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共和国》第十卷中,有一段关于“幸福”的美妙的神话,即阿尔美尼人埃尔下入地狱,看见灵魂在死后所受的待遇的故事。
一个使者把他们集齐在一起,对着这些幽灵做如下的演说:过路的众魂,你们将开始一个新的旅程,进入一个肉体中。你们的命运,并不由神明代为选择,而将由你们自己选择。我们将用抽签来决定选择的次序,第一个轮到了的便第一个选择,但一经选择,命运即已决定,不可更改的了……你们要知道美德并没什么一定的主宰,谁尊敬它,它便依附谁,谁轻蔑它,它便逃避谁。各人的选择由各人自己负责,神明是无辜的。
说完,使者在众魂前面掷下许多包裹,每包之中藏有一个命运,每个灵魂可在其中拾取他所希冀的一个。散在地下的,有人的条件,有兽的条件,杂然并存,摆在一起。有专制的暴力,有些是终生的,有些突然中途消失,终于穷困,或逃亡,或行乞。也有名人的条件,或以美,或以力,或以祖先的美德。也有女人的命运:**的命运,淑媛的命运……在这些命运中,贫富贵贱、健康疾病都混合在一起。轮到第一个有选择权的人时,他兴奋地上前,看着那一堆可观的暴利。他贪心地、冒尖地拿起,带走了,随后,当他把那个包裹袋搜罗到底时,发现他的命运注定要杀死自己的孩子,并要犯其他的大罪。于是,他连哭带怨,指责神明,指责一切,除了他自己之外,什么都被诅咒了。但他已选择了,他当初原可以看看他的包裹啊!
看看包裹的权力,我们都有的,一切都在包裹里。
人,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幸福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在现实中感受或意识到的幸福,通常表现为自身需要的满足状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便会产生内在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满意足的状态,植根于人的需求对象的土壤里。
问题是,欲望的满足能不能成为必然幸福的定律。伊壁鸠鲁曾经谈到,欲望可分为三类:“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不必要的,又有些是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他举例说,面包和水属于第一类,牛奶或奶酪属于第二类,人们偶尔享受这些东西;第三类就是那些虚妄的权势欲、贪财欲等,理应舍弃。伊壁鸠鲁进而认为,只有自然而又必要的欲望,才会与幸福相关联。也就是说,人的需求越少,越容易获得满足。
贪欲越少,生活越幸福——这是一条古老的,然而远未被所有人认清的真理。你越习惯于奢华的生活,你就越发陷入被奴役的地位:因为你的贪欲越多,你的自由受到的限制就越大。
我们常常把贪欲解释为正常的人性和人生的动力源,因此我们常常受到贪欲带来的无期苦痛和莫名的烦恼。
除贪欲外,还有傲慢、情欲、懒惰、嫉妒、愤怒和无度,都是生命苦痛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