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始,通常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人不敷出,熬得很苦。
这时继续撑下去,还是放弃呢?
作为一种生意,需要一定的技术、一定的关系网以及一定的组织,这三点,都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以一个曾从事多种经营的生意人来说,投身一门新的行业,或许会快一点上手,但在这一段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事倍功半。如果认为成绩不理想就放弃的话,便浪费了很多时间,接着又投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又要从头做起,十分辛苦,而且又不能保证这一新的尝试会很快有收获。
再者,一个人手上的资金很有限,一次失败放弃了,第二次又如此,这样下来,又能重复几次?
所以,一个人在创业之始,要好好地考虑和准备。下了决心,便要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闯到底。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可以尽早回头,那就是发觉自己根本做错了事,选错了生意,入错了行,不然的话,死棋也要把它下活,或者以死棋作为转移的基地。
做生意只要有不怕艰苦的大无畏精神,那么碰到困难,与其说是苦事不如说是乐事。
经济不景气就像一场风暴考验着每一个商人的智慧与韧性。谁能经历狂风巨浪依然屹立不倒,谁便是强者。风暴把柔弱的商人淘汰掉,而把坚强的商人留下来。
不景气像筛子把弱者筛掉,如果你是个强者便可留下来。
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韧性,那么危机正是赚钱的良机。
只要有这样的斗志,就是对生意无所知的门外汉仍然可以赚钱。知识可以学习,经验可以积累,最怕的就是缺乏斗志。没有斗志,那一定是一事无成。
没有谁希望不景气的来临,但很不幸的是我们必须去面对它。所以我们不妨将不景气当做“转祸为福”的机会。在不景气的时候,应借此机会实施改革,打好基础,以便在不景气消退时,获得长足的进展。这是任何一个有心的生意人都不该放弃的机会。
◆维持也是成功
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或许维持就是最大的成功。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中,必有大量的企业倒闭。如果您的企业能够维持下来,将是巨大的成功。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您可以用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好的营运资源,例如一些优秀的工作人员、良好的设备等。
其次,不景气的市场中,仍然会有一定的生意,剩下的企业或许就是“奇货可居”,并相对容易地获得倒闭企业的市场机会与市场份额。
第三,当市场景气回升,你可以立即展开业务,几乎没有创建过程与启动过程,获得市场的先机。
◆维持是赚钱的前提
在营运实务中,维持是生意人能够赚钱的前提。尽管你的事业处于一种维持状态,但多少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基础与影响,这便是你获得业务的基础。一个简单的常识,做生意之前双方要相互考察,一个处于维持状态的生意要比刚开创的生意好得多。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守着一个维持的企业,就有可能获得一笔大生意。
◆打破维持状态的策略
做生意的都想赚钱,长期处于维持状态谁都不会心甘。因为,维持是可以接受的状态,而不是努力追求的状态(市场环境恶劣是例外)。所以,要想方设法打破生意的维护状态。
以下一些原则可以帮助生意人打破维护状态。
首先要判断自己事业处于维持状态的真实原因,是创建过程的必然阶段、市场原因还是自己企业竞争力的相对低下,只有了解了真实原因,才能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
市场环境好,景气上升,打破维持状态的措施应当采取进取性策略与措施,如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增加设备与工人,必要的广告等。增加投入往往能够打破维持的状态。
市场环境不好,应当保存实力。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赚钱的一定是行业的佼佼者。这时应当降低利润率,降低营运费用,并维持合理的市场规模。牢记一点,降低营运费用,也是增加利润的重要方式。
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一定要做稳妥的生意,不要做风险大的生意,因为你的客户可能倒闭,并直接殃及你的事业。
有些生意人,不能守,失败就要放弃,想保持元气,以图再举。但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差不多在开始时都会出现困难,渡过了难关后,前面就是康庄大道。若在这黎明前一刻的紧要关头就放弃了,或许会再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有些赚不到钱的生意人,总认为自己之所以赚不到钱,是因为顾客太挑剔,经营成本太高,经济气候不佳。他们大多还认为自己今天境遇不佳,是年幼丧父,或家庭贫困,或社会风气不佳,或政治动**所致。总之,满腹牢骚,除了自己以外,其他的都不合意。这种人,没有谁会同情他,也没有谁会对他抱什么希望。
惟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后果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正视自己、调整自己,从而走出失败的阴影。若一味抱怨,把责任转嫁给他人,从不想想自己有什么不足,每天我行我素,只会越陷越深,最终成为完全无用的人。
◆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成功及挫折
即使是生意场上吒咤风云的人物,也饱尝过挫折的痛苦。
在那些成功生意人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他们认为“挫折”。
只是成功路上所经历的一段必然路程。要想成为一个胜利者,他必须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对待。他也许会暂时撤退,但他在心理上不会屈服。挫折算什么,只不过是成功者胜利后引以为自豪的勋章而已。
如果失败者把挫折看做是一场灾难,那他就有可能被毁灭。
因为挫折在心理和精神上打垮了他,使他精神颓废,萎靡不振。
古人云:哀莫在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被挫折压垮了,那他才真正成了一个失败者。
你究竟是一位胜利者,还是一位失败者,并不在于你是否一时一事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而在于你如何对待你的成功和挫折。
◆尽人事以待天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刚开看好的外贸公司就碰上“9·11”;刚开热门的旅游公司就遇上“SARS”,对刚起步的生意来说自然是一场无法预料的沉重打击。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就是绞尽脑汁,搜集了许多情报,也无法掌握事态的变化。在商场上也是一样,有时算定某种行业好,一做下来,不巧碰到行业的大萧条,不得不关门大吉。有时某行业或某些商品原以为过时了,不料突然来个什么事故而复兴起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局下,很难完全掌握住消费者的心理,他们是善变的。但他们的消费倾向无论转向东或转向西,都可能使你兴或衰。在这种情况下,生意人只能用“尽人事以待天命,来安慰自己。
但是,所谓“待天命”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建立在“尽人事”的基础之上。
消费者的心理虽然是多变的,但无论怎么变总不会一下子变得太离谱,一定有蛛丝马迹可寻。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变化都可穷究出它的原因来,像“9·11”及“SARS”这样的灾难总是不多的。
因此,谁能见微知著,在大祸来临之前就能及早警觉,逃之夭夭;在大利面临之前,也能把握机遇一举成功,那么,一定可以稳赚不赔。
当然,所谓稳赚不赔是就长期的结算而言,绝不是单指局部或暂时的胜负。局部战场上暂时失利,在任何商场中都可能发生,那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听天命”了。现在要特别叮嘱门外汉的两点,一定要“尽人事”。
第一就是注视时事,见微知著。从世上大事到街坊小事,都可能对你的生意发生影响,一定要密切注意。
第二就是长期规划,短期决战。做生意当然要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如果误选了没落行业且投下巨资,结果必将是血本无归。但无论怎样有前途的行业,总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些波折。因此,虽然看准了一宗生意做下去一定会赚钱,也不能把一辈子血汗所攒的资金全部投入。要“狠”下心来抑制住自己心中的那份冲动。否则,一旦看走了眼,局势突然逆转,岂不是难以收拾吗?多数生意人只知道在生意中对别人狠,却不知道对自己“狠”——“狠狠地”控制自己的冲动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