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一方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必然会想办法说服对方,但是如果不能掌握交谈的主导权,那谈话就会偏离自己的轨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交谈中,谁控制了主导权,谁就能将双方的谈话引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其意义就像在战斗中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一样。主导权并不等于说话机会,不是谁说得越多就越主动。比如,领导者在听取员工汇报时,可能领导者并没有说几句话,但主导权仍由他牢牢控制着。
通过提问掌控主导权
高明的交谈者不会坐等对方失误和漏洞的出现,而是采取积极的手段来营造和夺回谈话的主导权。控制交谈的主导权,主要是通过提问实现的。得体的问话不仅要靠高明的口才,还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力。
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孟子就是用不断地提问诱使对方陷入被动,而自己掌握了交谈的主导权。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一位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该怎么办呢?”
“撤掉他的职务!”
“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很糟,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无言以对,这才意识到自己落入孟子设下的圈套了。
试想,如果孟子一上来就说“国家治理不好,应该把你这个国王罢免掉”,那样齐宣王不但听不进去,还可能翻脸不认人。孟子采用类似“诱敌深入”的方法,等齐宣王明白了他的意图时,已经无路可走,不得不听从他的劝告。而孟子在劝谏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主动,营造强大的攻势来辅佐自己成功。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孟子一步步的提问中,齐宣王没有任何的心理戒备,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孟子的思路走了。所以,会提问才可能掌握交谈的主导权。否则,问题提得不恰当,可能使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第一,提问要问得巧妙。要想问得巧妙,就在于要看清形势、分清利害、看准时机,才可以占有优势。除此之外,提问还要根据形势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比如,妻子问丈夫:“今天咱们吃什么?面条还是米饭?”不论对方如何选择,提问者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选择型提问方式多用于熟识的人之间。
有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事先为答话者定出了一个选择的框架,比如,父亲问儿子:“你打算几点做作业?8点还是9点?”作业是必须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这种方法往往只在强势的一方对弱势的一方时可用。
为了避免双方的尴尬,还可以提出一些委婉的问题,比如,某小伙子爱上了一位姑娘,但并不知道这位姑娘是否爱他,可又不能直接问,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双方难堪。
还有一种协商式的提问比直接的命令更有效。你希望对方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用商量口吻提出,比命令语气显得婉转得多。比如,老板对助理说:“你可不可以帮我发一封信?”
第二,不要提愚蠢的问题。既然提问要提得巧妙,那就不能提愚蠢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算是愚蠢的问题呢?有一个原则需要注意,那就是要问对方所知道的和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有能力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那你最好就不要问。否则,不仅会伤及答者的自尊,而且双方皆感没趣。另外,要提对方方便回答的问题。比如涉及对方的隐私或者不愿提及的事情,对方显然是不愿意也不方便回答的,如果你执意要对方回答,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谈话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不要提唐突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高明的问法使人心中喜悦,而愚蠢的问话则只会引起对方发笑甚至反感。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到主持者这样发问:“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的问话比较客气,但谁好当众承认自己的见解就是高见呢?不如这样问:“各位有什么想法呢?”
还应该注意,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不要不断地追问。对方不回答,肯定有其理由,一再追问就显得问者没礼貌和缺乏教养。
第三,不要问得不到真实答案的问题。比如去商店买蛋糕,问营业员:“这蛋糕新鲜吗?”无论蛋糕是否新鲜,他的回答肯定是“新鲜”。他再诚实,也不可能告诉你蛋糕不新鲜,否则,他明知蛋糕不新鲜,为什么还卖呢?所以,不要问得不到真实答案的问题。
通过反问扭转局面
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从一开始就掌握谈话的主导权的,但是当主导权为对方控制时,高明的交谈者还可以通过反问重新掌握主导权。有时候,反问得好,不但可以占据优势,还可以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你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机智式反问。萧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演出结束后,萧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一位观众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萧伯纳彬彬有礼地回答说:“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反对那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的演出吗?”萧伯纳的反问引起全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第二,疑问式反问。表示对某一问题的疑问,以结果来反问对方,意在强调问题的力度。比如,报纸披露了在某地某招待所召开的某会议的内容,从日程上看,为期五天的会议,只有半天安排正事,其余都是游览,有人问道:“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借开会之机游玩,为什么仍会有这种不知被报纸披露多少次的怪事呢?”
第三,讽刺式反问。有一次,萧伯纳去参加一个宴会。席间,有个年轻人在他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才华,好像无所不通似的。萧伯纳感到厌烦,便故意一本正经地说:“朋友,有了我们两个人,世界上的事情就全知道了。”年轻人得意地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呢?”萧伯纳说:“你什么都知道,只有一点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多么令人厌烦,而我恰好知道这一点。我俩合起来,不是什么都知道了吗?”这个年轻人窘得满脸通红,再也不夸夸其谈了。
以巧妙回答守住阵地
除了以反问来扭转被动局面外,还可以用巧妙的回答来守住自己的阵地。巧妙的回答首先要听清楚对方的问题,然后沉着应答,一定要避免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第一,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的回答。一位女士问一位教育家:“你能不能看出一个小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人?”教育家回答说:“当然能。如果是个小姑娘,长大后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男孩,长大后一定是个汉子。”这种看似“无效回答”并非真正全无效果,可能有很深的内涵,至少表明了不愿作答的态度。
第二,为了避免对方难堪,采用迂回的方式回答对方的问题。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老师回答说:“要是能抓紧点,他的成绩不会差。”显而易见,这个学生成绩不算好,但这位老师没有直话直说,而是委婉地用对学生的希望作答,既避免家长丢面子,也避免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
第三,有些事情纯属无中生有,所以根本没有解释和回答的必要。如果你解释反而会引起对方的猜疑,拒绝回答是避免对方猜疑的最好回答。比如,一位女孩问另一位女士:“有人说你讲过我的坏话,是吗?”女士回答道:“谁说的,你去问谁吧。”女孩无话可说,也没有根据去怀疑对方。
第四,如果对方的话夹枪带棒,那你的回答就不能像面条,否则你根本占不了上风。两女子吵嘴,一个说:“你要是个好人,为什么嫁不出去?”另一个说:“是啊,我可不能像某些人,随便找个乱七八糟的人,急急忙忙嫁出去。”一句话就把对方的讽刺如数奉还。
第五,有些场合,对方提出一些十分敏感或挑衅性的问题,不便直接回答时,间接作答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一位美国女议员对丘吉尔说:“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丘吉尔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会喝下那杯咖啡。”
又如,丘吉尔曾多次发表演说,力主与苏联联合抵抗德国,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替斯大林讲好话?他说:“假如希特勒侵犯地狱,我也会为阎王讲话的。”
答话要答得好,答得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应答者本身具备多种素质和对事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