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
2011年11月14日,《洛阳晚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采访文章:《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需要突破“废都情结”》,被访人是艺辛——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诗歌学会副会长。
记者:您是一位诗人,对文字、语言比较敏感。对王志纲工作室拟定的“中国洛阳,一个国色天香的地方”这个形象定位,您怎么看?
艺辛:“中国洛阳,一个国色天香的地方”,既形象,又传神,是令人振奋的诗歌语言,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国色天香”,最初是唐代大诗人李正封对牡丹的文学化描述,这种灵光一现的天才语言,几乎成了“甲天下”的洛阳牡丹的代名词。国色,是中国国色,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不仅明指洛阳牡丹,也暗喻洛阳保存着最久远、最纯正的中华文化,隐喻“中华文明原点”;天香,象征着千年古都,地位至高无上,“天朝上国,万邦来朝”,隐喻“东方锦绣神都”。
“一个国色天香的地方”,这句话,无论是牡丹实体和文化象征,都最适合洛阳,具有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
论道神都
有人说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然而,能称作“最早的中国”的古都,却另有其城,这就是洛阳。
洛阳,据天下之中,育三皇五帝,出河图洛书?。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之地;是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是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周公制礼、老子悟道、孔子问礼、白马东来)。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应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然而,应到不等于必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只有产业化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洛阳的崛起,有赖于其无可替代的古都文化的复兴,而文化复兴的渠道和载体,在休闲经济如潮涌动的今日,便是文化旅游。有鉴于此,在洛阳市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时,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把洛阳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任务,也才有了王志纲工作室的介入洛阳。
2011年5月14日,洛阳市党政办公大楼21楼东会议室,时任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郭洪昌等洛阳市主要领导热情接待了王志纲一行,并就洛阳发展问题展开交流。
王志纲说:到了洛阳,我有几个想不到:第一是这个地方的自然地貌如此之好,真是有皇家之气,比西安漂亮多了,原来觉得中原地区都是黄尘滚滚。这次看到真是一种中原江南似的感觉,这是比较震撼的事情。第二是这里格局这么好,元素非常齐备。第三是洛阳的基础打得这么好。在洛阳考察了一圈之后,我觉得很震撼。如果西安是单项冠军的话,那么洛阳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全能冠军。
但是洛阳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旅游如果还是景点观光游,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为观光没有目的地,只有度假休闲才有目的地。我认为洛阳可以扮演中原经济区的客厅和门户,它是目的地和集散地。
有人说,洛阳的男人都像曹子建,很有风度,女人的气质都像洛神,这个地方经过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是儒雅,骨子里的儒雅。底蕴是前途的基础,洛阳深厚优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爆发成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策划。
在随行的王志纲工作室深圳公司总经理段明看来,洛阳真的是一个全能冠军,在此能总体感觉到丰富的中华民族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的东西在这里集成,再由这里散发到中华的大地上。要了解华夏文明,就应从洛阳开始。洛阳打造国际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应是排在第一的,首先要在国际上发出声音来。
洛阳市市长郭洪昌先生说,洛阳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但是洛阳旅游的问题很多,人均滞留天数只有1.5天,人均消费496元。洛阳入境游客少,只相当于西安二分之一。洛阳旅游开发不够的原因是总体策划规划还不到位。
在洛阳市委副书记魏小东先生看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里提出把洛阳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历史文化名城,那么工作的核心就是国际化。这座城市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完全有这个基础,应该从国际化高度来统筹整个的谋划、策划和规划。而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说,面对洛阳丰富的资源,感觉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欠缺一条能把把各个环节、各个景点串联起来的主线。
作为一把手,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先生对洛阳的发展有着全面的清晰的思考逻辑。他认为,洛阳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经济的转型,就是由原来的231变成321。提出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正是洛阳实现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
要落实上述思路,毛书记认为这几点很重要: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
文化为魂,洛阳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文化,但洛阳的特色、洛阳文化的魂在哪里?毛书记说:“我想来想去,也和郭市长、魏书记多次交流探讨,但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后来,想到找大家给点化一下,邀请旅游界马克思级的人物参与策划”。
在毛书记看来,“神都”两个字应能把洛阳文化旅游串起来。神都是武则天时代对洛阳的称呼,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十三个朝代都选择了洛阳做都城,说明洛阳的精气神有其独到的神妙之处,今天如何挖掘和体现出来?去传承,去传播,去发展?
水系为韵。引黄入洛工程很快实现,洛阳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很有韵味的北方水城。集水韵之美与文化之丰于一体者,纵观中国,独洛阳而已,这是一种全能优势。
牡丹为媒。从武则天时期就把牡丹作为国花,“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改革开放以后,洛阳已经举办了29届牡丹花会了。以牡丹为媒,把一产三产给带动起来,实现真正的牡丹花都。
产城融合。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最后的落脚点是城。这个城必须有产业支撑,要符合旅游而且是国际旅游的标准,目标是生态宜居、宜游、宜购、宜业。
王志纲说:“毛书记提出的这些是深思熟虑的,对洛阳这块地方真是下了很大功夫。魂就是精气神,精华所在。这是抓手,抓住了要拎得起来。抓手有了,就像炒一桌菜一样,还要有项目。政府如果能一盘棋拎起来的话,神都再现不是什么大问题。必须先把战略理清楚,然后再操作。合作做事,最关键还是要能够心心相映,容易沟通。今天听毛书记这一说,我就非常清爽。要素齐备,怎么往下走要破解很多难题。”
宾主谈的尽兴,毛书记最后一句话,揭开了王志纲工作室策划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序幕:“非常感谢王老师和你的团队,我们的合作现在就算正式开始了吧。”
走读河洛
中华民族史称“炎黄子孙”,而河洛地区恰是炎黄二帝诞生和活动的主要地区,说河洛文化孕育了华夏文明,并非空隙来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一语道出了洛阳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洛阳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和沧桑?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和迷局?在众星闪烁的中国乃至世界古都群中她到底价值几何?在休闲旅游经济大潮中她又能有何作为?如何才能重聚世界的目光、复兴曾经的辉煌?带着这些疑问和嘱托,2011年6月中下旬,王志纲工作室深圳战略中心洛阳策划项目组在副总经理王振宇的带领下,深入洛阳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
历史上,十三王朝,五都汇洛,彪炳千秋;现实中,洛阳文化旅游的支柱,却少的可怜,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就是到洛阳必看的老三篇,可以把它们叫做洛阳主城区旅游的三菜,如果说还有一汤的话,那就是每年四月的牡丹花会了。这三菜一汤中,牡丹花会持续时间最短,却吸引最多的游客,创造最大的利润,历史上盛传的“花开花谢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决非虚言。但花开花谢已千秋,洛阳旅游依旧愁,牡丹带来的名与利,远胜过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一春过后,三季萧疏,更要命的是,无论是广受欢迎的一汤还是不可不看的三菜,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绝命死穴:只能一看而过。偌大一个洛阳古都,找不到足以令人流连不舍的一条街巷或一个院落。
贵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是名副其实的石雕艺术瑰宝,创造了中国石窟碑刻最多、开凿延续时间最长的记录,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研究和观光游览价值。
根据龙门石窟管委会和龙门石窟文化研究院相关领导的介绍,在龙门石窟31.7平方公里的地域上,除了石窟核心保护区,其他地块已经展开了产业规划。工作室策划调研组带队人王振宇在现场与当地人士的交流中即兴认为,龙门伊阙,山柔水媚,诗意天成,禅境悠然,如何在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龙门的聚集效应与休闲体验功用,把它变成世界级的休闲度假吸引物,变成一个艺术殿堂般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变成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抓手,是个重要课题。
如果说龙门可成为雅俗共赏高下相得的休闲度假平台,那么白马寺和关林就应既是大众观光的对象,也更是特定细分群体的深度体验载体。
白马寺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开创了中国佛教的5个第一: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中国第一座佛塔齐云塔;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中国第一译经道场--“空中庭院”清凉台;中国第一个汉人出家人。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在当今盛世,白马寺还在不断扩建。由印度政府出资建设的印度佛殿在白马寺已经完工并开放。据介绍,佛殿开光时,印度总统也参加了印度佛殿的开光仪式;泰国佛殿规划在建已初步展露外部形态;日本佛殿也在规划筹备中。
遗憾的是,白马寺在今天的名气、香火和旅游贡献率还远逊于近在咫尺的少林寺,白马寺释延武法师表示,白马寺希望逐步恢复当年胜景,恢复释源辉煌,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在探讨中。
至于关林,也非同寻常,一般人只知道关庙不知道关林。关林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在古代平民老百姓的墓葬称为坟、达官王侯的墓葬称之为墓、帝王的墓葬称之为陵,而只有圣人的墓葬才称之为林。目前,我国只有两个以林为号的墓葬,那就是曲阜的孔林和洛阳的关林。一个以文为圣,一个以武为圣。
关林管理处介绍说,关公精神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各地建有关帝庙台3万余座,但是真正以关林命名的只有洛阳这一座。目前,关林占地200余亩,年接待游客人次约50万左右,年收入约700万元,每年一度的关林朝圣大典,是洛阳一项重要节事活动,吸引了包括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众多知名华人参与,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知名人士拜谒并题词。策划调研组觉得,关公不仅是忠义的化身,还是民俗中的武财神,在全球华人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尤其是对华裔商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如何挖掘关公文化,并以关林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形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号召力,值得深入研究。
以上三菜一汤是洛阳旅游已经成型并在经营中的项目,至于洛阳作为千年古都的都城遗址,那基本都深埋地下,考古都难,遑论开发了。历史上洛阳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线分布,二里头(夏朝都城、华夏第一都、最早的中国的证据)、偃师商城、汉魏故城都只是郊野中一片考古挖掘地,难以休闲化开发;而周王城和隋唐城已经是现代建成区,成片复兴开发代价昂贵,隋唐都城中轴线的恢复是个难题;但隋唐城核心区东侧的金元城即丽景门板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还算具备较好的成片休闲化发展的潜力。金元城老街区的临街门面以明清建筑风格进行过初步整理改造,汇聚着洛阳本土特色的餐饮、购物等小型商业设施,总体粗陋,多服务于本城居民。
在丽景门瓮城内,有一家洛阳三彩店,其主人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他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创造“三彩艺”平面壁画等工艺品,已出口远销到美国、英国、澳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世界级时尚艺术品。郭爱和先生认为洛阳的文化厚重的不知道做什么好,要找到洛阳文化的根,目前“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口号并不妥帖。从旅游上说,怎么把洛阳宣传成365天的旅游胜地很重要,应将老城区打造成一个不夜城,以隋朝大运河中心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觉得洛阳可以定位成“中华圣地,艺都洛阳”。
作为即兴交流,策划调研组王振宇认为,即使要做牡丹花城的概念,也不应仅仅是牡丹一枝独秀、一季独荣,因为洛阳花之美,不一而足,南朝的范云说:“洛阳城东西,长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唐朝的刘希夷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朝的朱敦儒说:“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欧阳修贬谪后怀念洛阳时写到:“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洛阳花开四季,皆可醉人,非独牡丹而已,应将洛阳打造成一座四季芬芳之城。同时,洛阳其实也是一座中原水城,伊洛涧瀍黄,五水绕洛阳,古人说洛阳“万家流水一城花”,水月风花,何其优雅浪漫,美丽宜居的古城街巷,游客到来,就像来到梦中的老家,如能营造出这种感觉,不火都难。
主城区考察之后,接着是马不停蹄的对周边几个重要区县的调研,南抵伏牛山中的嵩县、栾川,北达黄河岸边的新安、孟津。作为大洛阳外围的旅游羽翼,山水资源更为丰富,文化资源相对零散。北部是黄河和黛眉山,小浪底天下闻名,但旅游休闲价值相对低,黛眉山系的青要山传说为黄帝密都,但难以演绎。南部嵩县白云山虽号称人间仙境,但设施简陋,经营维艰,只有伊河源头栾川,虽距洛阳主城区最远,但旅游发展的最出色,政府层面重视旅游绿色发展并有相应推进和保障机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管理委员会,有力的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以其钼矿之富反哺旅游,加之老君山、鸡冠洞风光足以支持观光产业、并善以道家文化引导舆论、重渡沟乡村休闲颇具魅力、伏牛山四季滑雪场的开发也对冬季旅游产生了良好促进,在崇山之中,颇有鸾凤和鸣、祥和闲适之魅。但整体发展空间比较有限,且面临如何实现休闲度假深度消费的升级发展问题。
策划小组还与洛阳政府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当地专家学者、相关企业机构负责人等进行了多轮深度访谈交流,广泛听取各种观点、建议和希望。大家对洛阳历史文化都如数家珍,对洛阳发展定位和思路都各有其说,对发展洛阳旅游、复兴古都辉煌都充满热情的期待。
洛阳幅员广阔,但其精髓在主城,古都文化复兴与旅游振兴的主战场,也在主城。主城兴,则河洛活矣。面对如此广袤的中土幅员和如此渊深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以战略思维重构洛阳古都旅游,成为王志纲工作室肩上的重担。
重塑洛阳
横向比较很必要,一可找产业差距,二可找个性化灵魂,三可找差异化产品发展之路。当今中国,古都旅游蜂起,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安阳、大同——每个古都都在积极推进古都文化与旅游休闲的复合化发展。有的早已蜚声四海而尚求锦上添花,有的则雄心勃勃寻求弯道超车。
【链接】中国八大古都旅游产业比较(2010年数据)
在上述古都群中,洛阳的游客人数位居前列,但旅游收入位居中端,人均消费和游客滞留天数均显落后,说明洛阳的旅游还处于初级观光阶段,亟需从通风口变为聚宝盆。唯如此,方能使洛阳庞大的游客接待量变为与之相称的经济贡献率,使洛阳古都文化价值最大化、城市形象最优化。洛阳,绝不应是蜻蜓点水的观光之地,而应成为令人流连的东方文化名都、休闲度假名城。
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大特征可概括为四点:华夏文明起源地、运河丝路交汇点、优雅闲适牡丹城、神州帝都三最地(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但这些具有权威性的特点掩盖不住洛阳旅游的显著缺憾,那就是:帝都气象邈难寻、一花独秀难为春、满天星斗缺明月、高端休闲待培育。洛阳缺少展现千年帝都的城市形象区,缺乏规模化的古都文化休闲体验平台;牡丹花会对洛阳旅游贡献率几乎占到40%,但仅为简单观光,缺乏纵深带动力,难以对帝都文化品牌形成强力支撑,更未形成国际影响力;洛阳已有的旅游产品无论内涵、能级还是规模,都不足以代表国际旅游之潮流所趋,不足以形成聚合辐射力;此外,既为历代帝王都,岂可缺乏高端休闲配套?而高端休闲设施恰恰在洛阳难觅其踪。从产品全局结构而言,无论是金字塔形还是纺锤形,洛阳的结构都是残缺的。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显然,洛阳需要一个完整的合乎市场需求的战略架构。
作为东方文化的王者之冠和集大成者,洛阳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竞争力?转化成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道文化盛宴?
纵观世界,不难看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一般应具备四大基本要素: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高度国际化的旅游吸引物、国际化的高端休闲平台、全球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国际洛阳战略、文化洛阳战略、旅游洛阳战略、名城洛阳战略。
国际洛阳战略:以国际化的服务标准整合国际级的旅游要素构建国际性的旅游产品,以国际游客为重要目标市场,成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文化洛阳战略:以洛河为核心,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体验旅游的方式呈现给游客,成为华夏文明溯源之地和文化寻根朝圣高地。
旅游洛阳战略:城市魅力与旅游产业的至高境界是使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要让全世界来享受洛阳文化与山水之美,使游客到洛阳,非盘桓三五日不能尽兴。
名城洛阳战略:占据制高点、把握话语权。除练好国际化旅游产业内功之外,还须做好国际性的传播工作,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话题,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
洛阳以打造世界级古都文化休闲目的地为战略目标,其形象诉求表达为:中国洛阳——一个国色天香的地方。
洛阳文化辉煌,山川锦绣,既曾为皇帝密都,又曾为武周神都,并为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以群芳之首牡丹为特色的都城,是一座神秘神奇神采飞扬神韵迷人的古都。今日洛阳,集帝都、艺都、诗都、花都、佛都、夏都等之内涵于一体,构成与其他任何古都都不同的内涵与个性魅力。
洛阳,集千年帝都的华贵和牡丹花城的优雅于一体,融华夏文化的渊深与自然山水的优美于一炉。非仅有黄河文明的厚重,更兼具江南风貌的闲雅。千年国色天香之地,现代宜人休闲之都。
“十三朝古都”的称呼,本身就意味着洛阳是“全能冠军”而不是“单项冠军”。文明原点、丝绸起点、帝王之都以及洛阳牡丹,都是洛阳可以代表的“国之颜色”;雍容华贵的姚黄魏紫和鬼斧神工的山水风光,也都是上天赐予洛阳的可以“香”飘万里的“奇葩”。全世界只有洛阳是唯一堪称“国色天香”的古都,这是洛阳最能区别于其他旅游城市的特色,她有一种天生的高贵、大气、优雅、华美乃至妩媚,“任是无情也动人”。
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构建,关键是将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可消费、可体验的文化旅游产业,并处理好洛阳主城区旅游与周边区县旅游发展的协调、呼应与互补互动关系,实现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相映生辉、观光休闲与度假体验相得益彰,根据城市资源和个性禀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空间,构筑“一心两翼”的全域洛阳新格局。
所谓一心,就是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构筑能够体现古都文化精华的示范区,同时还要拉通洛阳南北轴线,展现洛阳历史上的皇家风范,并围绕伊洛两条水系形成洛阳的两条重点文化及景观轴线,将偃师境内二里头夏都遗址、商都遗址以及汉魏故城和玄奘故里等丰富资源涵盖在内,再现五都连城之文化风采。其中包括一核、一轴、两带:
一核:帝都文化核,洛河南岸的隋唐遗址里坊片区,是集遗址保护、博览展示、文化艺术、休闲体验、文化演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洛阳文化客厅。
一轴:皇家风情体验轴,拉通北至上清宫、南下龙门石窟的古都文化龙脉。恢复隋唐古城中轴线上的“七天”标志物:天阙、天街、天门、天宫、天堂、天津、天枢。
两带:洛河文化体验带和伊河生态休闲带。前者以洛河连接两岸,打造水都不夜城,将水上休闲与岸上休闲紧密融合,体现洛水皇都风韵。后者以水岸生态之美为重点,休闲蓝带,牡丹花城体现地。
所谓两翼,就是黄河文化旅游区和伏牛山山水度假区。
南翼的伏牛山山水度假区定位为中原夏都,这里地处中国南北自然分界岭秦岭余脉伏牛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属中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气候四季宜人。又有二程、伊尹、杜康等深厚的人文内涵,完全有条件成为中原地区最舒适的休闲避暑目的地。以栾川县城作为洛阳旅游集散服务副中心,丰富伏牛山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功能,打造中原避暑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注重培育避暑养生度假地产的品牌口碑。
北翼的黄河风情休闲度假区定位为“黄河明珠,水都天堂”。拥有小浪底大坝的世界工程,有西霞院、龙潭峡、青要山等优美的生态背景,有紧邻洛阳古都的区位和市场优势,具备打造成为大黄河旅游带最精华的旅游度假区的潜质。以黄河为轴线,将新安黛眉山休闲度假区和孟津黄河小浪底、西霞院串联起来,形成“一带三区”的空间格局。
大格局明确之后,还必须要有项目引擎进行推动,根据洛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发展需求,我们认为洛阳需要以下10个项目中下足功夫,其中六个项目为核心引擎:帝都大观、国色天城、白马古寺、龙门石窟、世界古都博览园、河洛文化创意产业园,四个为辅助引擎:丝路水城休闲区、平乐汉风旅游区、黄帝密都度假区、栾川养生度假区。
最后,对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运营保障策略以及城市色彩策略、水文章如何做等方面的问题,王志纲工作室也做出了具体建议。
2011年7月25日,洛阳市委21楼会议室,王志纲工作室《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报告》汇报会在此举行,洛阳市委副书记魏小东主持会议,与会人包括了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洛阳市委秘书长尚朝阳、副市长杨炳旭、副市长史秉锐以及规划、旅游、文物、报社等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等。
汇报结束后,毛书记带头热烈鼓掌,并评论说:收获很大,信心增强;国际的标准、世界的眼光,结合对洛阳历史文化、现状未来的深度挖掘和提炼,方案定位非常准确,谋划勾勒清晰、透彻和完整,具有操作性。下一步要根据这个成果转换成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报纸、电视和讨论,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
尾声
在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工作过程中,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公众参与,前期调研时有许多的当地专家学者官员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中期汇报调整期有更多的普通洛阳人自发的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提供建议和资料,这与洛阳报业集团作为我们策划工作的直接对接单位以及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有很大关系。在策划工作成果获得洛阳市委市政府认可之后,在洛阳报业集团一把手赵飞龙先生和副社长李向红女士的谋划下,一场关于名城策划的舆论风暴展开了。以记者采访王志纲工作室战略策划总监王振宇的对话形式,分十期就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策划思路在纸媒《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和网媒洛阳网、大河论坛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洛阳,我是谁?
变通风口为聚宝盆
中国洛阳,一个国色天香的地方
战略决胜,洛阳的王者归来之路
一心两翼,重塑洛阳
帝都大观,东方神都的文化客厅
国色天城,牡丹花城的休闲客厅
白马古寺,东方佛教朝圣地
龙门石窟:山水胜景、艺术殿堂
运营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保障
洛阳全市人民参与**空前高涨,尤其在洛阳网、洛阳社区、大河论坛等,网友的讨论空前热烈,为洛阳发展建言献策的正能量也空前体现。乘此势头,洛阳报业集团就王志纲工作室的策划方案继续推出对当地文化艺术界、学术界名人的采访录,强化了这种正能量的发挥。
洛阳著名作家兼诗人艺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志纲工作室的战略策划方案,是站在全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的高度,针对洛阳历史、文化、商业、旅游等战略资源,进行一次资源配置上的战略转型,倾尽全力打造好核心引擎,不但切实可行,而且胜算较大。全新的城市形象定位具备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
赵跟喜老先生,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碑志鉴定专家、研究员、诗人,为我国中古史研究学界整理出版了100余万字的墓志文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独家访谈》的系列报道,我每期都认真研读,这个战略策划切合洛阳的现实,提出的发展蓝图不但综合考虑到洛阳的历史文化优势、山水优势、牡丹优势,更难得的是,策划者结合洛阳现实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着意营造一个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的市场,令人豁然开朗。”
作为策划人,我们深知,一个底蕴厚重的古都要实现复兴和腾飞,还有许多实际的艰苦的工作要做,对于洛阳这座千年帝都,在全面深入的解读之后,我们对她更怀有深深的感情和期待。她,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她是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是人类最早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古代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她曾经是光耀万丈的世界焦点,现正驰骋于王者归来的征途。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将洛阳打造成一道面向世界的文化旅游盛宴,她的形象、价值、魅力就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洛阳,也就能重拾旧日的辉煌,重新成为万国来朝的世界焦点。祝福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