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魏晋时期忠与孝的问题,《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很多,都能有所表现,亦有专门的研究家就此题目做过文章。忠与孝,概括地说,儒家的核心理论就是它了,它的本质就是两个字,“唯上”。汉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统治集团的思想武器,一直占据着社会思潮的高峰,即使到了玄学隆盛的魏晋时期,亦无例外。
《世说新语》“政事门”中的第一则故事,说陈寔是太丘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也就是一个县长的职务吧。当时官吏中有一个谎称母亲有病而请假的人,被他发觉,拘捕了他,就命令人把他杀掉了。主簿这时请求交付狱吏拷问他的其它罪行,陈寔说:“欺君不忠,诅咒母亲生病是不孝,不忠不孝,他的罪行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审察其它邪恶行为,难道还有比这罪行更严重的吗?”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家伙简直就是一酷吏,但当时的社会形态就是这个样子,人们并不觉得很出格,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吕安,就都是以不孝作为借口的,儒家的伦理思想已经成为政治实践而大行其道,《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内容就是社会规范的标尺。
有些孝行就还让人觉得很荒唐,以至于愚昧。“德行门”中有一则王祥的故事,说他侍奉后母非常谨慎。家里有一棵李子树,结的果实特别好,母亲一直让他看守着。有一天风雨突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了起来。王祥曾在另外一张**睡觉,母亲在黑暗中前去砍杀他,正巧王祥起来小便,砍刀空砍到了被子上。王祥回来后,知道母亲为此遗憾不止,便跪在母亲面前请死。母亲因此被感动而醒悟,以后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他了。《晋阳秋》中还有一则王祥的故事,更像是神话传说,说王祥的母亲患病,寒冬天里需要生鱼,王祥就解衣融冰,恰巧一处冰消的地方就有小鱼跳了出来。这即是至今亦还流传于民间的王祥卧冰救母的故事。
忠、孝本为一体,但在现实生活中,又不完全是,让当时的人们很纠结。“言语门”中有故事说桓温率军伐蜀进入长江三峡,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峡谷中波浪奔腾,水流湍急,于是叹息说,既做了忠臣,就不能做孝子了,怎么办?刘孝标注中解释说桓温此时行走在益州,当是想起了汉时益州一先一后的两位刺史王阳和王尊,王阳为了尽孝辞官而去,而王尊则看不起王阳,不做孝子而做着忠臣,所以桓温就有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感慨。忠与孝就是这样交织在一起的。
在《世说新语》“尤悔门”,一则故事说温峤起初接受刘琨的派遣,渡江奉表劝说元帝即位,母亲崔氏坚决阻止他,温峤割断了衣裾义无反顾地走了。到他已达尊贵的职位时,乡评仍然不获通过,每次进爵,都要皇帝亲自发诏书特进。汉时选拔官员,采用的是九品中正之制,乡评里选是必须的,温峤不孝,在乡里肯定过不了,但又功绩显著,朝廷总不能亏了他,所以只好破格提拔,由皇帝来亲自出马下诏书了。当然,这也许是时人把孝悌之义看得极为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吧,因为要走仕途,不孝是绝对不行的,因孝行出色被选拔为官员的也很多。
不过后来,在忠与孝的问题上,经过大量的社会实践的论证,统治集团就有了一个倾向性的原则是,孝先于忠,亲先于君。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解释这一现象说,“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唐长孺在《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中则说,“自晋以后,门阀制度的确立促使孝道的实践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上与政治上的作用,因此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但无论如何,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忠与孝的思想,仍然在而今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有力的作用。
原文
【政事3·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德行1·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闇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言语2·58】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尤悔33·9】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每爵,皆发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