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丽江的旅游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却也绕不过城市化这道坎儿。一方面,如何处理好古城保护与新城开发的关系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另一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2003年10月份,丽江将正式挂牌撤地改市,如何抓住城市化的机遇再上台阶,也成为政府不得不积极思考的问题。
先来看古城的保护与发展。2001年10月,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一条消息:“国内著名旅游地丽江传出消息,一向不取分文、任由游人进出闲逛的丽江古城将在近期内出台措施征收门票。据透露,丽江古城门票实行通票制,包括了木府、狮子山万古楼等古城主要景点,总值约在80元左右。负责此项工作的官员表示,征收门票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但将在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做好后尽快实施。”
此消息一出,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丽江古城要收门票了!”话音刚落,随即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反对之声不绝于耳。首先是当地的老百姓,因为一旦实施门票计划,就要将原本开放的古城围起来,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旅游者则充当了第二大反对者,还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收取门票会不会破坏丽江的旅游形象,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专家的看法是,试图通过价格杠杆平抑环保与收益的冲突是可行的,也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但这不是惟一的手段,所以丽江门票计划一定要谨慎。
半年以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在媒体的穷追猛打下,丽江正式宣布古城收取门票一事无限期搁置。门票风波虽然就这样过去了,但古城保护这个世界性难题却并未结束。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丽江政府当年之所以出此“下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研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在8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基本保持了其原来的面貌。1996年丽江发生大地震,当地政府借震后重建之机,对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修复,并严格做到“车不入城,厂不冒烟”。对于重点保护的民居建筑,政府部门每年还拨付20万元作为维修专项费用,而且编制了总投资达1.5亿元的古城排污系统规划方案。
但大手笔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当地有关人士算了一笔账: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至今,为加强古城的管理和保护,用于损毁建筑恢复修缮的投资已超过4亿元。由于旅游产业“富民不富财政”,当地政府从繁荣的旅游业中收益并不明显,而每年用于保护丽江古城的费用达1000万元以上,经费捉襟见肘,古城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许多项目靠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目前还贷压力与日俱增。如果收取门票,丽江古城每年的收入可达到两亿元左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利于古城保护,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和游客高峰。
一面是政府财政的入不敷出,一面却是古城的渐露疲态,正是工作室初到丽江时看到的两难之境。据统计,这个弹丸之地每年的接待量已达三四百万人次之多,并且还在以逐年30%的速度递增。每到节假日,潮水般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直压得老城有些透不过气来。丽江在充分享受旅游业的丰厚果实的时候,也几乎是无可避免地忍受着“旅游病”带来的痛苦。
更令人担忧的是,古城的味道不那么浓了。数百万游客参观古城带来的商机,使大批外地人进入丽江古城租房开店,原来的生活街区演变成了商贸旅游区。
据不完全统计,在古城内的主要街道上,约有近百家小店都是由来自四川、广西、福建、湖南的外地人经营,共同出售着大同小异、毫无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有资料表明,1996年以前,古城内有原住民3万多人,而今仅有6000余人,留守者大多为老年人。大量原住民搬出古城,大批外地人搬进古城,使原来纯粹简单的古城变得烦琐复杂起来。现在的外来人只以赚钱为目的,对古城仅是利用关系,对当地文化既不了解也不珍惜,一味以自己的游民文化置换古城的本土文化,人口置换势必带来文化变迁。没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古城将变为躯壳一具。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要的原因是这里保留的“活着的文化”——活着的纳西人的生活状态。古城的灵魂,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以及存在于这一民族中的文化。
稍微查阅一下丽江的历史就会知道,古城是在茶马古道上的纳西集镇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与山西的平遥和江南六镇一样,古城的建设初衷并非是给外来旅游者一个游览体验的娱乐场所,而是服务于原居民的城镇。因此,在功能配套、布局上与旅游行为有着天然的不协调性,表现在古城的旅游承载力较低,游客旅游的便利程度低。在旅游发展的起步期,这种不协调性尚不明显,但是当游客日渐增多时,这种不协调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长此以往,古城的魅力还能否永葆青春?按照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古城旅游无疑已渐渐步入成熟期,步入成熟期的旅游目的地的特征一般表现在游客人数超出承载力,旅游污染严重,旅游环境、资源遭到破坏,游客体验价值下降。可以说,步入成熟期的丽江古城旅游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临界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当,旅游目的地将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期,最终走向衰败。如果解决得好,旅游目的地将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周期。
除了老城氛围的削弱,还有一支源源不断的就业大军冲击着丽江。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就业机会空前猛增,丽江地区其他县市和省外的劳动力纷纷到此寻找机会,渐渐成为丽江的常住居民,城市常住居民激增。丽江原有的城市格局、城市服务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了。
面对迅猛而来的游客和外来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如果不适当分流古城接待量,改善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丽江古城的旅游也有可能走向衰败,丽江这颗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终将暗淡。而要保护好古城的风味,缓解古城的压力,新城开发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城市化迫在眉睫。但对于一个世界瞩目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来说,城市化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也许是机遇来得太突然了,也许是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实际上,丽江近些年的城市化质量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令人失望。
如果你是第一次慕名来到云南丽江,当你从机场出来一路欣赏迷人的坝子风光,大约半个小时进入新城区后,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古镇就在旁边的话,你决计不会想到名闻遐迩的高原水城、世界文明遗产竟然会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笔直的街道,大大小小的酒店,参差不齐的现代建筑,这里的新城区跟全国任何一个县城的建设几无二致,如果不是一抬头可以看到傲然耸立的玉龙雪山,让人难以相信已置身丽江。更令人难堪的是,老城周边不知何时被一批极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包围,冰冷的钢筋水泥正虎视眈眈地惊扰着古镇的千年清梦。
难道这就是城市化?很多关心丽江的人疑惑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其实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丽江人来说,尤其是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如何开发新城、保护老城的道路,怎样既能有效地保留古城的神韵,又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保持古城与新城的协调,交相辉映,而不是水火难容,势不两立。
2002年10月7日,在工作室与丽江群贤的一次关于新城开发的沟通会上,众人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其中,一位土生土长的纳西学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一口气列出了丽江城市化面临的种种矛盾:
其一,文化古城与旅游的矛盾。一个不到6万人的小城,现在要接纳300万人次,5年后将要接纳1000万人次的游客。丽江有可能成于旅游,败于旅游。成于旅游——没有旅游就没有今天丽江的辉煌;败于旅游——文化古城和旅游之间没有相容性,是排斥性的。很多人都说现在古城的商业味太浓了。来的人都期望古城的宁静和田园生活。而说的人自己就是破坏者,而且说得越多的是来得越多的人,实际上破坏的也就越多。机遇和挑战并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其二,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的生活需要发展城市,而自然需要原始。山、水、田园,甚至不需要路,要也是要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丽江的规划者提出要把丽江建成“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家园”,但把山水、田园放在其中,过分的疏散又不成其为城市。城市需要紧凑。纳西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很高,一向是在最好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在城南这块地上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到适度是很难的。
其三,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古城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是马帮文化的产物,没有农业、没有马帮文化就没有丽江。而现在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马帮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节约,而汽车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消费。古城的马帮文化如何保留其风格?最近我们又开发了茶马古道这样一个项目,搞得非常好。但是在现代化的条件下,茶马古道的马队也只是一个伴饰品,永远只能是一种伴饰品,但人们对它还是非常地感兴趣。可以说传统的古城是人人读得懂的,一篇非常通俗易懂的文章。无论是外国人、中国人还是各种文化层次的专家,一到古城就读得懂。但新城是否让人人都读得懂?
其四,农村和城市的矛盾。丽江古城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绿叶或是农村包围着的城镇。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丽江很快就要从6万多人口发展到30万。这样一来城市要逐步扩大,农村要逐步缩小,古城定位是在绿叶中的小城镇。随着发展,绿叶会越来越少,建筑物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多。所以农村如何保留在城市里?这一点也必须考虑。
我们纳西族有这样一个传统:人和自然是和谐的,总是把自己的房子选在最好的自然环境当中。门前有流水,流水边有垂杨。如果没有,就把自然环境浓缩到自己院子里头,浓缩在一个盆景里头,通过一个盆景来看万千世界的变化。所以今后如何解决农村和城市,或者说是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蚕食农村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说丽江的发展是城市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自杀。
最后,这位纳西学者疾呼:一个民族其他东西消亡了还可以弥补,一旦文化消亡了,民族也就完了。不论你有多少资产,到那个时候已经悔之晚矣。所以随着城市的发展,希望要在规划中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赤子之心,铮铮良言。这位本土学者的担忧颇具代表性,也充分反映了丽江人面对城市化快车时的一种极其矛盾和复杂的心情。此时此刻,工作室不仅强烈地感受到肩头的担子之重,也深深地意识到,城南5000亩地的开发决不能再走原有新城的老路。不仅要与古城的文脉保持和谐,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城市化,尤其是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一场游戏,而应是从城市的内涵上去寻求一次根本的突破。
其实,丽江的城市化之“痛”不仅是丽江的尴尬,也是中国很多城市的尴尬。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城市已遍布神州,历史的风采和自身的个性**然无存,但对丽江来说,个性就是生命,风格就是灵魂,要想永久地成为“世界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没有准备、随意延展的所谓城市化了。
路在哪里?800年前,丽江人的祖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令现代人流连忘返的的大研古城,直到今天古城仍散发着不可替代的魅力,那么800年后,在城市化的探索中,我们拿什么样的新城献给丽江,造福丽江人民?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怎样才能把城市的经济作用发挥到最大,又尽可能地减少现代化的副作用,不损伤丽江的本色?丽江能不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城市化之路?
历史的使命就这样看似不经意地落在了城南那块依然在沉睡之中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