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标准(1 / 1)

论语与算盘 涩泽荣一 823 字 1个月前

只有具备万物之灵的能力者——能修德、启智、贡献给人类社会的能力,才能说是具有人的真正价值。所以要评定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用的标准,也要在这一意义上加以讨论。——涩泽荣一

人为万物之灵,每一个人都这样认为。如果同为万物之灵,那么人与人之间应该没有差异才是。然而,就世间大多数的人来看,仔细观察,很不相同。现在在我们交往的亲戚朋友中,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匹夫匹妇,差异都很大。就一乡一村而言,其差异就更大了。推而广之至观察一国之时,悬殊就更大,相差之处更是不胜枚举。人既有智愚尊卑的差别,要确定其价值并不容易,更何况我们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凭借。然而,你如果承认人是万物之灵,其间自然就应该有优劣之别了。从“盖棺论定”这句古语看,我认为是有可能确立标准之处的。

乍一看,“每个人都一样”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再进一步观察,“万人皆不同”这句话也有其论据。因而,要确定人的真正价值,须先研究上述正反两论之后,才能下适当的判断。可这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所以在立标准之前,须先给“什么叫作人”这问题下个定义。人与禽兽究竟有何不同?这一问题在过去虽然已有简单的说明,但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此问题需要更复杂的说明。

据说,过去欧洲的某一国王,为了要观察人类天然的语言,就将两个婴儿拘禁在密室中,不让他们听到人类的语言,也不给予任何教育,直到长大之后才把他俩放出来。结果发现,这两个人只能像禽兽那样发出我们无法听懂的声音,一点儿都不能说出像人类那样的语言。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人与禽兽之间仅有极小的差异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应可从上述的故事获知。可见纵然四肢五官俱全,具备了人的形体,但我们也不能就凭此而视之为人。因此人与禽兽相异之处在于人能修德、启智,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这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人。一句话总结,只有具备万物之灵的能力者——能修德、启智、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说是具有人的真正价值。所以要评定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用的标准,也要在这一意义上加以讨论。

古今历史中的伟人,有谁过着具有人的价值的生活呢?往昔中国的周代,文武二王并起,兴兵诛灭无道的殷商纣王,统一天下之后,专心一意以施德政。因此后世都赞扬文武二王为德高“道”重的圣主。由此观之,文武二王,可以说是功名、富贵样样不缺的人。然而,与文王、武王、周公并称的孔夫子又怎样呢?虽被尊崇为圣人,而且说与之匹配也不为过的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等人,也受推崇为圣人之次,他们终生为了“道”而游说天下,贡献一生,可是他们在战国时代连一个小国都不能拥有。论德,他们不亚于文武;论名,其名声也很高。因此,以富贵为标准来判断人生的价值时,孔子的确是劣等生。然而,孔子本身真认为自己是劣等生吗?如果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都很安分守己而终其一生,以富作为人的真正价值标准,那么把孔子判断为人生的劣等生,显然是不正确的评价标准。由此可知,要评价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对世道人心究竟产生何等效果,我们就不能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再看看日本的历史人物,同样也有这样的情形。如藤原时平①与菅原道真,楠木正成②和足利尊氏③,要评定谁的价值高,谁的价值低呢?时平与尊氏同为财富上的成功者,可是今日看来,时平的名字,只有在作为表现道真的忠诚时,才作为评价的对象。相反,道真的名字就连小孩儿童、贩夫走卒都能牢记在心。所以,究竟应把谁视之为具有真正价值的人呢?从尊氏、正成二氏来看,也是一样的。总之,世人虽然喜欢对人评长论短,但要充分了解其真相的困难由此可见,所以不要随便评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如真要评论一个人,那你必须把他在功名与富贵方面的成败放在第二位,着重观察他对人类社会有否贡献,其精神与对后世影响如何,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评论。

①藤原时平(871—909):日本平安中期的公卿。

②楠木正成(1294—1336):日本镰仓末期的武将。

③足利尊氏(1305—1358):日本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