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人类非常宝贵的情感,是高尚道德的情操基础。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并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它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对他人的需要、情绪、情感的认知与理解。
同情心作为道德情感的一种,在维系和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拥有善良、纯洁的品性呢?专家以为,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
父母对周围有困难的人应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还应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要热忱地支持孩子“献爱心”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应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
2.注意细节,时刻不忘熏陶孩子
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将会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坏影响。爱心的缺失可能会让孩子不懂得表达与接受,也可能让孩子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3.尽可能创造条件,赋予孩子情感体验的多重机会
同情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只有当它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才可能逐渐的持久、稳定。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给孩子提供培养同情心的实践机会,并且不断强化。尝试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尝试和一些落后地区的孩子建立长期“手拉手”活动,切实感受他们求学生活的艰辛,从而产生同情、关爱之心;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健康群体组织的活动、聚会和交往,如社区中心组织的义务劳动、学校团队组织的看望照顾敬老院老人以及认养动物园小动物等,多给孩子提供接触陌生人与同辈和长辈的交往,使他在相处中学习及锻炼诸如关怀礼让、互相体谅、尊重等品质,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助人为乐,从而以同情、关爱之心待人。
4.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同情心”熏陶
有一位家长介绍自己如何用故事教育孩子的:
我曾经给孩子讲过布奇的《故事里的小木偶》,通过讲布奇和莫莫帮助小木偶找它摔断腿的故事,让孩子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感。告诉孩子看见同伴们摔跤了或者生病了.应该表示同情,并做出安慰、帮助等关心他人的行为。这种熏陶会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5.做个有同情心的父母
父母如何用同情心教孩子体味同情别人。
阿鹏的妈妈偶然发现同学阿南的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孩子还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让他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阿鹏的妈妈就找到班主任商量。老师说:“这个孩子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朋友,我看阿鹏很有爱心,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
回家后,阿鹏的妈妈对儿子说:“宝贝,你们班有一个同学现在很痛苦,因为他没有伙伴,但是他很可爱,你愿意和他玩吗?”阿鹏表示很愿意,就主动和阿南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慢慢地,更多的同学和阿南一起玩,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阿南了。当阿南对阿鹏说感谢的时候,阿鹏心里乐开了花。
由此可知,孩子的同情心是需要父母引导的。父母时时浇灌孩子心里的同情心之芽,才能使孩子主动为他人奉献爱心。
帮助弱小是最典型的爱心体现。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家长心里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多赞扬、多激励,用家长的爱去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6.同理心教育,让孩子从而学会同情
父母应该让孩子经常把自己痛苦的感受与别人在相同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以此体会别人的心情,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5岁的倩倩从小就非常有爱心,妈妈经常鼓励她去帮助他人。
有一次,倩倩跟妈妈上街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倩倩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爷爷,她看了看妈妈,妈妈正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倩倩。于是,倩倩主动走上前去,扶着老爷爷走过马路。
走到马路对面后,老爷爷十分感谢倩倩,夸她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时,走在后面的妈妈对倩倩说:“倩倩,你注意到没有?旁边的叔叔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阿姨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呢!”
果然,倩倩朝旁边一看,好多叔叔阿姨都微笑地看着她。小倩倩高兴地回答道:“老爷爷过马路时会很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帮助老爷爷过马路,是吗,妈妈?”
妈妈微笑地点点头。
可见,从小的移情训练已经使倩倩具有同情心了,而同情心正是爱心的来源。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
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是的,孩子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应对他们进行情感的启蒙教育。使孩子们从小讲文明、有礼貌,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只要家长们抓住机会,因势利导,一定会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感和同情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