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俚语法(1 / 1)

赢在幽默 萧胜平 424 字 1个月前

从前,有一个外地人在街上用方言吆喝卖豆腐:“豆腐,豆腐。”有人听成了“斗虎!斗虎!”街上的人一听,胆小者惊慌地四处逃走,胆大的围拢来问:“哪里斗虎?”这时,又有外地小摊主高喊卖馒头:“馒头,馒头!”人们又听成了“南头”,这些人就向南街跑去。来到南街,什么也没有。又遇到一个卖蒜者,用方言在喊:“大蒜啦,大蒜啦l”围观者一听,大失所望:“啊呀,打散了,打散了,真幸运。”

由于方言,致使“豆腐”与“斗虎”、“馒头”与“南头”、“大蒜”与“打散”相混,且环环相扣,给人误导,构成笑话。

方言是使用在一个小地区的本土语言,一般只为本地区的人们习惯使用。大众交际中,可能会引起语音隔阂,一旦误解,要么意义不明,要么产生笑语。

幼儿园老师说普通话,咬字不准。一天,临时有人来听课,她相当紧张。上课时:她取出一张图片,说:“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图片拿出来!”小朋友误听成把肚片拿出来,一个个翻开衣服,露出小肚皮。老师又问:“这图片上有什么?”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肚脐眼!”

生活中,由于方言表达出现笑话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位湖北人到:外地出差,一不小心把一双新买的鞋子掉入了一个井里。他忙找来竹竿,在井里打捞。周围的人见了,问他:“你在捞什么呢?”他回答:“孩(鞋)子,我的孩(鞋)子掉进去了!”众人大惊,忙加入“抢救”,忙乎了一会儿,才知道是捞“鞋子”而非“孩子”。

有个广东人到北京出差,迷了路,就问一位姑娘:“小姐,让我吻吻(问问)你啦……”话未说完,脸上“啪”地挨了一巴掌,打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冲着姑娘叫:“你这人怎么打人?”

“就打你这流氓。”

“你这么金(珍)贵呀,我吻吻(问问)你都不行吗?”

“啪”地一声,姑娘又是一巴掌过去。

这真是冤枉,方言造成的被打,真是可气又可笑。

上述的方言幽默是被动产生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创意,不妨主动用方言来娱乐一下,但切记不要像那位湖北人一样劳师动众,也不要像那位广东人一样不明不白挨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