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没有孔子,天下会黑很多2(1 / 1)

139、

五辆套车,颠颠簸簸地往北而行,总算是进入了宋国的境地。弟子们都很高兴,特别是公良孺象是到家了的感觉,喜形于色地对孔子说:“到了,过了宋国就快到卫国了。”

孔子半睁着眼睛,脸上没有一丝笑容。鲁国还是季桓子的天下,鲁定公是那样的懦弱而且无主见。卫国还是卫灵公的天下,他虽然尊重孔子,却又不敢给孔子一个参政的机会。这一次去卫国,恐怕还是原来的待遇。其他国家会怎样呢?齐国明说了不可能象鲁国对待季桓子一样待他,也就是说不能重用他。剩下的蔡国、还有最南边的楚国都来人邀请过孔子,只是孔子还并不知道自己真去了会是怎样的待遇。已经颠簸流离了几年,孔子倦了,就象一只长途飞行的大雁,只能暂时到卫国休息一下。卫国虽然是个好的栖息之地,却不能让他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孔子不甘心啊,自然也就高兴不起来。孔子正想着,听得子路问他:“老师,前面是蒲城,我们要不要去休息一下?”

孔子沉思中抬起头来,果然看见前面有一座不大的城池,于是点点头说:“大家都累了,进蒲城去罢。”

套车进了蒲城,孔子等人立刻感到情况很不对劲。原来还算繁华的商业街,如今到处都是执矛握刀的士兵,竟然没有一个做生意的人,街两边的店铺子,门都关得紧紧的。孔子很快明白这里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忙对公良孺说:“掉转马头,我们快出城去。”

可是,已经迟了。一队士兵,在公叔氏的带领下,很快围住了他们。子路拔剑在手,挡在孔子身前,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挡我们的道?”

一个彪悍的将军上前来说道:“我叫公叔氏,原本是蒲地的邑宰。”

“既然是蒲宰,难道不知道我的老师是你们卫灵公欢迎和尊重的人?”

“当然知道。”

“知道了为何还这般无礼?”

“我已经说了,我只是原本的蒲宰,现在不是了。”

“现在你是什么?难道还反了不成?”

“算你猜对了,我就是反了。卫灵公处事不公,我就是反了。”

“你这个叛贼!”子路大喝一声,就要冲上前去。

“由!”孔子大声地喝住子路,在车上站起来,肃然地对公叔氏说:“就算你反了你们的大王,也不该这样对待贤士。”

“你说的对。”公叔氏说:“我对你们并无加害之心,只是你们必须留在蒲地,帮助我管理好蒲地。”

“放肆!”公良孺一步上前,跳到子路面前,拔剑在手说:“你这个公叔氏,不过是蒲地的一个邑宰,怎么敢对天下人都敬重的夫子如此不尊。来、来、来,你想留下我们,先看你能不能赢得了我手中的这柄剑。”

公叔氏听到公良孺雷鸣般的吼声,已经有三分惧怕,再看到他身材高大,肌肉非常发达,且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心里已怕了五分,虽然也拔剑在手,却不敢上前,反而是本能地向后退了一步。

“快来啊!”公良孺再大吼一声,挥剑要冲上去。

“公良孺!”子路喝住了他,说:“你还刚来不久,遇上这样拼命的事,还是让我先上吧。”说着,冲到公良孺前面。

“我虽然刚来不久,可是我仰慕夫子已经有许多年,相遇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蒲地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现在一定要拼死一搏。”说着挥剑向公叔氏砍去。

公叔氏面对子路的勇猛早已骇然,如今看见又来一个公良孺,更是心惊胆颤,见公良孺挥剑砍来,忙往后退去,他的士兵见了,跟着都往后逃去。公叔氏很快上了城墙,却让人把四面的城门都紧闭了,将孔子一行围在城中。子路与公良孺几次冲过去想打开城门,都被城上的乱箭给射了回来。

孔子坐在车上见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真是天下大乱,君子无处说理了!”

140、

公叔氏在城上见子路与公良孺勇猛异常,又惮于孔子的名气太大,不想惹得天怒人怨,便派使者来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王那里去,我就放你们走。”

子路与公良孺听了,都对使者恕目而视地说:“卫王那里我们一定要去的,叫公叔氏不要再瞎说。”使者正要回去报告,孔子唤住他说:“你去告诉公叔氏,卫王那里我们可以不去,但他必须马上放了我们。”

使者走后,子路对孔子说:“难道我们可以在强权的威逼下放弃自己的主张吗?”

“当然不可以。”孔子坚决地回答说。

子路正惶惑着,公叔氏的使者又来了,说:“公叔大夫说了,夫子必须与我们立下不去卫国的盟誓,我们才可以马上放行。”

“答应了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要盟誓呢?”孔子问道。

“答应了的话,是没有神来证明的,可以收回,一旦盟了誓,就会受到神的监督,再收回就要受神的惩罚了。”使者说。

“既然这样,快叫公叔氏来,我们就盟誓吧!”孔子说。

使者听了非常高兴,忙回去转告公叔氏。使者走后,子路正开口要说什么,被孔子用手势给止住了。子路不甘心,似乎还是想说,孔子用更有力的手势给止住了。公叔氏在许多卫兵的簇拥下来见孔子,然后对孔子说:“你盟誓吧!”

孔子看了他一眼,举双手对天发誓说:“丘离开蒲地之后,立誓不去见卫灵公,倘若有违誓言,天打雷霹。”

公叔氏听了,也按照孔子的做法,举双手对天发誓说:“夫子立誓不去见卫灵公,我发誓即刻放行,倘若有违誓言,雷霹天打。”誓言毕,公叔氏立刻下令士兵列队于道旁,大开城门,放孔子一行出了城门。

子路高扬马鞭,一路赶着车往前飞奔,约出了一里多地,子路让车子慢下来。孔子本来是半闭着眼睛,看到车慢下来,忙对子路说:“这里离蒲城太近,你还是再加把劲,把车赶得更远些。”

“可是,我有话对你说。”

“可是,我现在不想听啊!”

“我不说出来,心里憋得慌。”子路说。

“这么点小事,不说就慌,真没出息啊!”孔子说。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子路问。

“你要说什么我都不知道,怎么做你的老师。”孔子说。

“我要说什么?”

“要问我向蒲人发誓的事。”

“正是啊。再往前面去,向西的是往卫都,向东的是去鲁国,我们该走哪一要道?”

“该走哪一条道,不是都告诉你了吗?”孔子不高兴地问道:“一反一复,是小人的做法呀,难道我没有说过?”

“说过了,老师说过了。‘往卫国去吧!’这话子路一直铭记在心里。可是,你与蒲人的盟约难道可以违背吗?”

“凡事都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在坏人的要挟下订立的盟约,有什么不可以违背呢?”

“可是,一旦盟约,是要受到神灵监督的啊!这不是夫子教导的吗?”

“是的,是我教你的。可是,还有一句话,我还没来得及教你。”

“什么话?”

“神是不会监督在坏人要挟之下的盟誓的。”

“是这样的吗?”

“你是不相信我吗?”

“我相信老师胜过相信神灵,可是我总感到老师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我难道不该为别人不理解的自己的行为辩解吗?”孔子说:“何况,辩不辩解并没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倘若神也分不清好坏,也会被坏人利用,神的灵气何在呢?”

“是啊,神应该始终是帮助好人,为好人所用的。”颜渊接过孔子的话说。

孔子听了,瞥了子路一眼,闭上眼睛养神。子路一时语塞,扬起马鞭,狠狠地朝马抽打了一下,套车立即在驰道上飞奔起来。

141、

人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动物,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已经年过半百的孔子,原本只要马车一颠簸起来,他就会感到非常难受。可是现在,他已经在求官的道路上颠簸了好几年,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道路上颠簸了好几个春秋。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颠簸,尽管子路将马车赶得飞快,孔子还是依着颜渊,进入了梦乡。当他睁开眼时,首先是看见喘着粗气的两匹白马,孔子心痛了,唤住子路说:

“停下来,我们休息一下,让这两匹可怜的马也喘口气。”

马车慢下来,终于停住了。孔子在颜渊的掺扶下跳到地上,爬上路边的一个小山丘,手遮眼上,向前眺望。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小城,便对闵子骞说:“你与公良孺去吧,去弄些吃的来。”

闵子骞与公良孺告别孔子,往前走去。到了那小城的城门前,正有一个长须老者带了几个随从出来,见了闵子骞与公良孺,问道:

“前面山丘上那个高高的男人,可是孔夫子?”

公良孺正要回答,闵子骞一步上前问道:“你是何人,怎么问到这样的问题?”

“老夫叫厅云,是这里的地方长官,闻说孔夫子要经过这里,在这里已经等候有好几天了。刚才在城上见到一个高高的男人下车上了小丘,故有此问。”

“如果不是孔子,你要怎样?是孔子,你又要怎样?”

厅云听了,冲口回答说:“如果不是孔子,我即刻回城去;如果是孔子,我很想去拜会他。”

“你为什么要拜会他呢?”

“听说他是个君子啊!”厅云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不去拜会的。”

闵子骞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说:“前面小丘上的那个高个子的男子,正是我们的老师夫子。”

“真是老天有眼啊!我听说他的名子已经很久了,这次听说他要经过我们这个地方,就一直在这里等,现在总算等到他来了,请你赶快带我前去拜会他。”

闵子骞听了,便带着厅云去见孔子。厅云恳请孔子入城休息,孔子担心又遇到意外,便宛言地谢绝了。厅云听了,就在山丘上与孔子作一席谈。厅云首先问孔子说:“作为一个地方长官,我恳请夫子告诉我该怎样管理政事。”

孔子听了,回答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让君子都喜欢你,叫小人都害怕你。”

“可是,君子与小人该怎么来识别呢?”

“君子讲求协调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如果是君子,他一定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小人与君子的区别。”

“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对老百姓进行作战的训练可以吗?”厅云又问。

“可以,不但可以,而且一定要这么做。在这样的乱世,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还请夫子给我讲一讲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孔子说:“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这么说来仁德只能是君子才会有的?”

“是这样。”孔子肯定地回答说:“但是,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我这个地方,真是太闭塞,太不开化了,不然,我真想请夫子留在这儿。”

“闭塞、不开化,都不要紧。只要有君子来住,就不闭塞落后了。”孔子说。

“那么,孔子愿意到我这里来?”厅云高兴地问道。

“我当然愿意住到你这儿来,这几年,颠来簸去的,我太累了,我真想休息一下啊!”孔子话锋一转说:“可是,我不能就此打住,我还要去,去找一个能让我施展抱负的地方,给天下人做些事情,做出一个榜样来。”

厅云听了,不由自主地伏拜于地,激动地泣声说:“我为天下有夫子而感谢苍天!”

颜渊上前将厅云扶起身后,厅云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

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为什么呢?”

“正直这样的道德,是应该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啊!我们所提倡的一切道德,都是应该服从‘礼’的规定,这才是道啊!”

厅云与孔子谈了许多,最后再三恳请孔子进城去,都被孔子坚辞了。离开孔子后,他对送他的颜渊、闵子骞说:

“你们这些圣人的高徒,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一定会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啊!”?