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在即位前,多次向建文帝上书,用的都是建文年号。但当他称帝后即予革去,实际上就是否认了建文帝。对建文帝所实行的一些制度、所上的一些尊号、改用的一些名称,明成祖悉数更改,一般的是恢复洪武时旧制。
建文帝曾“更定内外大小官制”,明成祖令尽复洪武旧制。明成祖恢复洪武旧制,显得明成祖才是明太祖的正统继承人。对建文帝更改洪武官制一事,明成祖曾叹息着对群臣说: “只如群臣散官一事,前代沿袭,行之已久,何关利害,亦欲改易。且陵土未干,何忍纷纷为此!”
所谓“散官”,明代也称阶官,即虽有其名但闲散无职事的官。其制始于汉代,到隋代才有了“散官”之名。
建文时,京城各门和宫中诸殿的名称都已改过,明成祖下令全部恢复洪武时旧名。建文时所上的谥号也重新改谥。建文帝追尊他的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则仍称朱标为懿文皇太子。
朱标的元妃常氏,建文帝尊为孝康皇后,明成祖复称她为敬懿皇太子妃。建文帝的生母吕氏,建文帝尊为皇太后。明成祖入金川门那天,曾把她迎至军中,向他的这位皇嫂述说了一通不得已才起兵的原委,后来让她和其子胶燃一起寄居懿文太子陵,仍称她为懿文太子妃。建文帝的另外两个弟弟允桶和允燈都被废为庶人。
最惹人关注的是对明太祖和马皇后的改谥。建文帝上给明太祖朱元璋的谥号是“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原有谥号为“孝慈高皇后”。
在古代,谥字越多表示越尊崇。明成祖为了表示自己是明太祖的正统继承人,以极其隆重的礼仪对他的父母重新上谥号。
为了安抚归降诸臣,让他们免除疑虑,明成祖将建文时诸臣的千余封章奏取出,命解缙等人检查一遍,凡是关于民生之类的都保留下来,其他凡是有所干犯的都烧掉,以解除诸降臣的顾虑。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明太祖实录》是经三修而成的。对建文时所修的《明太祖实录》,明成祖说它“遗逸既多,兼有失实”,送命儒臣重修。
对这件事,后世学者多有考辨,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明成祖的这种说法不是他的真意。简单地说,明成祖的真实用意在于通过重修《明太祖实录》,把自己打扮成合法、正统和为明太祖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从而永远改变“篡逆者”的形象。
明成祖一即位,就命曹国公李景隆为监修,以解缙为总裁官,重修《明太祖实录》,于永乐元年(1403)六月修改完毕。后来,明成祖对这个改后的本子还不满意,又命姚广孝为监修、杨士奇为总裁官再次修改。今人所看到的《明太祖实录》,就是经三修而成的,头两次修的已被焚毁。 “实录”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因这种一改再改,从而有不少失实之处,给后来研究这段历史的人带来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