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走了,书还在!(1 / 1)

狼狈时代 邱文权 1112 字 1个月前

2008年4月29日上午,打开某网页,不意中发现一则“柏杨凌晨逝世”的消息,还配有图片——我赶紧关闭它,一来不愿接受此事,二来,刹那间天真地以为关了页面,柏老就会活过来……冷静片刻,我又毅然拾回刚才的网页,盖身为柏杨的忠实读者,自当秉承他直面现实的大无畏精神。

是的,那个写过《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先生走了。

是的,我那“到台湾看一看他”的想法也空悠了……友人尝称我为“当代鲁迅”、“教育界的李敖”,我想这更多的是出于精神上的形容,至于说我的文风也近乎此二者,就令我哭笑不得了,因为他阁下二人的书我只看了三两本,不太欣赏,感觉鲁迅过于冷酷,于敌于友都不近人情,其语调沉郁,密不透气,看了相当难受;而李敖则太善于引经据典了,为了说明粥比饭好吃,他可以把苏东坡观音娘娘本拉登都搬出来,搞得满目尽是别人的资料,自己的东西反倒削了——看他的书有时会觉得在看别人的书,此物极必反也。

倒是柏杨先生,我自8年前读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叹为绝妙,此后又读《倚梦闲话》、《西窗随笔》、《柏杨专栏》、《古国怪遇记》、《中国人史纲》、《皇后之死》、《帝王之死》、《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通读其大部分作品了也——柏老是我最为欣赏、影响我最大的作家之一(另有钱钟书、王朔等)。

柏杨先生的创作,可用“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着史、十年翻译通鉴”来高度概括,老权以为:柏杨作品,杂文最佳,继而历史(通鉴),再而小说(谁说柏老小说不好,他会跟谁打架)。其杂文、历史风格一致,一路杀下来,杀得生动活泼,杀得意趣盎然。其小说就兵分两路了:《古国怪遇记》、《打翻铅字架》等作品诙谐风趣,或借古讽今,或指桑骂槐,尽显老顽童本色;而《旷野》、《莎罗冷》这类则写得低沉消极,叫人拾不起生活的信心、找不着人生的出口,读之神伤矣——两者相较,我更喜欢前者。

而世人说到柏杨,必强调他“坚持自由民主”、“感时忧国”、“敢于直面恶俗”、“爱之深责之切”的人权思想与斗士精神,往往忽视了他在笔法上的最大特点——幽默。咱不妨举它几例:

“立正大学堂内分两大学院,一曰抓权学院,一曰抓钱学院。院下分系,曰往上爬系,曰你挤我我挤你系,曰反淘汰系,曰谣言制造系,曰盖章系,曰官腔系,曰整人为快乐之本系,曰请示为负责之本系,曰马虎为成功之本系。所修功课,有《死不认错学》、《奉命不上诉学》、《狗眼看人学》、《红包学》、《受贿原理学》、《行贿艺术学》、《说不准学》、《么鸡吃烧饼学》、《嘴脸学》……《栽赃学》、《不把人当人学》、《致训词学》、《尾不大掉学》、《修理学》、《官大学问越大学》、《屎到屁眼才拉学》等等等等,真乃世界第一大学堂也。”(《古国怪遇记》)“一个妻子如果三天不痛骂她的丈夫,死了准会进地狱的,尤其是太太们像海豹似的聚在一起时,当丈夫的就更不是什么好货色。”(《广告战役》)“中国人唯一保持自尊的方法,只有在受廷杖的时候,不喊出声音。”(《丑陋的中国人》)“秦王朝留下来那么好的阿房宫,可是项羽认为那是民脂民膏,那是暴政,所以放了一把火。等过几天呢,他自己也盖了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强哉骄’者,‘既强悍又骄傲’,值得我们递佩服书之意也。吾友莎士比亚先生曾宣传女人是弱者,在他那个时代,大概有真理在焉。可是真理也会变,时间能够改变太多的事物,他老哥如果今天从棺材里爬出来,抬头一瞧,女人忽然‘强哉骄’,恐怕羞愧难当。”(《女人的名字:强哉骄》)“在以后,考试及格的第一二三名,更专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尤属光荣中的光荣。他们在发榜时所受的崇拜,不亚于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太空人……状元、榜眼、探花,也成为家长为女儿求偶最理想的对象。中国无数文学作品,都用此作为题材。”(《中国人史纲》)“虞姬者,虞小姐,虞女士也。也有人说虞是她的名,姓啥则不可考矣。江苏省苏州市人,项羽先生于纪元前二○九年在下相(江苏省宿迁市)杀了县长起兵时,打到吴县,一瞧虞姬女士貌如天仙,三围更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细,而且书画歌舞,无一不精,还是一个才女。”(《皇后之死》)柏杨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他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幽默——倘失去这种幽默,柏杨便不是柏杨,而沦为通俗作家郭衣洞。

嗟夫,柏杨作品,包罗万象,谈人生,谈男女,谈生活,谈娱乐,谈文化,谈教育,谈政治,谈历史……零零总总,既贴近百姓生活,又符合知识分子趣味。就影响力看来,他在传统文化批判方面尤见功夫:上世纪80年代,一册《丑陋的中国人》自台袭来,引发大陆轰动,由此人们知道了臭不可闻的“酱缸”,知道了“丑陋的中国人”身上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等顽疾,知道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挂帅”的假象……然而当时大陆正值和平稳定万物复苏的改革开放伊始,柏杨这种对传统恶俗的批判,多少显得不合时宜——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深深记住了他:柏杨!而今,20余年过去了,我们再看看周围的中国人:脏、乱、吵、窝里斗、死不认错等假恶丑现象减少了吗?改进了吗?非也,非但未见消退,反变本加厉呈上扬趋势!这叫柏老泉下有知,怎个放心?用柏老的话说:“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

故柏杨思想远未过时,作为后来者,无论高官百姓,不管鸿儒白丁,哪怕三姑六婆四姨太,当正视自身陋习,摒弃讳疾忌医心理,勇于改过,努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不丑陋的中国人!斯为社会幸甚,国民幸甚!

柏杨走了,书——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