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掌控淡定的心态淡然面对得失 保持理智,克服浮躁心理(1 / 1)

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可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人浮躁时会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中没底,精神紧张,对前途毫无信心。

焦躁不安。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

盲动冒险。由于焦躁不安,感性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违纪犯罪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观原因。

另外,还有些人会表现得无所事事,脾气大。

可见,浮躁也是一种病态心理。那人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呢?

从社会方面讲,主要是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患得患失,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变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就会盲从。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化、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个人、团队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没有可比性,得出的结论也没多大意义。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减少一些盲目的攀比,心理也不易失衡。

2.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

3.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理性的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就是如果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的心理,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最后的结果,急于看到工作的成果,却不能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如果能够坚持,真正的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工作,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好很多。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