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看待自身问题(1 / 1)

反焦虑思维 郭 婷 1189 字 1个月前

一位心理学家的手记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对异地恋情侣,男人为了女人放弃了工作三年的岗位,来到女人所在的城市重新寻找工作,女人又感动又内疚,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男人,所以对男人无比体贴,百依百顺。后来,男人因有了新的恋爱对象,移情别恋,向女人提出分手。两人分手后,女人并不怨恨男人,相反,她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导致恋情以悲剧收场。女人曾经借给男人3万元钱,虽然女人自己也遇到了难事,生活困窘,但她一直没有向男人开口要回那笔钱。她认为错在自己,根本没有理由去要回那笔钱。

在这段恋爱关系中,女人虽然受到了很大的情感伤害,但她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想法:如果他没有因为自己离开原来的城市,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他们不会因遇到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而争吵,他也不会遇见另一个女人,他们自然就不会分手。因为男人曾经为她付出过,所以,她觉得男人才是受害者,而自己就是罪魁祸首,她实在不能找男人要回属于她的财产。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她询问自己母亲的看法。母亲说:“他为你做了那么多,你这就当作是给他的回报吧。既然你以前已经做了好人,你现在去要钱反而显得你很小气。”就这样,本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女人愧疚感的操纵下不了了之,女人只能独自承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

案例中,女人这种事事都认为自己不对的想法所引起的情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负罪感”。这种情绪伴随的观念往往是:“都是因为我的错,所以……”这种观念会导致人们心里产生一种很不好的感受。

当负罪感产生时,通常都是因为我们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或者说过的某些话感到负有责任,觉得不该这么做或者不该这么说。我们所批判的不仅是我们的行为,同时还批判了我们整个人。

“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是造成罪责归己误区的重要原因,比如“如果我再仔细一点,这道题目就不会错了”“如果我再瘦一点,那么男朋友就不会离开我了”“如果我比别人多工作几个小时,那么我一定会得到提拔”。这种思维误区的危害在于它和现实无关,只存在于主观的推理之中,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自尊和自信。如果你发现自己也陷入了这种思维误区,你就应该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完美,不存在没有任何瑕疵、不需要任何改进的东西。就像没有一个人会同时成为完美的职场强人、完美的伴侣和完美的家长一样。即使是那些我们公认的天才,也不可能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拍摄的电影、创作的小说或者技术发明视为完美,因为除了自身的局限性以外,还有很多不能被我们所掌控的外部因素。

当我们继续挖掘人们之所以会产生“都是我不好”这样想法的原因时,不妨先来了解一个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记录下一件“给他人带来巨大喜悦的事情”,结果十分有意思:学生们对自我的不同看法明显地影响到事件的叙述。那些具有高度自信的学生描述的情形多是基于自己本人的能力给他人带来快乐;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记得更多的是分析他人的需求,在意他人的感受,他们强调的是利他主义,而充满自信的学生则强调的是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见,缺乏自信的人总是会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从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正常需求,并进而转变为一种心态:一旦事情出了纰漏,就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因自己没有满足他人的需求而自责。尽管这种“老好人”的做法比起那些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做法来说并没有攻击性,但他们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精神代价,他们更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和抑郁情绪。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回到家中也不敢让自己松懈下来,不能放松地躺在沙发上休息,而是一点一点地拾掇着,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你开始责备自己,对自己不满——“你总是不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别人似乎没有这些问题:她们可以轻松地减肥,定期健身,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与恋人恩爱有加,房子和孩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使得你感到很内疚。

是时候改变这一切了,否则你将永远无法真正感觉到安全和自信。你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谴责究竟有什么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自责并不利于我们自信心的建立,相反会给我们的心灵增加负荷,让我们饱受内疚感和羞耻感的折磨。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自我意识,告别“我后悔”“我应该”“我不喜欢自己”的思维方式。

1.做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把注意力从那些让你自责的事情上移开,做一些别的事情,尤其是隐藏在你内心深处、你非常想做的事情,比如听一场音乐会,组织一场聚餐,去某个地方旅游,甚至仅仅是关掉手机,全神贯注地阅读一部小说。重要的是去做能够让你全力以赴、忘我投入的事情。不在乎结果,无所谓成绩,因为认真、热情地做一件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去的人,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能上,都比不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更为健康,并且可以消除人们对自己的不满情绪。心理学将这种状态称为“意识流”,即人们在这种状态下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2.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所说的“帮助别人”,并不是只关注别人的需求,无条件地付出,而是以自己的热情和能力给予他人适当的援助。这样做可以让你找到自我满足感。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乐于助人的行为会长期增强免疫力,保护助人者免受疾病困扰,保持自我价值。在美国的一项调查中,来自不同社会救援组织的几千名会员以及专职工作人员参与了调查,当他们被问及“在为他人服务时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时,被询问者一致回答是:“精神快感、充实能量以及增强自信。”这些社会工作者中的绝大部分感觉和以前的生活相比,心态显得更满足、更平衡,也感到更幸福。

总之,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在各种事情中应负的责任,切勿盲目夸大自身的“破坏力”。除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之外,还要认识到其他因素,这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受到保护,也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挫折,摆脱负面情绪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