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以为一个说话总是滔滔不绝的人,就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而生活中,有些人也常常以自己说话“滔滔不绝”为荣。殊不知,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像“机关枪”一样的表达方式其实让很多人都无法忍受。滔滔不绝地“演讲”,即便刚开始让听者精神为之一振,但次数增加、时间增加,就悄然质变了。
人们在说话时肯定都需要停顿的,不可能一直说个不停。因此,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停顿,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候,停顿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即使是世界上顶级的演讲大师和口才大师,也无法保证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会受到所有观众的喜爱,毕竟“众口难调”。当听众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哈欠连天、交头接耳的情况下,该如何来应对呢?很简单:停顿一下。只要你一停,观众马上就会静下来,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不说了”,这样也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大家把注意力重新凝聚到你身上时,你说的话自然会重新进到他们的耳朵里。
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有一次在日内瓦进行演讲,题目为《无产阶级和农民》,当时会场中有人蓄意搞破坏,将场内的秩序搞得十分混乱,基本上没有人在认真听演讲。面对这种情况,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慌乱,只是沉着冷静地大声地说:“假如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同你们斗争,那么我们来的时候就会……”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下来,场内也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普列汉诺夫,想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普列汉诺夫说道:“那么我们来的时候就会带着冷若冰霜的美女!”这句话一出口,会场上便轰动了起来,演讲也得以继续下去。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停顿,就可以带来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其实只是因为这个停顿唤起了听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他们十分期待停顿后面的话究竟是什么,于是他们的无意注意便转化成了有意注意。
“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任何喝彩,只有那震耳欲聋的寂静。”这就是停顿所能达到的最佳传播效果。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该停顿呢?很简单,当谈话进行到承上启下的地步时,也就是要提出重点或是总结思想的时候,就需要停顿。当然,停顿不仅仅限于声音的停顿,还可以配以动作、手势一同进行。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当面沟通还是电话交流,对上还是对下,我们在对话时,一定要懂得停顿,适时适度地停顿。停顿不仅仅是为了言者“休息喘气”,更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是对听者极大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让听者插话,让听者参与进来,产生互动,从而达到真正沟通的效果。同时言者可以更好地理清思绪,偏离的方向可以拉回,错的东西可以及时补救,后面的言语可以更加井然有序。
“您好,是王总吗?我是某某公司的业务经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向您推荐一下我们公司新出的产品,这是我们最新研发出来的,希望您……”在日常工作中,这种说话的方式是不是经常听到?这就是典型的不懂得停顿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谈话方式也会遭遇无情的拒绝,对方甚至可能不等你说完话便挂掉电话,或者你噼里啪啦地讲完,对方来一句“啊?你刚说什么”。此时的你,或许还会感到郁闷,明明已经说得够详细的,为什么对方却完全不为所动呢?学会停顿,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那么,究竟该如何停顿呢?当你说完“你好,是王总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闭嘴,等待对方问一句“你好,请问你是哪位”,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样做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的一个停顿就改变了对方的节奏,这时候他会更加认真地听你接下来会讲什么,也就增加了沟通的成效,不论你是要预约拜访或者推销东西,成功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假如你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很容易会使别人产生急促感,思维转不过来弯,也就对你所讲的话“不知所云”了。
停顿的含义非常丰富,它既可以表示深思熟虑,又可以引起听者的注意,还可以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总之,不同场合的停顿,能够为说话的人带来不同的效果。
只有真正学会和掌握了停顿,才能成为说话高手,才能让你更“惹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