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2:规矩不够具体、明确(1 / 1)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幼儿园的王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从开学第一天就告诉小朋友们要懂礼貌,见到老师、同学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见面要说“您好”,踩了别人的脚要说“对不起”,用过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分别的时候要说“再见”等。为了激励学生们养成好习惯,王老师还使用了定期奖励的办法,谁使用了文明用语就给谁贴一朵小红花,10朵小红花就可以到老师那里换一件小礼物。

有一天,王老师正在上厕所,一个女同学看见老师,马上对老师说“老师好”,把老师弄了个大红脸。不仅如此,女同学回教室以后,对同学们说她刚刚在厕所里看见王老师了,还跟老师问了好。一些女同学认为这是个获得小红花的机会,纷纷跑到厕所去给王老师问好。一时间,王老师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这位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好习惯的心情是迫切的,但是在对学生做要求和指导的时候,讲解不够具体。她没有讲清楚在不同情形下该怎样使用这些礼貌语言,只告诉学生讲了礼貌语言会获得小红花,小红花可以换小礼物,结果搞出了如此难堪的场面。

父母有时觉得孩子和自己对着干,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定的规矩不具体,导致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服从。因此,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样,孩子就有了目标,也知道不同的场合、时间该做什么了。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父母更要形象、直观、具体地提出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要让自己的要求看得见、摸得着。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具体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提出的要求仅仅是条款、是概念,孩子就会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做。

例如,父母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就应该告诉孩子每天把自己屋子的地板扫干净,自己叠好被子,整理好自己的书桌,而不要只是抱怨孩子太懒,不知道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要给孩子规定明确的任务,孩子才可以按照父母的规定去做。

再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就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规定:不要躺在**看书,每天定时做眼保健操,看电视要离开两米远,每次上网、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等等。提出这些要求之后,父母还要认真监督,发现孩子有放松的时候要及时提醒。这样日积月累,好习惯就会养成了。

有一个小女孩儿刚开始上小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存在贪玩、自觉性差、晚上不能按时睡觉等缺点,时间利用得也不好,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为此,她妈妈根据她做不好的几件事情,设计了一个周考核表。表上共有5项内容,都是每天要做的事情,执行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包括:早晨起床、完成家庭作业、练琴情况、在家情况、晚上上床睡觉情况。

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规定:早晨按时起床,不能让妈妈提醒超过两次;起床后穿衣服用时不能超过5分钟;晚上按规定的时间上床,上床后不说话,尽快入睡等等。按照每天表现情况打分,每个项目满分为5分,一周满分为125分。一周得100分以上,给一种奖励;112分以上,给两种奖励。奖励内容包括出去玩、讲故事等等。

3周过去后,小女孩儿的坏习惯都得到了明显的纠正。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很具体,她用考核表的形式来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所小学,有一个班的班主任为孩子们开展了“纠正坏习惯、做个好儿童”的活动。老师告诉孩子们:

习惯养成的第一步是要有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不要太远、太大。

下面是几位同学结合个人特点制定的个人目标:

赵奇:我要改掉上课随便说话的毛病。

李阳:我的纪律性有点儿差,所以我定的小目标是本月被老师点名不超过5次。

王叶:我排路队时走得慢,所以我的目标定为走好路队。

陈晨:我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节课至少发言一次。

瞧,这些小朋友的小目标多具体呀!这就是让自己尽快养成好习惯的诀窍。在制定目标的同时,他们也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改掉它们了!

习惯养成的第二步是要有切实可行的“绝妙”方法,从头到尾都要做到具体细致。

让我们看看这些小朋友是如何根据这个规则让好行为成为好习惯的:

李轩:我要养成按时做值日的好习惯。我早晨起床比较晚,有时来不及做值日。我改正的方法是:前一天晚上调好闹钟,第二天比平时提前20分钟起床,做到准时到校。

王楠:我现在还不够文明,我的目标是不再骂人。我改正的方法是: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说脏话,就是在生气的时候也要做到有话好好说。

孙雅:我的不足是经常忘带作业,我要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我的方法是:每天写完作业,马上把本子放回书包,晚上再检查一遍。

高琴:我的目标是养成“上课铃响,座位上坐好”的好习惯,现在我有时还做不到。我改正的方法是:课间休息时不去很远的地方,在打铃之前先回到座位附近活动。

孩子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如此具体,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变得比以前更爱学习,也更守纪律了。可见,只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孩子在控制自己的言行时才会有章可循,好习惯也才能一步步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