂声不断。他和儿子凤山、丹山等六人同日就刑。陈迪等人仍骂声不止,明成祖命将凤山等人的耳鼻割下,熬熟后让陈迪去吃,并问味道如何。陈迪答道: “忠臣孝子的肉,香美无比。”并继续唾骂,明成祖命将他们六人都凌迟致死。
建文遗臣中有许多人惨烈死去,难以尽述。尤其令人目不忍睹的是,他们的妻女也受到百般凌辱。
这些女子都被刺了字,在教坊司被人任意糟蹋。因为这时已是永乐十一年(1413),黄子澄妻子生的那个孩子十岁,显然是在教坊司被奸污后生的。
这些遗臣的妻女有不少人被折磨死在教坊司。有的死者尸体就被拉出去让狗吃了,有的女子被配给家奴,如果这家奴不是太凶残,身份虽低贱些,但对这些女子来说就算是较好的下场了。谢升的妻子韩氏被送往淇国公丘福营, “转营奸宿”,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刑罚。
在明成祖屠戮建文遗臣过程中,最惨烈、最为后人所常提及的大概就是方孝孺了。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之一,建文帝好读书,有了什么疑难问题,总是让他为自己讲解。临朝奏事,或行或否,经常让方孝孺在御前拟旨批答。建文帝对他十分尊重,言听计从,君臣相处甚谐。尽管方孝孺的父亲因“空印案”受株连被明太祖所杀,但他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正因为如此,也就埋下了日后这场悲剧的祸根。
明成祖由北平长驱南下时,姚广孝送到郊外,跪在明成祖跟前密托:“方孝孺素有学行,城破之日,他必不肯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点头答应。金川门之变后,方孝孺拒不迎降,闭门不出,并为建文帝穿丧服,昼夜啼哭。明成祖召用他,他不肯屈从,被镇抚伍云等人强迫着来见明成祖。
方孝孺身着丧服,终日号哭。明成祖让他的学生廖镛等人去劝说他,他对廖镛等人大声训斥道: “小子们跟我数年,难道还不知道义之是非吗?”明成祖不想杀他,将他系入监狱,并派人反复劝谕,但他始终不屈。明成祖要拟即位诏,大家都推荐方孝孺,遂召他出狱。他当众号哭,声彻殿廷。
明成祖一时颇受感动,从殿上走下来亲自问道: “先生无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方孝孺反问道: “成圣安在?”成祖道: “彼自焚死。”方孝孺问: “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 “国赖长君。”方孝孺说: “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 “此朕家事。”成祖一边说,一边示意左右,让他们把笔札交给方孝孺,并说: “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说: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按捺着火气道: “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以更大的声音答道: “便十族奈我何!"成祖顿时大怒,恨其嘴硬,立命左右将方孝孺的嘴割破,直割到两耳,复下狱中,大捕其宗族门生。每逮系一人,就让他到方孝孺跟前,让方孝孺看一看,但方孝孺却连头都不回。
此时的明成祖真可谓心狠手辣,除诛方孝孺“九族”外,将其朋友门生又列为一族,共称所谓“十族”。当差役奉诏逮系其妻郑氏时,郑氏和诸子已自缢而死。受此案株连被逮系的人甚多,仅被磔杀于市的即达八百七十三人,谪戍荒徼者不可胜计。方孝孺的弟弟名字叫方孝友,受株连被杀,方孝孺看着他慷慨就刑泪满双腮。
方孝孺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被逮系至京时,二人联袂投秦淮河而死。
在此之前,中国没有所谓“诛十族”之说,最重的也只是“诛九族”,这种株连已是极为残暴了。明成祖竟诛方孝孺“十族”,岂不是空前绝后的残暴吗?为此,后人有的否认明成祖“诛十族”之说。其实,确有其事。对所谓“九族”的解释,历代有些歧异,明清时期一般是指犯人的上四代和下四代,加上本人这一代。历代的解释不管怎样不同,从来未把朋友门生作为一族,而方孝孺确实株连到他的朋友门生。
方孝孺的气节确实感人。他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对建文帝忠贞不二,确有操守。
令人扼腕的是,方孝孺这副铮铮铁骨,偏偏遇上了敢于扭转乾坤、唯我独尊的明成祖,他容不得方孝孺对他如此冒犯,况且那些话句句都刺中了明成祖的痛处,终于酿成了这幕震惊后世的惨烈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