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家苏浚在其《鸡鸣偶记》中对朋友的类型做了一个生动地勾勒——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苏浚所言的大意是:在道义上互相砥砺,有了过失互相规劝,这是畏友;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情况危急的时候,都可以相处得好,生死关头也可以互为依靠,这是密友;甜言蜜语像糖一样可口,东游西逛,形影不离,这是昵友;见利互相争夺,遇到祸患互相倾轧,这是贼友。
一个人交什么朋友,这的确是一件大事情。苏浚在这里把朋友分为四种类型: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在这几种朋友中最好的是畏友,拿苏浚的话说,畏友就是在道义上能够相互砥砺,在过失上能互相规劝的令人敬畏的朋友。其次是密友,再次是昵友,最后是贼友。后面这三种是不值得提倡和效法的。密友容易丧失原则,昵友毫无意义,贼友见利忘义,互相倾辄,所以古代贤者都特别珍视“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情谊。
宋代岭南大学者何坦在《西畴常言》一书中说:“交朋友必择胜己者,讲贯切磋,益也。”意思是说,要与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以便向他学习,同他切磋学问,增长知识和才干,从而做到“道义相砥,过失相规”。陆游在《跋王深甫先生书简二》一文中也曾说道:“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于严师畏友之间,不敢萌发一毫不善意。”陆游把畏友与严师并列,可见畏友的作用是十分大的。畏友也可以说是“诤友”。所谓“诤友”就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诤友”的作用和“畏友”的作用是一样的。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谏诤》中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总之,无论是“畏友”,还是“诤友”,都是品行端庄,敢于直言相劝,令人敬畏的朋友。
一个人要结交“畏友”“诤友”,首先,要有雅量。因为这样的朋友说起话来不拐弯,不粉饰,甚至还会带点火药味,听起来会感到不顺耳。所以,要想听得进“畏友”“诤友”的批评和意见,确实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闻过则喜的修养。否则小肚鸡肠,一听不同意见脸色就变,那就很难交上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直言相规相劝的朋友。其次,要正确对待朋友的失言。敢于直言相规的朋友,往往快人快语,“快”就难以周全,甚至会失误。况且,朋友的素养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也有差异,难免有失之偏颇的情况发生。因此面对不妥当的直言规劝,不要求全责备,只要他的话有一点儿可取之处,就应虚心接受,即使批评的不正确,也应引以为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有益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要想真正地结交“畏友”“诤友”,还必须疏远“贼友”。所谓“贼友”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人。小人是没有真正的朋友的。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对这个问题讲得十分透彻。他说:“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这是因为“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相反相贼害”。这就是说,如果你交了一个小人为友,你春风得意时,他会奉承你,取悦你,其目的是想从你那里得到某种好处。一旦你陷入逆境,他就会翻脸无情,甚至落井下石,反咬你一口。在小人眼里,既无道义,又无情分,有的只是一个“利”字。他们把朋友之交仅仅看成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实用关系。与这样的小人交朋友,岂不悲哉?所以,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辨明是非,结交那些真正品行端正,对自己的毛病敢于直言相规的人做朋友。
历史上,有许多贤人志士都特别注重结交那些“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例如,三国时期吴国的吕岱和徐原交情深厚。徐原很有才能和志气,性格率直,不喜欢绕弯子,讲话直截了当。吕岱有了过失,徐原总是不客气地提出批评。有人看不惯徐原这种率直的态度,便在吕岱面前议论。吕岱说:“这正是我看重徐原的地方啊!”后来,徐原去世,吕岱哭得很伤心,他说:“徐原是我的益友,不幸早死,从今而后,我还能从哪儿听到自己的过失呢?”再如晋朝的祖士言志不得酬,常用下棋来排解苦闷,成了一个“棋迷”,为此旷废了不少时间。他的朋友王处叔规劝他说:“夏禹惜寸阴,足见时间之宝贵。现在天下倾覆,许多旧事都因为没有记载下来而泯灭了。你小时生长在京都,年长宦游四方,国家大事你都历历在目,何不把它记述下来呢?国史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国事得失的看法,你又何必用下棋来排解苦闷呢?”祖士言采纳了王处叔的建议,从此全身心致力于“披阅文史”。又如,韩愈的朋友张籍也是一个“畏友”。张籍曾经一再写信给韩愈,批评他在发表议论时,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及喜欢赌博等缺点。韩愈在信中说:“当更思而悔之耳”,“敢不承教”。宋朝的寇准与张咏是好朋友。张咏认为“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有一次,在两人分别的时候,寇准特地问张咏:“你有什么话赠给我呢?”张咏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弄不明白张咏的意思。回来翻开《霍光传》来读,看到上面有“不学无术”的话,这才恍然大悟地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以后寇准便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名相。
上述这些事例使我们看到,结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乃是我国古代先贤们交友的一个优良传统。结交“畏友”对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