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几乎每个城市的政府都在谈论城市运营。”日前,王志纲从贵州通过长话对笔者说,“运营城市的主体是谁?需要搞清楚。”
从“双人舞”到“三老模式”
是的。不仅有相当一批市政府会说,城市运营的主体当然应是政府!还有相当一批开发商或城市发展商会说,主体该是他们。
王志纲的体会是:在以往“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阶段,政府确是主体;而在近些年来的城市运营和土地运营中,不少发展商和运营商已在相当程度和领域中补充了政府的不足或取代了其部分职能。为此他曾将之归纳为政府和开发商跳“双人舞”。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和“王志纲工作室”参与的大型策划项目,他发现:“双人舞”虽引入了“看不见的手”,解决了以往由政府单干导致的一些弊端,如“权大了,头就大”以及思路、资金等局限,却不同程度出现了“政府管理缺位导致发展商乱来”甚至腐败等问题。这充分印证了“市场并非万能”这个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有共识的问题。
是的,“双人舞”该按什么音乐和节奏去跳?其标准又该按谁的意志,由谁制定、执行、保障与监管?所以,那还不能算是“市长与市场”的合作,其中缺了个重要角色——消费者,他们才是城市运营能否成功和赚钱的最后裁定者——他们“是用钞票在投票”。
多年的项目策划实践令王志纲发现:只有运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手段去整合各方资源,调动起“三老”——“老头子(政府的书记市长)”、“老板”和“老百姓”的积极性,按照“三老模式”跳好三拍子的“华尔兹”,才能使三方都满意,城市也才能运营好。
问题在:“三老”的利益、需求、观念和能量,往往需要“第四者”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为各方“换芯片”、“调频道”,找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使之互动互利又相互制约。
在“四重奏”中,“吃好祖宗饭,不造子孙孽”
这个第四方是谁?——策划者(或说咨询方)。其实在国际上,这股具有旁观者清优势的知识资本富集力量,早已为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所认识和采用,近年来,国内许多有远见的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公司的领导层,也开始看重并借重。
但城市政府呢?王志纲说:目前国内已有十多个大中型城市的政府如上海的嘉定市以及青岛、宁波、丽江等市政府,开始启用信誉较高的咨询策划公司,帮助进行城市运营和土地运营。
对于当今中国风起云涌的城市化趋势,外界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叫做:“中国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这固然可喜。但在千军万马一齐扑向城市运营这个饱含商机与潜在财富的大片处女地时,有的城市已经或险些要“踩雷”了——被“城市运营”这全新概念强烈激励着的他们,用王志纲的话说是,不幸遭遇了“一个大敌,一个大忌,一个致命伤,一个大悲剧”——没有真正找到本城与他城的“差异点”而造成“同质化”和“千城一面”的大敌;“城市规划随着班子变化而变化”之大忌;城市规划之前在“城市战略”上“缺位”或“定位不准”的致命伤;各城只管“自行其是、无序竞争”而不顾或难顾“城市板块”协调发展之需之利的大悲剧。
如上,一个城市连自身的灵魂究竟是什么都没搞清,怎能焕发出生命力?怎能锻造出独特的产业链?怎能展现出城市特有的性格与文化魅力?怎能科学地整合优势资源?又怎能跟周边城市组成一个咬合紧密、转动灵活而竞争力与投资吸引力日益强大的“齿轮系”般“城市群”?——以城市群谋取更大发展是当前的国际潮流。在这方面,上海正是以城市群龙头作为城市运营的战略定位,才成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如上,很多本来有条件经营成特色突出的中小城市,却有不少都号称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那怎么可能又有何必要?瑞士的威尔比尔小镇只有3000人,但那里的别墅主人多数分布在欧洲各国且不乏王公名流。所以一个城市,只有个性突出,辐射面积才大,土地和城市的升值潜力也才越大。
目前,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在重新大洗牌。为此,面对城市运营和土地运营这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城市尤其需要搞好“四重奏”。只有这样,才能“吃好祖宗饭,不造子孙孽”。王志纲的此番答问,实在是值得深思。
(原载于2003年5月14日《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