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1)

猎书记 理洵 663 字 4个月前

春节前回旧屋在书架中翻得几本书,想着春节期间就有事干了,其实手边的书都没有看完,倒腾来倒腾去也弄不清到底为了什么,许是一时的兴趣而已。带了三本书,黄裳《海上乱弹》,徐迟译梭罗《瓦尔登湖》,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三本书中,除了《瓦尔登湖》没有读过之外,其它两本已读过多次,周著中还夹有一叠读书卡片,翻看内容,实在想不出当时是想写读后感还是对什么问题产生兴趣了,想进一步地探究下去,时过境迁,只能心生惘然之叹。

抽出上海远东出版社屠友祥校注本《陶庵梦忆》和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合订本对照参看,竟发现后者首篇《钟山》正文缺失末一段,很为吃惊,后翻上海古籍本,确定无疑,购书看出版社,想来总有它的道理。《陶庵梦忆》版本较多,注家亦众,屠注有错讹之外,其它版本亦恐难细究,史景迁著《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其间不近常理的错误,已多为读者辨证。因前购中华书局黄裳《来燕榭书跋(增订本)》,却偶然看到书堆中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五月的本子《来燕榭书跋》,翻了一番,亦心生感慨,新出的增订本除了装帧豪华之外,大致亦犯了时下很多的书籍编印的通病,就是所谓的“注水”,正文题目与首行空出十行许,而像这样的短文章,这样的编排,末行以下,大多又会留出很多的空白,实在要浪费很多的纸张,新旧版印张的比较,就很明显,是很让人感到怜惜的事。

节前虽心忙而身闲,强作神定,还是到书城赶了一回年集,收获亦不小,购书四册,黄苗子著《画坛师友录》,三联书店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印刷的本子,此前在书店多次翻阅,新近知悉苗子老先生作古的讯息,心里触动,决意购回一阅,亦好了却一桩心事;山谷编《傅抱石谈中国画》,中国青年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一月出版,记得曾经购买过一册傅的画语录,不知有重复的内容不,但相信这一册系统性能强一些;曹伯韩著《国学常识》,中华书局二〇一一年九月印刷,是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凡三辑二十四册,收录有清末民初以来王国维、章太炎、鲁迅等人的学术作品,一版再版,都是很扎实的经典著作,很值得读者进行“经典阅读”,书价亦很便宜;郑振铎著《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七月出版。

须特别一说的是这本郑振铎著《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黄裳《海上乱弹》里的文章《南开忆旧》中有段回忆老师章巽的文字,这样说,“抗战中在孤岛的上海,我们又重遇了,那时他在中华书局工作,记得从他那里辗转借得郑振铎编著的《中国板画史》来看,是我最初接触明代板画之始。”这也许为后来黄裳写《插图的故事》一类的文字提供了最初的兴趣和资料。其实我们看书前陈福康的文章,《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部奇书》,就知道这部书的出版,历经半个多世纪,其中凝聚了鲁迅、郑振铎等人的心血,也记录了那个苦难时代中华民族伤痛的记忆。黄裳当时所见,恐为一九四〇年代初期由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的《中国版画史(图录)》了,作为郑振铎一生中最后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不断完善,一九八五年二月才以《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的形式首次面世,一函九册,其中第九册即为《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此册则为首次单行印刷本。

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