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懂得分场合(1 / 1)

一个人,不管他多么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假使他说话不懂得分场合,那么不管他多么善于言辞,也很难有所成就。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就应该说不同的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份,不分场合,信口开河,就算你确实说了实话,但是留给别人的印象肯定是很不好的。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人际关系又怎么能好得起来呢?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懂得说话的分寸!不是所有的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合拿来公开谈论。要看场合说话,正式的场合说说笑笑是不恰当的表现,欢庆的场合说丧气的话是不恰当的表现,这些不恰当的表现有时候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说话要看场合。说到谈话的场合,在不该开口的时候,要做到少说话并适当地缄默;在该说的时候,就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有时候某些人的谈话虽然没有错误,但是因为不符场合,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曾经有报载,葡萄牙的环境部部长,只因不看场合说了句玩笑话就丢掉了乌纱帽。事情是这样的:

葡萄牙的阿连特加地区的水中含铝超标,已经致使16个人因脑受损医治无效而先后死去,医院里还有些同样的病人处于危险状态。政府决定彻底查清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为此,环境部、卫生部的负责人、专家们和有关的医生们在米纽大学举行讨论会。会后休息时,环境部部长指着医院的几个医生对大家开玩笑说:“你们知道他们和阿连特加地区最近死去的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吗?他们可以将那些人弄到回收工厂,从那些人的肾脏中回收铝。”

这当然是说笑话,怎么可能从人体中回收铝呢?但是,在这样不幸的令人焦灼不安的时刻和场合开这样的玩笑,实在是不应该。因而使这位环境部部长事后声明道歉,并引咎辞职。

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完全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典范。她不光会说好听的话,更重要的是,她总能把握住场合说话。

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丧父后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人未到,却先闻其笑,听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的感觉。

随后王熙凤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在现代社会里,仍然不乏这类“会说话”的人。他们通过这种巧妙的说话方式,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赏。会说话的人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他能够看准场合说出应时应景的话。而要想处处受人欢迎,也需要学习凤姐这种本领。除了看清说话对象,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情况来确定自己说话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说话的场景,避免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来。

说话要顾及场合。否则,再好的话题,再优美的话语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试想,在跟朋友谈心时,像做报告那样拿腔拿调,在悲哀、肃穆的葬礼仪式上讲话,像相声演员那样通篇幽默之语,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所以话随境迁的艺术第一强调的就是说话要看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