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路边的景色与过往行人全然不顾。一个人拦住了他,问:“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留下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又一个人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他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
一个人拦住他:“老头子,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
“是啊!”老头回答问话时,回头看了那人一眼时,猛地一惊,一行眼泪掉了下来。原来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他寻找了一辈子,可幸福之神实际上就在他的旁边。
人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有得到亦有失去,每一分收获都必须有所付出,这种付出与得到的交换是否值得,是否给自己带来幸福,每个独立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准。温莎公爵为了心爱的人而付出了江山的代价,但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古时一位国王非常想请一位大学者出山,当他亲自去请这位学者时,学者正在大木桶中洗澡。国王问学者有什么要求,学者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国王怒而离去,虽然学者失去的是权贵,得到的是自由的阳光,他也是幸福的。
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美丑,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从而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优雅地享受自己的幸福。
从前,有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向圣人请教如何能够让自己变得幸福。圣人告诉他找到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国王听后派自己的仆人们四处寻找自认幸福的人。仆人们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冈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仆人们问。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那个人回答说。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何谓幸福?法国小说家方登纳在《幸福论》中所阐述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呦!留着吧,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生活中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但不久以后,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原来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这个寓言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事实上,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一位少妇回家向母亲倾诉,说婚姻很是糟糕,丈夫既没有很多的钱,也没有好的职业,生活总是周而复始,单调乏味。母亲笑着问,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多吗?女儿说,太多了。母亲说,当年,你父亲上战场,我每日期盼的是他能早日从战场上凯旋,与他整日厮守,可惜——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我真羡慕你们能够朝夕相处。母亲沧桑的老泪一滴滴掉下来,渐渐地,女儿仿佛明白了什么。
我们在追求着幸福,幸福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的山中,在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幸福风景,往往没有悉心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如果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那么,只顾盲目地寻找终点在何处,将要失去多少沿途的风景?其实,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
人往往喜欢比较,也容易向那些现在比自己处境好的人看齐。人的惯常思路是:“他有什么,我也应该有”“他因为有这些东西,所以比我幸福”,而从来不去计较“他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要知道我们不是别人的复印件,我们是一个天然而成的自己。即使我们有一天变得高贵变得有钱,我们也还是自己。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身隐别人给自己设定的方式,顺从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钱人物质生活优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钱人不一定有幸福,更重要的是人家的幸福未必就是自己的幸福。放弃自己的追求,跟随别人的足迹,就会偏离自己人生的轨道。我们可以追求钱,但是幸福生活的标准本身并不是由那些富人们定出的。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态度。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幸福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对每一件事物、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问题在于许多人都经常把自己拥有的视为粪土,而把别人手中的东西视为珍宝,得不到的就是好的,心常常随着贪婪的目光而驿动,晕头转向地跟着人家跑而随手丢掉自己拥有的非常珍贵的东西。
恩格斯曾经在《自白》中风趣地回答了“你对幸福的理解”这一问题,他说:“饮1848年的沙托—马尔高酒。”这种酒是产在法国波尔多市的著名的红葡萄酒。作为一个伟大的战士,他的饮酒之乐同对于1848年间革命风暴的眷恋之情,达到了交融。恩格斯还说道:“在春光明媚的清晨,坐在花园里,嘴里叼着一支烟,让太阳晒着脊背,没有比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更幸福的了。”
也许我们达不到伟人所追寻的境界,但我们绝不能给自己制定那些虚无缥缈的终极目标,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你手头的每一件小事中。
获得幸福最多的人是那些心中有爱的人,他们甚至能够爱那些在太阳下闪烁、创造出彩虹的小小的肥皂泡,他们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