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宫廷中的帝王子孙一定是很幸福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除了锦衣玉食,他们并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要循规蹈矩地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脸上还要挂着一丝不苟的表情。除此之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地诵读儒家经典;他们偶尔外出郊游才能亲眼目睹到一些民间生活情趣。
每当他的皇帝老子要举行大祭时,朱棣和他的弟兄们都要随之去助祭。例如,郊祭,即冬至到南郊祭天,夏至到北郊祭地;谒庙,即谒祭太庙;此外还有正月初一和冬至举行的大型朝贺,他们都要参加。起初,朱棣和他的小弟兄们在服饰上与长兄没什么区别,都要“服况冕”。冕:五彩、九旒;衣五章,裳四章。即帽子有五种颜色,九条飘带。衣是指上身服饰, “五章”也就是五彩,即五种颜色;裳是下身服饰,有四种颜色。这是在最隆重场合穿的最庄重的服饰。
要是到了像初一、十五之类的朝见,则都穿“皮弁服”。各种祭仪和朝见成了朱棣众弟兄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这种场合都要规规矩矩,虽然都还年龄小,但绝不允许嘻嘻哈哈。第一次可能还觉得挺新鲜,但时间一久,其枯燥乏味是可以想见的。
另一项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学习儒家经典。朱元璋年轻时没机会上学,后来只是在马背上学了点儿文化,当他亲自撰写诏敕或什么祭文时,语句都是似通非通的。他为徐达墓撰写的碑文,谁也断不开句。
朱元璋一生都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为憾事。所以,他十分关注对孩子们的教育。朱元璋称帝的第一年,就在宫中修建了大本堂,作为太子和诸弟学习的场所。堂中藏有大量历代图籍,供他弟兄们观览。征聘各地名儒,轮班授课,教育太子和诸王。
朱元璋还找来一些才华出众的青年,让他们为朱棣弟兄们伴读。师父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儒,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宋濂了。宋濂前后十几年,向他们讲解“四书五经”,讲封建礼法,一举一动都要合封建礼仪。特别是讲到历代兴亡事迹时,都要详细说明某事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洪武二年(1369)四月,朱元璋又命心腹谋臣孔克仁等人“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新来的这些外廷功臣子弟,可能会给朱棣兄弟们带来些新鲜空气。
至于如何教育这些皇子们,朱元璋对儒臣们提出了他的教育方针:“譬如一块精金,要找高明工匠打造;有一块美玉,也要有好玉匠才能成器。有好子弟,不求名师,岂不是爱子弟还不如爱金玉吗?好师父要作出好榜样,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来。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理国家的,各功臣子弟也要做官办事。教育他们的方法,最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都能办好;心不正,各种邪欲都来了,这是最要不得的。要教他们切实
的学问,用不着像一般文士那样,只是会记诵辞章,没一点儿好处。"
朱元璋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他说出的话还是在理的。因为太子是他的接班人,他对太子的教育特别关注。有一次,他对殿中传御史郭渊文等人说: “这些孩子们的文章还做得差不多,只是对太子来说,重在端正他的心术,不要流于浮躁。”在朱元璋看来,学问重要,德行更重要。为此,他还特意找了一些品行端庄的文士,让他们当皇子们的宾客和谕德,随时随地向皇子们进行说教。
朱棣兄弟们不但要接受师父们的教育,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退朝回宫,趁朱棣兄弟们都在跟前,便指着宫中的一片空闲地对他们说: “这里并不是不可以建亭台楼榭,作为游玩场所,只是不忍心多费民财罢了。"
朱棣从他父皇那里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统教育。
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十七岁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准备让他们到外地去当藩王,他感到有必要让皇子们体验一下民间生活。这一年,朱棣兄弟们一起来到安徽凤阳老家,那时被称为中都。这里埋葬着他们的祖父母,也是他们的父皇小时候为大户人家放牛放羊的地方,这里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
在这里,朱棣仿佛看到他的父皇小时候是怎样受苦受难,创业是多么的艰难。他在这里住了三四年,民间生活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朱棣是个有心人, “民间细事,无不究知”。朱棣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认为自己能南征北战,不畏塞外风寒,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朱棣在凤阳的这段生活可看作是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他回去就要准备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朱棣的长兄朱标,在南京一带是出了名的大头太子,还是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郊,在效坛南边正式登基称帝。他追赠祖上四代,册封马氏为皇后,立朱标为皇太子。当时朱棣兄弟们都在场,他们还要按照事前的安排,由他们的二哥代表众兄弟向大哥祝贺。自此,朱棣这些小兄弟都要尊称长兄为殿下,他们虽然都贵为皇子,年龄也差不了几岁,但从此以后就有了身份尊卑的差别。
朱元璋认为,元朝经常发生宫廷变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急于解决这个问题。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掀起之时,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故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小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说是“遵古先哲王之制”,且看看古代帝王是怎样搞分封的,看看朱元璋又有哪些损益。
朱元璋认为,还是汉代的分封办法比较好,使封国和郡县相间,便于监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对朱棣本人,而且对有明朝的政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士都超过此数。
对这种分封的弊端,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早已看出,但说出来的人很少,是取明哲保身之策。著名的文士解缙率直敢言,他“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濞之虞”。说得最直率的大概就是那个平遥县的训导叶伯巨了。洪武九年(1376),叶伯巨上书言事,说明太祖“太过者三”,第一条就是“分封太侈”。
朱元璋见了叶伯巨的上书大怒,觉得这是离间他们一家骨肉,决定亲手除之,叶伯巨为此事死在狱中。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还为其完婚,妻子就是中山王徐达的大女儿。朱元璋听说她“贞静,好读书”,被人称为“女诸生”,就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结为婚姻,你的长女就嫁给我的四子朱棣吧。”徐达自然是满口答应,还要叩头谢恩。
徐氏于洪武九年(1376)被册封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亲。这时朱棣十八岁,徐妃十六岁。美貌贤淑的徐妃,后来成了朱棣打天下、治理天下的得力内助。
洪武十三年(1380)春,朱棣从凤阳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藩王的府邸“亚天子一等”,其他诸王都是如此。为了这件事,朱元璋还曾特地告谕诸王,要他们不要与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旧宫,不需要新建,他们新建的府邸则都要按规定办事。
可以看出,朱元璋对燕王寄有特别的厚望。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险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别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时间还早于燕王两年,都没让他们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给了燕王,其中似乎存有深意。
从朱元璋为诸王选的妃子来看,燕王妃是明王朝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而这种婚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联姻,在这一点上其他诸子也是比不上的。这对朱棣以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这时的燕王已是二十一岁的英俊青年。他没有留恋南国的美丽景色,而毅然面对北国风寒。他率数千护卫,浩浩****地奔赴北平,满怀着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踏上了他一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朱棣的青少年时代是起伏动**逐渐走向安定的时代,这段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朱棣后来的处世态度和生活道路。
朱棣出生于刀兵四起的年代,就在他出生那一年,陈友谅进犯应天,一些将领甚至要弃城逃跑。年龄稍大一点儿,他就知道了一些家世的情况。他的爷爷、奶奶都是挨饿死的,死时甚至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幸亏一个邻居发了慈悲,才有了一个葬身之地。
那时北方土地大半荒芜,到处“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很多地方的民户“亡绝过半”。朱棣称帝后还常说到农民的艰难,这使得他知道爱惜民力,役民以时,称帝后一度与民休息。朱棣称帝期间,勤勤恳恳,极力要建立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朱元璋称帝之时,朱棣已九岁了,后来长期生活在宫廷中,他亲眼看到,他的父皇为治理这个国家是如何呕心沥血的。朱元璋在临死前的遗嘱中说,自己当了三十一年皇帝, “忧危积心,日勤不怠”。这八个字实在是他辛勤一生的写照。对这些,朱棣都是亲眼看到的。
从历史上看,后世皇帝大都不如创业皇帝勤于政事,生活条件一优越,惰性便日益增长,懒于理事,耽于享乐。但朱棣不是这样,他继承了父皇的这种好作风,自己称帝后也是那样日夜操劳,使明王朝在永乐年间出现了少有的盛世景况。
朱棣就藩在北平,这是块形胜之地。金和元两朝都在这里建都,旧时宫殿尚存。燕王府邸就在元朝旧宫,虽然有点破旧,但依然保持着旧时帝王的规制。仅此一点就是其他藩王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旧时帝王宫殿,而在于北平所处的地理位置。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元朝时,北京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真正的华夷一体、四海浑一的王朝。
元朝定都于北京(那时称作“大都”),不只是因为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也不是简单地继承金朝旧都,而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结果。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成为联系长城内外、大漠南北的枢纽,也是联系南北各族人民的纽带。另外,北京形势险要,它的东南面是广阔无垠的平原,西边是蜿蜒起伏的山峰,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直到山海关外。山间的地势显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联结塞外和东北地区的咽喉。
这种无可代替的优越地理位置,对朱棣日后施展他的远大抱负无疑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条件。
朱棣知道父皇那种暴虐的脾气,也明白皇太子和众藩王间那种表面和气,内存危疑的复杂关系。他需要谨慎小心,要做一个胜任的藩王,要讨得父皇的欢心。
朱棣除了小心翼翼料理藩府诸事外还不断四处巡视,了解山川形势,体察民间疾苦。他为了日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他知道赢得民心的重要。
他并没有耽溺于享乐,而是处处留心民事,为自己日后有所作为做准备。朱棣心里十分清楚,他必须极力讨得父皇的赏识。他们虽是父子,但政治风云时有变幻,冷酷无情。朱元璋一句话可以将他废掉,同时,一句话也可以使他高升。
朱棣知道,父皇小时候受苦受难,当皇帝后一直提倡节俭,不喜欢奇珍异宝之类的奢靡之物。因此,他就不用这些东西来孝敬父皇,而是把能代表岁谷丰登的东西报送给朝廷。这样做果然奏效,朱元璋就喜欢这些东西。
从燕王和他众兄弟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燕王是较出色的一个。其他的藩王都不大争气。燕王的二哥秦王朱横,因行为多有过失,屡次遭到朱元璋训斥。后来朱元璋把他召到京师,准备废掉他。只是由于皇太子朱标多方劝解,才未被废黜。
秦王死后,朱元璋在颁赐的谥册中说: “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燕王的三哥晋王朱榈,就藩于太原,他在就藩途中就把膳夫鞭打了一顿。为此,朱元璋颁手书将其训斥一顿。晋王性情骄纵,“在国多不法”。有人告发他有篡位的“异谋”,朱元璋打算对他严加治罪,也是因皇太子劝解, “力救得免”。
此时的朱棣虽然还没有更多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但与之相比,他确实是众兄弟中十分优秀的一位。他的兄弟们有的沉溺酒色,耽于享乐,有的舞枪弄棍,不时干一些杀人越货的勾当。有的喜欢吟诗作赋,那就算好些的了。有的藩王低级下流,经常带几个随从驰逐郊外,有时抓住几个男女,剥光了衣服,看人家的窘样子取乐。有的藩王为了长生不死,就和一些方士混在一起,吃丹药。比起他的众兄弟们来,燕王朱棣显然是其中一个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