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交以“诚”,此乃至理,那为何又要分等级?分了等级那不就不诚了吗?
古时有个地方绅士,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常向人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年轻举人任某也是他的“朋友”之一。任某问他:朋友这么多,你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
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交朋友却不一定都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利益,心存坏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心存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绅士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呀!”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计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朋友级”“点头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
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开的程度。
“我在外做官时就是因为人人都是好朋友,受到了不少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心灵上的伤害,所以今天才会把朋友分等级。”他说。
把朋友分等级听起来似乎现实无情,但听了那位绅士的话,我们会觉得分等级的确有其必要——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要把朋友分等级其实不容易,因为人都有主观的好恶,因此有时会把一片赤心的人当成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会把凶狠的狼看成友善的狗,甚至在旁人点醒时还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非得到被“朋友”害了才大梦初醒。所以,要十分客观地将朋友分等级是十分难的,但面对复杂的人性,你非得自己把朋友分门别类对待不可。心理上有分等级的准备,交朋友就会比较冷静客观,可把伤害减到最低。
要把朋友分“等级”,对感情丰富的人可能比较难,因为这种人往往在对方尚未把你当朋友时,他早已投入感情。而且把朋友分等级,在他看来会觉得有罪恶感。
不过,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学习,慢慢培养成习惯,等到了一定时候,自然热情冷却,不用人提醒,也会把朋友分等级了。
分等级,可像前述那位绅士那样细致,也可简单地分为“可深交级”和“不可深交级”。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
另外,也要根据对方的特性,调整和他们交往的方式。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方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眩惑,结果把坏人当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目前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把朋友分等级,因为你这时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你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权和钱时,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级不可了,因为这时的朋友有很多是另有所图,不是真心与你交友。
一个真正的朋友就是一份最珍贵的财产,而我们很少为了获得这份财产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