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被抵触的批评:简单描述(1 / 1)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有的父母经常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孩子重复同样的批评,觉得批评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记忆越深刻。那么,这些父母一定没听说过“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美元。

无论是正面刺激还是负面刺激,刺激过多,神经就会麻痹,相同的刺激就不再具有效果。批评也是相同的道理。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从最初的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轻。

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崩塌。长期负面的话语刺激,会给孩子造成自己就是坏孩子的认知误导,有可能还会把孩子逼上歧途,使孩子走向犯罪。

有一个男孩儿,在他15岁的时候进了少管所。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坏的孩子,后来一个记者了解了一下他的成长经历,觉得这个孩子其实挺可怜的。

起初,这个男孩儿只是有些顽皮,但是常常受到爸爸的打骂,在班里也常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狠狠地批评、讽刺、嘲笑。慢慢地,他开始处处与老师对着干,不久就被校长点名批评,回家后他再次被父母打骂。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个男孩儿最后沦为了罪犯。

“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没有遇到一点儿爱的温暖,却总是遭遇到充满恶意的批评,试问他怎么能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呢?”这个记者在后来的报道中写道。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的年龄尚小,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实,错误是否可怕,取决于我们对这个错误的认知,当你觉得这个错误可怕到无法原谅的程度,那么你的言行就会变得不可控制,就有可能做出过度的批评,伤害到孩子。

一旦被批评,孩子就会难过,内心就会产生波动。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这样一来,孩子挨批评时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反而被压抑,成为一种心理症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反抗心理就会活跃起来。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度,不要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最好是用简短的语言说出麻烦所在,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

比利又在看电视,不去遛狗。你觉得爸爸应该怎么说更有效呢?

A.遛狗,遛狗,遛狗,我说过多少遍了!每天遛狗,你永远都记不住,是吧?当初你答应得好好的,我们有了小狗,你负责每天遛它。但这星期已经提醒你三次了。你整天都不去遛狗,我和妈妈轮流来帮你弄,都成我们的事了,你就不应该养宠物。

B.比利,我看见小狗在挠门呢?

我们来看第一种说话方式:长篇大论的指责、批评,和“永远都记不住”的攻击性字眼,还要连带之前没遛狗的事一起抱怨上,那么孩子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明天、后天、大后天,比利可能依然会忘记遛狗,爸爸依然会唠叨不断、抱怨不断,于是,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相反的,如果换成第二种说法,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没有满是责备的唠叨,爸爸只是用人称代词“我”,说出了自己看到的事情,而并没有抨击比利,这使得比利更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而会立刻起身出去遛狗。毕竟对于所有人来说,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多了。

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记住,分寸很重要。批评真的不是越多越长就越好,而是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