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解的气魄(1 / 1)

论语与算盘 涩泽荣一 557 字 1个月前

只有诚正之心培养的元气,才能“塞于天地之间”,这才是真正的元气。

——涩泽荣一

谈起“元气是何物”,要具体来说明,的确非常困难。从中文的字义上说,我认为“元气”二字应相当于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吧。世人常说青年的元气如何如何,好像只有青年人才有元气。其实元气并非年轻人的专有名词,老年人也应该有元气才好。进一步说,元气是男女所共有的。如大隈侯爵①虽比我还大两岁,但他精神十足,非常有元气。

关于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此“至大至刚,以直养”之语十分有趣,世人常有“没有元气了”“鼓足元气吧”等说法,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用法,如:酩酊大醉时在途中大声吼叫,就说他元气好。反之,默不作声就说他元气不好。但是,像那种酒醉后在路上叫闹直到被警察捕捉才知道惶恐的元气是不值得夸耀的。如果把与人发生争执,明明是自己的错误,却强词夺理,也称有“元气”,那就大错特错了。以上这些都误解了元气的本义。其实品格高尚,也是元气之一。如福泽②先生所时常提倡的独立自尊,此自尊有时也可称之为“元气”。如果人们能够在自助、自守、自治、自力更生等方面独立又能达到同样重要的自尊那就太好了。

不过,自治或自力更生,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行,因为自尊这字眼稍有误解就会被解释为骄傲或是不合常理。譬如同过一条道路,如能稍作避让,就能顺利到达,但一方因自尊而不让,最终会发生汽车碰撞这种严重的事故。这样的自尊不是元气。孟子所谓的“至大至刚,以直养”,是极其壮大、非常刚强的,因此要“以直养”就是要以正当的道理,即至诚加以培养,以使元气能永远继续下去。如果只是出于一时饮酒而来的元气,到次日就会消散,像这样的元气是不可取的。只有诚正之心培养的元气,才能“塞于天地之间”,这才是真正的元气。

今日的学生若能培养这样的元气,根本不用再担心会被说成是软弱、**靡和优柔。但是,如果还是像世人所嘲讽的一般,那么稍一不慎就会使元气大伤。上了年纪的人尚有这个隐忧,任务最重的现代青年,必须更加努力培养这个元气才对。程伊川有一句话说:“哲人见机诚之思,志士厉行致之为。”或许我有引错字之处,但它的意思曾让我刻骨铭心,至今依然很佩服。明治时代的先辈们,实践了“哲人见机诚之思”,而大正时代的青年无论如何要成为“志士厉行致之为”这样的人。我相信这是一个他们能够好好发挥的时代,所以青年诸君务必养足旺盛的元气,为盛世出力。??

①大隈侯爵:即大隈重信(1838—1922),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政治家,1916年成为侯爵。

②福泽:即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