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麦高芬:悬念的副作用(1 / 1)

(译注:麦高芬是一个电影术语,指在电影中可以推展剧情的物品、人物或目标,例如一个众角色争夺的东西,而关于这个物品、人物或目标的详细说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会有交代,有些作品则不会,只要是对电影中众角色很重要,可以让剧情发展即可算是麦高芬。)

电影制作人和电影爱好者可能对麦高芬的概念很熟悉。许多人可能没有完全理解的是麦高芬在悬疑电影中担当的角色,以及为什么它会存在。

关于麦高芬的定义存在许多模糊之处和误读。虽然它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情节设计,但我意识到,对希区柯克来说,它的意义更为深刻。他一定很早就意识到,通过强调视觉叙事,情节的某些方面可以被最小化,甚至,若无观众关注便被完全删除。

这是运动图像所特有的现象。电影需要精简,这与其他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戏剧和小说中,没有特写镜头,没有反应镜头,也没有视觉构思。戏剧和小说中的思想是通过文字建构起来的,而这些文字在故事中比在电影中更重要。电影更像是一场白日梦,事实和话语并不能像其他形式那样真正驱动观众。

因为你通过电影手段(手、脚、物体、拟人化的摄影机等)吸引观众,对角色产生高度的同理心,他们困境背后的原因对观众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好的事情并不重要。麦高芬的唯一用途是作为关键因素,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不妨这样想:

○ 故事是一辆车。

○ 角色是车上的乘客。

○ 麦高芬是推动车辆的一种新型能源。

乘客们坐在由麦高芬提供动力的汽车里。他们打开点火装置,马达就工作了。无人问及原因。能源发挥着作用。麦高芬可以是汽油、蒸汽、太阳能——什么都行——汽车向前行驶,乘客都很高兴。当他们发现燃料是什么时,他们的反应很简短,“哦,太棒了”,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麦高芬使得电影区别于舞台剧。在舞台上,观众坐在一个座位上,从一个角度看完整部戏。情节就意味着一切。在电影中,你移动摄影机,向观众展示细节和秘密;你戏弄他们,欺骗他们,给他们惊喜。你让观众如此强烈地参与到你所创造的视觉世界中,以至于情节变成了一种形式。我把它比作电子游戏。

换句话说,麦高芬是我们在这本书中探索的所有事情的副作用。通过围绕手、脚、物体、秘密、死里逃生、镜头编配、导演和观众之间建立一个活跃的游戏,看电影的乐趣不再依赖于故事本身。

简单地总结一下:麦高芬是一种情节设计,或者说是一种噱头,作为电影前进的动力。

它通常是一个物品,或者一个想法,或者一条信息。

○ 在一部谍战片中:是恶棍们寻求的秘密计划。

○ 在一部谋杀悬疑片中:是一个将给嫌疑犯定罪的证据。

○ 在一部心理惊悚片中:是焦虑的一个触发点。

以《冲破铁幕》(1966年)中的麦高芬为例,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公式。虽然迈克尔和古斯塔夫关注这个问题,而且双方都会使用政府权力来掩盖它,但是观众却不在乎。我们只关心迈克尔和他的未婚妻莎拉能否毫发无伤地逃离德国。他们逃跑的原因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这只是一个构建所有这些有趣的悬念场景的借口。

《艳贼》(1963年)里的红色又如何呢? 每次玛妮看到红色,她就吓坏了。红色是她心理困境的一部分,与童年时看到大量血迹的创伤事件有关。好吧,很好。虽然电影与此事件无关。这部电影讲的是她被敲诈,然后又摆脱了牢狱之灾的故事。不管她是被红色、蓝色还是粉色的兔子吓到,最重要的是她会被吓到,所以马克会试图“解救”她。

《电话谋杀案》中的房门钥匙是托尼被定罪的证据。角色们到处走动,隐藏钥匙,这是一个很棒的“果壳猜测游戏”(译注:移动三个杯子,参加者须猜测哪个杯子扣着小物体)。但真正的悬念围绕于哈伯德探长能否骗过托尼,让他说漏嘴,揭露他在谋杀案中担当的角色。

钥匙可以换作其他任何物品。它只是一个“麦高芬”。

麦高芬是所有事情发生的原因,但一旦观众发现,他们就不在乎了。这就像一张百搭牌。如果故事是一道代数题,它就是x。它可以是任何东西。把x换成别的符号,结果还是一样。

这并不是说这个故事不重要。作家必须以聪明的方式呈现故事,而且一切都应该有意义。但是一旦你把故事框架安排到位,它就可以随时改变,因为你电影的主旨是表现风格,而不是内容。

希区柯克把这比作一位艺术家画的一篮子苹果。有人走过来,开始担心他画的苹果是甜的还是酸的。“谁在乎这个啊?”希区柯克问。“他绘画的风格和方式才是情感的来源。”(席克尔)电影制作就像绘画一样,是银幕呈现的风格创造了情感。

在第五部分中,我们探讨了如何使用细节来增加清晰度和张力。在第六部分,我们将退一步,看看演员周围的空间,以及如何操纵空间和环境来增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