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蜂窝”的真实面目(1 / 1)

直到约翰·布兰登堡公布我们的“波尔德论文”的前一天晚上,我才终于看出“蜂窝结构”的真面目……

它只是一些网纹干扰图像。

引用一段格雷戈里·贝特森的话:

“当两种以上的节奏模式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两种模式的叠加将产生第三种模式。所以,若要研究一种不熟悉的模式,可以将它与另一种已知的模式结合,生成第三种模式。”

最常见的例子便是乐曲中出现的音频网纹干扰模式——两种频率的互动产生的“拍频”:两个非常高的音(往往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同时发声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较低的音。而这个音是可以被耳朵听到的。

同理,经过图像处理的视频或照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时,也会产生类似现象,例如扫描线。

当电视摄像机镜头拍摄某个规则图案时——例如威尼斯软百叶窗的纹路——你会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些放宽的纹带,网纹干扰图像就是两种规则图案(其一是摄像镜头,其二是被拍摄的对象)相互影响的结果。拍摄纱窗窗格和密集的栅栏也会产生如此效果,还包括现代建筑等任何对电视摄像镜头的扫描系统来说包含规则图案的拍摄对象。

因此,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当两种规则图案互相干扰时,它们将生成第三种图案,有时其视觉效果会盖过先前的两种。

那么为什么火星照片上面会出现“蜂窝结构”呢?

在某种程度上,基恩和文斯是正确的,“蜂窝结构”确实是电脑生成的“人造物”。但是,我相信这种网纹图案是由火星上的某种“人造规则图案”与“海盗号”的摄像镜头共同作用产生的,说明在主金字塔与要塞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规则图案。

生成这种“蜂窝网纹干扰图案”的直接原因是文斯与格雷格发明的特殊的电脑算法——放射状像素交织技术(SPIT)所致。SPIT将“海盗号”照片的每一个像素分割成九个新的“子像素”,然后用另一种规则图案与原始数据相叠加,恰好在照片的这一区域产生网纹干扰,而仅凭SPIT之力生成网纹干扰是不可能的,除非火星表面原本就有一小片频率较高规则图案——这种图案只能是人造的,不会是自然形成的!

事实上,这是“海盗号”拍摄的照片中唯一一处出现网纹干扰的地方,从建筑方面说得通,我相信这就是“蜂窝结构”出现原因的科学解释,它符合所有数据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也是个经得起测试的设想。

在拍摄到“蜂窝结构”地区影像的另一张照片(70A11)上,此处显然没有出现同样的网纹干扰,说明70A11是飞行器从不同的位置和方位角拍摄的,因此相机的扫描线与规则图案的叠加形成的是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次没有出现“拍频”,因此也无法生成网纹干扰!

从某种意义上讲,70A11上没有蜂窝结构不利于证明“网纹理论”,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些更为积极的证据,例如,该理论是否能揭示“蜂窝结构”的本质?原则上讲应是可以的,可以根据上文中贝特森的方法来操作:

“……若要研究一种不熟悉的模式,可以将它与另一种已知的模式结合,生成第三种模式。”

因为我们知道“海盗号”相机与“蜂窝结构”的图案模式,理论上我们可以进行逆推——估测引起网纹干扰的火星表面那块“规则图案”的实际大小!

利用上面的数学分析方法,我们能够展开一次实验性测试:制作一个“要塞”和蜂窝结构的比例模型(筛除那些“网眼”结构),然后用与“海盗号”携带的相机一样的机器拍摄它们的照片!

通过该方法,我们在“蜂窝结构”的研究方面有了概念性的突破,兰伯特·多尔芬和我不约而同地发现,看上去穿过要塞的“蜂窝结构”的延伸部分可能分为许多层,而且有着明显的分界,下面的层状结构被上方的光线照亮,投下一些阴影——似乎在它们上方有一层可以漏光的面纱一样。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像是蜂窝的结构,这说明,“要塞”西南部的层状结构组成的规则图案与我们熟悉的蜂窝结构大小不同。

所以,在一系列的新设想、选择性分析以及实验性模型测试的基础上,“蜂窝结构”问题也许已经得到了最终解决——希望如此,因为它是证明火星之城是由“生态建筑”组成的最明确的证据,从而进一步证明“智慧生物假说”。

以上内容有力地驳斥了“消息假说”。

因为,如果这些复杂精密的建筑真的是火星人的永久居所,那么“火星脸”就是整个建筑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就必然具有特定的功能。

这又将我们带回那个最主要的问题:“火星人”究竟是谁?

它们不可能源自火星这个“贫瘠荒凉的世界”,若是这样,又是谁建造了带有巨石阵一般的自然崇拜意味、肖似地球人的“火星脸”呢?

那些“生态建筑”本身提供了一条有趣的线索。

索莱里在书的封面简介中写道:“生态建筑的最初设计灵感来自于远洋邮轮——典型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生活环境。”

十分巧合的是,几年前我曾经读到关于“远洋邮轮”的一段描写……

它来自阿瑟·克拉克的一个短篇故事,描写了一个波利尼西亚男孩在黄昏时分划着独木舟所见到的奇妙场景。

“每隔两周,邮轮就会经过一次——它像一座在黑暗中闪光的巨大城池。这天晚上,他划到了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等待大船再次拜访的奇妙时刻……

“它出现了——颜色鲜明,闪闪发亮,被有节奏地震动的引擎驱动着驶过了地平线。

“他划得更快了,竭力追赶这天堂般的美景,渴望成为它的一部分,想象自己能听得到大船上的欢声笑语、曼妙音乐,人们喊着:‘快点!’

“可是,他意识到,就算划得再快,也跟不上大船的速度——它已经把自己抛在了后面!

“夜晚很快便会恢复寂静;引擎的轰鸣即将消失,海上浮城马上要被地平线吞没。他又成了那个形单影只的小男孩……

“孤独地漂浮在大洋中,头顶着星光闪烁的暗沉天穹……

“地球自有人类以来的简短历史上,每当出现‘轮船’这个词,大家便会联想到海中航行的交通工具,然而,对未来以及宇宙的历史而言,这个词所指的是那种让人类在群星之间旅行的交通工具——

“宇宙飞船。”

需要向阿瑟道歉的是,上面的引文是我凭记忆写下的,原书已经找不到了,但作者描写的“飞船”在群星间穿行的画面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它的画面感是如此强烈,甚至让我立刻想到一个问题:克拉克和索莱里的设想是否分别就是火星居民到达火星的方式以及他们在这颗星球“大兴土木”的原因?

艾萨克·阿西莫夫[16]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关于谁最终将实现太空远航的,他说: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不会成为探索外星球与星系的先驱……完成这一使命的将是那些在太空殖民地或者月球基地长大的未来人类,他们没有在地球这样广袤的开放空间中生活过,太空殖民者必须受到一定的活动空间的限制并适应这种生活——类似深空探索宇宙飞船上的那种环境。”

阿西莫夫是在20世纪70年代,加里·奥尼尔推出太空殖民理念的时候提出以上观点的,加之他后来的南太平洋设想,促使我猜测火星建筑群的出现原因。

我想,假如火星“废墟”其实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殖民者所建,下一个问题自然是:它们是从哪个星球来的?

放眼整个太阳系,除了地球,似乎没有更适合居住的行星。那么,内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呢?

水星热到足以使铅融化,金星表面目前则接近地狱的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地球的100倍,甚至含有浓硫酸,气温达到900华氏度。而且,金星可能很久以前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无暇进化出任何生命形式!

外太阳系的行星环境也一样恶劣:有的没有适合呼吸的空气,有的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仿佛旋转的水球——所谓的“水”其实是高热的液化氢和氦。

这意味着,如果火星“殖民者”不是来自地球,那么只能推测它们来自其他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