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1 / 1)

本书中屡次提到的“+J”是优衣库与德国著名设计师吉尔·桑达(Jil Sander)的合作品牌。

2009年3月,优衣库与吉尔·桑达签订了设计顾问合同,让世界时尚界为之一惊。低价格的优衣库竟会与超级名牌设计师联手,这自然出乎了世人的意料,而且吉尔在时尚界一直是以“难相处”著称,也难怪业界会惊叹:优衣库居然能与她合作。

+J从2009年秋冬季开始在全世界的主要优衣库分店销售,累计推出了850种商品,双方的合作时间持续了5个季度。不过在2011年秋冬季之后合同到期,+J也从优衣库的货架上消失了。那么在这跨越了两年的5个季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享誉世界的设计师合作,十分明显地提升了优衣库在海外的知名度与品牌形象。“对时尚尤其敏感的巴黎、纽约和伦敦对这个系列的评价很高。”柳井正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形。至少当时,+J成了优衣库攻占欧美市场的重要武器。在日本国内,+J虽然也深受业界相关人士和大城市的时尚达人的好评,但从优衣库的大众业务角度看,它的销售业绩始终不尽如人意。优衣库原计划在日本的90家分店(以大型店为主)销售+J系列,但后来则将范围缩小到50家、30家……最后甚至减少到了18家。甚至2009年项目刚起步时,优衣库打算开设单独销售+J系列的分店,可最后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双方的合同中还有“参与所有优衣库商品的设计”这一条,但吉尔并没有想要插手的迹象。

吉尔·桑达向来以讲究细节而闻名,她的完美主义,也许无法与优衣库的量贩模式相容吧。柳井正也感慨道: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双方都无法让步的矛盾,而这就是终止合作的背景原因。在商品开发上,吉尔女士希望我们让她自己确定产品思路,但我们只是想与她合作而已。要是不能做到一心同体,合作就没有意义了。

+J项目究竟给优衣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优衣库有感于自己没有世界顶级设计感的产品,而采取了这种创新手段填补了产品的空白。但+J项目因为双方不肯退让的理念差异,最终只能不欢而散了。

取代+J登上优衣库舞台的正是“UIP(Uniqlo Innovation Project,优衣库创新计划)”。只是它不同于+J,并非独立品牌,而是在商品开发层面上的企业项目。不过两者都是优衣库世界战略的一个环节。

在2011年9月14日的事业战略说明会上,优衣库发布了UIP的具体内容和第一季的产品。UIP的理念为“拥有卓越功能与大众设计的便装”。UIP的设计总监是泷泽直己(原为顶级时装品牌三宅一生的设计师),创意总监为佐藤可士和,时尚总监为尼古拉·弗米切蒂(Nicola Formichetti,是Lady GAGA的造型师),个个都是精英,以东丽为首的合作伙伴企业也在项目小组之中。

其实,该项目于2010年9月就已经正式启动了,UIP小组的成员们每周都召开例会,展开激烈讨论。“何为优衣库的服装”就是他们最常讨论的议题之一。不过在那次宣布该项目的事业战略说明会上,柳井正一反常态,用颇为激动的语气说道:“这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定义。因为它将改写服装的概念,拓展服装的可能性。有了这个定义,我们走向世界时的定位就明确了。”

而这个定义的英文,是与日本文学家迈克尔·埃梅里克(Michael Emmerich)先生经过多次磋商后得出的,可见优衣库在这个概念上花了多少心血。当然,这也是优衣库进军世界时必不可缺的信息。

换言之,UIP的终极目标不是制造商品,而是根据它的定义催生出新商品的过程,改变商品开发体制的决心。借柳井的话说,就是“先构筑UIP的概念,再根据概念改变优衣库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看,UIP也许称得上优衣库的终极措施。

何为优衣库的服装

优衣库的服装,是时尚风格的缔造者。

Uniqlo is the elements of style.

优衣库的服装,是构筑生活方式的工具。

Uniqlo is a toolbox for living.

优衣库的服装,是适合穿衣人价值观的。

Uniqlo is clothes that suit your values.

优衣库的服装,是用“超前意识”创造的。

Uniqlo is how the future dresses.

优衣库的服装,是拥有超实用性之美的。

Uniqlo is beauty in hyperpracticality.

优衣库的服装,是毋庸置疑的顶级服装。

Uniqlo is clothing in the absolute.

柳井正想靠UIP打开国门,走向世界。那么他究竟有多少把握,又有多少胜算呢?

世界上的大多数名牌都是为了上层阶级存在的。反之,便宜的衣服则基本只面向社会的底层。但我觉得这种体制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将面向广大中产阶级,生产出从没有人提供过的“谁都能穿的、真正优良的服装”。

日本不同于欧美,全国上下几乎都是中产阶级,所以“谁都能穿的好衣服”的市场才能在日本成立。而且日本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要求非常苛刻,日本的纤维产业拥有世界顶级技术。在这些现有基础上,“我们将开发、销售前所未有的‘未来服装’”。柳井正认为,优衣库最大的胜算就在于此。

最成功的例子便是HEAT TECH。的确,HEAT TECH拥有前所未有的功能,引出了潜在的市场。顺便一提的是,优衣库进行的全国消费者调查显示,穿过HEAT TECH的消费者中,80%都对HEAT TECH非常满意,认为优衣库将他们从厚重的衣服中解放出来,再冷的天都敢出门了。

柳井正还认为,“丝袜改变了世界”,有了丝袜,女性就不用在乎裙子的长短了。因此丝袜有效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也帮助女性在社会中展示魅力。“服装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柳井正的一贯主张。

UIP所体现的正是优衣库的最高理念——“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柳井正在接受杂志《思考者》的采访时也评论了UIP对优衣库的价值:

我们希望能用UIP的思路,统一优衣库的所有商品。希望全世界能有更多的顾客,在日常生活中自由使用我们的商品。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未来社会中,将优衣库打造成服装的基础设施。

不过,UIP还没有孕育出备受关注的超人气商品,而且启动时间还很短(2012年春夏为第二季),所以商品种类较少。如果将UIP视作一个新生品牌,那它的实力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未知数。

当年的HEAT TECH,从开发到发售,整整花了四年时间,而且它是在发售几年后才成为超人气产品的。所以也可以说UIP是一项中长期项目。柳井正曾明确表示:“这是个要花10年去完善的项目。”

但最令人担心的是,要是没有人气商品,这个项目真能搞得下去吗?

优衣库总会毫不犹豫地撤出收益不佳的事业。如前所述,它之所以中止+J的合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系列的销售业绩不佳。而且,虽然用“终极”来形容UIP,但它的理念是否太过于抽象了呢?气势是否太强硬了呢?追求理想是优衣库和柳井的长处,但过于理想化会不会变成其短板呢?UIP会不会因为太脱离现实而变成空想呢?

不过有担忧也有期待。2012年3月16日,优衣库银座店开门迎客,而同时推出市场的正是它的新品牌“uu(Uniqlo Undercover)”。

uu是优衣库与年轻设计师高桥盾的人气品牌“UNDER COVER”的限时合作项目。高桥盾是服装界的明日之星,在巴黎时装周与东京时装周广受好评。而uu也是+J之后的第一个大型合作品牌。银座店的10楼全分给了uu,除此之外,全日本共有31家优衣库分店销售uu系列,目前的口碑相当不错。

当然,+J与uu的思路、概念完全不同,本书不打算将两者相提并论。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前卫的设计感和服装本身散发出来的时尚光芒。这恰恰也是优衣库有意向开发,却迟迟难以实现,或是故意不去实现的。

总而言之,+J与uu之类的项目虽然收效很快,但却不能一直合作。所以,优衣库既会用“限时”合作品牌解决企业的现实发展问题,又会用UIP塑造企业的品牌理想,两者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