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所有权”理论(1 / 1)

超级心理学 郭 婷 927 字 1个月前

一天,王佳浏览网页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正在拍卖一只雕花的翡翠手镯。手镯雕工很精美,晶莹剔透。于是,王佳参加了竞拍,给出的价格是最高的,到了晚上也是遥遥领先。第二天,王佳上网查询,她的出价还是第一。她开始想象着这只手镯戴在手腕的温润感觉,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周围的人看了这只手镯一定十分艳羡。第三天,王佳又登录网站,却发现有个网友已经排到前面!王佳很激动,这还了得,有人会拍走“自己”的手镯!于是,她不管预先打算出多少钱了,接着出了更高的价格。

心理学家认为,这就是“部分所有权”的现象。想想看,是不是因为“部分所有权”,才导致网上拍价螺旋上升呢?是不是拍卖的时间越久,虚拟所有权就越能抓牢竞拍者,他们花的钱就越多呢?

美国心理学家丹·艾瑞里、詹姆斯·海曼和叶西姆·奥尔亨共同做了一个实验,探索拍卖如何逐渐影响竞拍者,并鼓励竞拍者一直加价。正如他们假设的,那些出价最高、参与时间最长的竞拍者,有着最强烈的虚拟所有权感觉。他们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一旦自认为某个东西已经属于自己,就会强迫自己出高价,以牢牢掌控其所有权。

所有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决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经历或生活故事时,也能够运用所有物的增加与减少这种方式。比如,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或者收获了什么、损失了什么等。

所有权是如此重要,关系到我们如何更好地享受新居、汽车、家具、时装等。然而,我们很少能对所有权做出理智的选择,因为人类本性中有三大非理性的怪癖。

第一种怪癖,是深深迷恋自己拥有的东西,甚至不能自拔。小孩子自己的玩具汽车、积木、芭比娃娃、模型飞机是断不会轻易送人的,不能说孩子小气,就是成人,也会“敝帚自珍”。假如你想卖掉自己的摩托车,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你还没有把它开到二手市场,就会回忆起,刚买回它时载着女友兜风的惬意,骑着它走过的风景秀丽的路程,在柳絮轻扬时如离弦之箭的风驰电掣……那时你比现在年轻好胜,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于是,一股怀旧之情溢满你的心间,让你对这辆摩托车难以割舍。当然,这种“自己的东西就是好”的心理不仅仅对摩托车,就是对其他的物品,也是一样。人们对于自己的东西,就是觉得好。

第二种怪癖,总是计较自己会失去什么,而较少考虑自己将从中得到什么。为什么我们对自己拥有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如此珍爱,即使想卖掉,也会标上高价呢?说到底,人们对损失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导致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东西还在自己手里呢,我们就已经为即将失去它们而忧伤了。

第三种怪癖,是由己推人。认为别人和我们一样,也对某物有着同样的回忆、情绪和爱惜。我们期望买我们摩托车的人也拥有那些美好的回忆,认为购买我们房子的人也会喜爱门前那株芳香扑鼻的丁香树。遗憾的是,买主可能只注意到发动机的杂音,也可能只留意地板的斑驳陆离。让买方和卖方用同样的角度看待交易品,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有权具有某些独特个性。比如,我们在物品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对它的感情就越深。假如你有了自己的新居,就会仔细打磨地板,任何角落也不放过;你曾自己组装家具,反复琢磨如何装起来,每个螺丝钉应该拧到哪里,最后再规划如何布置。单是想想这些,你心中就会涌起留恋的感觉。一般来说,你为某物花费的精力越大,做事的难度越高,过程越复杂,你留恋某物的感觉就越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诺顿把这一现象定义为宜家效应。

有时候我们还没有取得所有权,就已经认为某物属于自己了,并产生了拥有的感觉。这是所有权的第二个独特个性。可以说,虚拟所有权是广告业的主要动因,甚至在一无所有时,我们就已经把自己看作所有者了。

周末的家具商城简直成了“超级大卖场”。丽丽和老公置身其中,目不暇接。突然,小夫妻眼前一亮,一道广告语牢牢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沙发搬进家,一月可退货!本来,沙发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因为客厅的沙发早就有了,再买只能放进卧室。但这个允许退货的保证让丽丽决定买下来。于是,沙发顺利摆到了卧室。但是这时他们的观念已经变了,不知不觉地把沙发当成了“自己”的沙发,认为退还沙发是一种损失。起初他们认为,只是搬回家试用几天,不行就退掉,不想却掉进了所有权陷阱。

所有权不仅局限于物质的东西,也包括观点、看法、理念等。一旦我们形成某种观念,我们会对它过度热爱、依恋,视若心头之肉,一想到要失去它,就会难以忍受。那么结果如何呢?它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魅力四射而生生不息,令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